余映潮古诗词教学的几个“注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1
/ 2

余映潮古诗词教学的几个“注重”

张永刚

山西省高平市第三中学 048400

板块清晰任务明,吟诵活动贯始终。

背景知识铺垫厚,品评赏鉴诗意浓。

《余映潮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录及点评》一书,给我们的诗词教学打开了一扇窗户。

古诗词教什么,怎么教,认真梳理、品鉴余老师的每一个课例,我发现余老师的古诗词教学课有这样几个注重——

第一,注重背景的铺垫。

余老师的古诗词教学,每一课都特别重视课前背景材料的积累。

比如在《行路难》(其一)的教学中,课始余老师就给学生呈现了这样的背景材料: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并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它表达了李白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是能够配乐的诗歌,“乐府”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这里的背景资料,主要围绕“赐金还山”“怀才不遇”展开。高度凝练,极其简洁。

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余老师连续给学生六则背景资料,为学生整首词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余老师课堂背景材料的呈现有这样几个特点:他总是在课堂一开始就进行这一环节,既是新课的导入,又是深入学习的铺垫;他的背景资料总是内容集中,精炼简洁,是学本课不能不知的材料,所以给学生的印象也特别深刻;他的背景资料内容不限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诗作风格,还有名家点评,大师语录。

余老师的背景铺垫,内容丰富,表达精炼,为学生知人论世,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做了很好的准备。

第二,注重知识的积累。

余老师的古诗词教学,总是在精心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取最有价值的、必须让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精华,然后,常常以课中微型讲座的方式集中讲授,并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记好笔记,成为课堂上最重要的储存。

比如,余老师在《行路难》(其一)教学中,集中给学生进行了两个知识点的讲授:一个是警句,一个是用典。特别是用典,什么是典故,什么是用典,用典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余老师通过课中微型讲座的方式,结合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用典,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可谓是精心,细心,用心。

再比如,余老师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歌行体”知识点的教授;《登高》中,“‘诗联赏析’的八种取材角度”,既是知识的传授,又是方法的指导;《木兰诗》中,互文修辞知识的讲解,“戎”和“阁”汉字知识的积累;《蒹葭》中写法的归纳,生动的讲析;诗词文体知识的讲授更是随处可见。

丰厚的古诗词知识,让学生有了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学生日后的古诗词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注重朗读的指导。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知道古诗文教学离不开诵读,但是,如何进行朗读指导,往往是一头雾水。

余老师的古诗词诵读指导小步轻迈,细腻美好,尺水兴波,卓有成效。

比如,在指导学生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读出语调的抑扬”暗合了作品本身的一波三折,暗合了作者的情感激荡;“读出语速的缓急”在于让学生感悟句中壮观的景象,磅礴的气势,冲天的豪情,热情的赞美;“读出语气的轻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思绪回归后的一声叹息。这样的诵读指导,细腻,美好,有实效。

再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朗读指导:一吟中等语速,二吟特别节奏,三吟含情抑扬。

《登高》中的朗读指导:舒缓的语速,沉郁的语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朗读指导:“情”在节奏中,“情”在疏密中,“情”在起伏中。

……

美好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词优美的韵律,使学生领悟到了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更能让学生主动地触摸到古诗词中那种难以言传的情感。

第四,注重文意的把握。

余老师把古诗词的文意把握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读写品味的训练,扎实而美好。

余老师古诗词文意把握教学方法之一,是给学生充足的重点字词、疑难诗句的注释,然后让学生自己大声地解说诗词文意,或者同桌相互解说诗词文意,然后教师再给出整体的文意梳理。

在《山居秋暝》教学时,余老师把重点的注释补充出来,让学生写笔记,然后再呈现整首诗的译文——

山居秋暝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

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在幽静的松林间,

轻轻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

莲叶晃动处渔舟轻轻摇荡。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

眼前的秋景多么令人神往。

余老师在进行文意把握的教学时,先进行词语注释的铺垫,然后指导学生自读译文,初步感知诗意,扎实有效,为后面的“唐诗素描”活动做了很好的准备。

余老师古诗词文意把握教学方法之二,是设计成读写活动。老师译出前半部分,然后让学生接着写出后半部分的译文,教学读写结合,课堂动静有致。

在《迢迢牵牛星》一诗的教学时,余老师先进行注释铺垫,然后把前六句改写出来——

远远的牛郎在银河的这一边,

素洁的织女在银河的那一边。

她伸出细长白净的手,

抚弄着札扎作响的机杼,

整日整夜织不出来一段布,

思念的眼泪像雨珠一样往下滴。

……

接着他让学生把后四句改写出来,与老师给出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美妙的韵脚。等孩子写完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余老师又给出老师的改写,让学生一起诵读。

这样以诗译诗,既是对学生很好的思维训练,也是对学生很好的表达训练。

余老师古诗词文意把握教学方法之三,是给出注释,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改写,从而以写促读,增进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在进行《天净沙·秋思》的教学时,余老师补充了很多书上没有的注解,然后要求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把这首小令改写成一篇微型散文。完成后师生交流,点拨提升。最后出示老师自己的作品,让学生美美地读,深深地悟。

这样的改写,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五,注重诗词的品析。

这是余老师古诗词教学的最美的风景,他的品析活动设计是多么精巧而美好啊!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让学生欣赏作品的文学之美。“文章章法之美”“景物描写之美”“人物描写之美”“炼字炼句之美”“表现手法之美”“情感抒发之美”,六个角度,任选其一。抓手清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避免泛泛而谈。

《登高》一诗,他让学生从八个角度取材,进行诗联赏析:联意阐释、层次分析、画面欣赏、字词品味、意象解说、手法理解、情感体味、意境探求。让学生着眼十种关系,进行诗联赏析:人物、时空、动静、声色、高下、远近、视听、宏微、虚实、景情。指导细腻,支分节解,至纤至悉。学生摸清了诗歌赏析的路径,操作起来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最爱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余老师让每位同学选出两句诗,进行赏析。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大致上用三个层次表达自己对所写诗句的分析。第一层,诗句描写的是什么;第二层,诗句表达的角度或者作用是什么;第三层,对用得好的字词进行欣赏。然后给出赏析的美好角度:内外、动静、声色、俯仰、远近、视听、宏微、景情;正面与侧面、比喻与夸张、镜头与画面……这样的指导具体清晰,让学生茅塞顿开,有章可循。

他的赏析角度和话题还有很多——

这个字(词)有深义。

这首诗(词)中有……

从这个词(或)句中,我读出了……

这个诗句让人惊心动魄。

……

一字之美,一词之味,一句之妙,一诗之情,美好的品析,诗意浓郁,既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注重了赏析方法的指导,给了学生打开古诗词大门一把行之有效的钥匙。

五个“注重”,是我研读余老师古诗词教学的最大感触和收获。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应该“注重”起来,清清楚楚,扎扎实实,诗意而美好地进行古诗词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