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碰撞接触点确认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0
/ 2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碰撞接触点确认方法分析

刘家荣

广东康怡司法鉴定中心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在驾车行驶的过程中,若没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或出现部分驾驶操作问题,则非常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其中,对现场碰撞接触点的确认十分必要,也是对事故责任进行科学区分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本文结合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碰撞接触点的具体概念进行分析,并对碰撞接触点的确认思路和方法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碰撞现场;接触点确认


引言:行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类型主体发生碰撞的交通事故。发生碰撞的瞬间会产生巨大的力量,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财产损失,引发纠纷。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会涉及到许多方面,例如诉讼环节等,所以,对道路事故的发生原因和碰撞情况应予以全面了解。对产生碰撞的具体部位,所展现的外在形态则可充当证据。同时,还需对碰撞流程以及位置等细节方面进行全面调查,科学推测、还原当时的碰撞场景。

一、碰撞接触点的主要概念

在交通安全事故中,不同主体发生碰撞时,其碰撞、接触的部分主要为碰撞时刻产生力的作用情况下的水平投影点。其中,碰撞区域中的水平面投影点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首先是碰撞的最初时段,由于发生碰撞时不同主体之间的速度和方向都有所不同,所以在碰撞后产生的力的作用会有所持续,持续到力的作用消失为止,而这个过程会存在一定量的动能势能的转化问题,进而使得不同主体之间的产生的形变作用。从数据信息来看,发生事故碰撞时,通常碰撞的时间持续较短,而且碰撞过程会产生非常大的能量转换,促使碰撞主体结构上发生一些分离情况,最后通过重力作用散落在事故现场,呈一定的面积。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会造成碰撞主体之间的损坏状况,并在一瞬间爆发力的作用下,使得运动主体双方在空间位置方面产生了变化和位移。最后,在碰撞部分和相关水平投影点方面,对于碰撞部分而言,主要包括发生碰撞后不同主体之间的受损情况[1]

二、安全事故中碰撞接触点的确认方法

通常来看,交通安全事故在发生碰撞作用时,通常会在力的作用下而造成碰撞主体的破损,或接触部分的形变。所以,不同主体的接触部位,都会在力的作用下生成具有特殊形状或特征的痕迹,交通安全事故科、交通部门可以根据此类痕迹的特征,展开针对性的鉴别工作,确保事故责任划分能够达到一定的科学性标准,进而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在刑事部门开展事故痕迹鉴别技术时,首先会对交通事故中产生碰撞情况的特殊原因等方面展开鉴别。尤其在具体的交通事故中,对碰撞接触部位进行详细检查。例如,车体的表面、外观是否在撞击下发生破损,而对破损的属性也需要进一步展开检查。其中,破损的情况有很多种,主要可分为断裂型损害,以及刮擦型损伤,稍微严重一点的则是经撞击后呈现整体状态的损害。在明确损害的类型后,相关人员可直接对损毁区域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出现撞击痕迹的时间,还有该痕迹的整体外观(长度,面积大小等),还有承受撞击的方向,以及撞击部分周围的碎片等物质的查看。通过对碰撞痕迹的分析和调查,能够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事故的造成原因,以便后续划分责任和车辆保险展开工作。由于车辆某部分在碰撞之间是何种状态无法判断,所以一定需要对现有的撞击痕迹进行判定。在现阶段我国交通道路管理过程中,经常能看到的几种交通事故形式主要为机动车之间的碰撞,以及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碰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碰撞等。由于碰撞主体类型有所不同,碰撞的方式也有一定区别,例如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等事故。在判断碰撞接触点时,相关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一)机动车与固定物体的碰撞

一般来说,机动车与固定实物发生撞击时,通常会产生凹陷类痕迹,若接触部分的材质为金属,经撞击后其原有表面会呈现一种与该区域以外表面有很大不同的光亮,这两种金属表面的区别十分明显。在经过充分的分析后,可对碰撞区域中的痕迹高度进行判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排除一些不符合情况的碰撞形式。在机动车与固定状态的实物发生碰撞时,应充分结合路边、路灯等装置,判定该实物的初始位置与机动车之间的接触点。

(二)机动车与行人或非机动车的碰撞

这种形式通常在事故双方在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动力势能的转换速度非常大,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质量级有一定差距,导致汽车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速度与方向没有变化。这时的碰撞位置,一定是出现在现场中汽车位置的后面。然后,技术人员可通过在路面中,非机动车的滑行痕迹推断碰撞点的具体位置,同时,也可从被撞物体或行人掉落的相关物品,例如手机、安全帽等,进行碰撞位置的推断。对于轮胎在急刹车后与地面产生的痕迹,该痕迹的起点部分通常为碰撞接触点,还有对刮擦痕迹和延伸线、行驶轨迹等方面进行确认,逐步锁定碰撞接触点的具体区域。

(三)机动车之间迎面碰撞

在机动车之间发生正面相撞情况中,两个运动主体的路线相对,若在这种情况出现了碰撞,那么车辆的最终停止位置,也会处于最初的行驶方向中,不会产生大量的偏移。在发生正面碰撞时,若机动车之间的轮距有所差异,并在碰撞过程中造成其中一辆机动车出现后退现象,那么车轮痕迹重叠的部分则为出现后退现象的机动车轮印痕迹的尾端,就是两车相撞时该车的前轮位置,以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推断出碰撞接触点。

还有,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也可充分根据玻璃等物品掉落情况来对接触点的位置进行有效判断。迎面碰撞通常会造成前灯损坏,使得碎片以垂直方式直接落地,并遍布在车辆的碰撞推移轨迹中。

(四)追尾情况

在碰撞形式为追尾情况时,通常后车会受到一定的碰撞而速度降低,这种方式会造成前轮痕迹加重。由于前车受到来自后方的向前推移,使得轮胎轨迹有所覆盖,所以无法准确判断其情况。在发生追尾碰撞时,也会对前车的尾灯与后车的前车灯造成损坏。发生追尾后,处于后方的机动车辆会撞向前车,使得前车瞬间加速,这种情况下,碰撞接触点的位置通常置于后车的前保险杠。

(五)车辆侧面区域发生碰撞

侧面区域发生碰撞时,被撞车辆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驶离原有路线,而在车辆路线有所偏移后,两辆机动车之间的冲量则有一定差异。若车辆在发生碰撞后,其运动状态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接触区域、车型、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所以,发生侧面碰撞时生成的接触点,无法通过简单的力学、运动学和物理学关系进行准确判断,得出结果不具备可靠性,无法参考。所以通常这种情况会依靠经验判断,并结合相同的案例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判断结构达到公平性原则[2]

结论:总的来看,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对碰撞接触点的判断和确定始终是有效处理事故并科学划分责任的关键环节。所以,相关人员在对碰撞接触点的位置及状态、产生原因等方面展开作业时,一定要建立在科学技术和知识理论基础上,并可将自身处理经验与理论知识进行高度融合,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雷震.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鉴定标准相关要点分析[J].法制博览,2021(03):103-104.

[2]郑晓旭.一例轻型厢式货车与摩托车典型逃逸案件痕迹鉴定分析[J].法制博览,2021(02):99-101.

作者简介:姓名:刘家荣;性别:男;籍贯:广东省茂名市,学历:本科;现有职称:无;研究方向:道路交通车辆痕迹司法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