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秦嘉蕊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陕西地建滨江新城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主要表现为遵循城镇发展客观规律、突出城镇生活消费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这一进程中的多维性社会治理目标,需在坚持系统理念前提下,以精细化思路进一步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为“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推进中国城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快速且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一方面导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的日益庞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镇、人口、就业、社会等结构变化,引发社会观念、心理和行为等领域发生深刻调整。如何适应这一历史性的转型和巨变,进而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需在深刻把握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纵深推进过程中社会治理基本特点基础上,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推进制度层面的创新和持续优化。

关键词:高质量;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

引言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着眼于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显著提升城镇化质量,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安全健康、较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1新型城镇化的价值与内涵

城市化是产业、人口和各种资源不断向城镇集聚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客观趋势。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整体辉煌的背后仍存在许多问题,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客观要求迫切。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新理念。它以人类社会共同利益和生态文明为基础,以共享、开放、创新、绿色、协调发展理念为核心内涵,强调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城市一体化进程。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是对过去传统城市化与人类社会发展不和谐的一系列变化和根本超越。具体来说,从内在本质,城市化的新流程致力于改善民生,是满足公共需求,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责任,通过人的尊严的维护,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使全体居民在城市化进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从存在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改变了传统城镇化进程仅以GDP为基础的片面发展观。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构建区域和生态和谐的社区。从主体的角度来看,新城市化是公共管理的一种形式,这是脱离政府的“单人战役”管理,并将治理模型与市场,人民为主体,政府指导、甚至政府提供服务为主体,从而形成多元主体价值与责任融合的共同体机制。真正实现“城镇化为了人民、城镇化依靠人民、城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宗旨。

2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2.1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加强城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是四项重要能力,缺一不可。从高标准规划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协调城市的承载能力,以城市空间布局、总体规模、人口密度等重要因素为规划的前提,提高城市工作的整体性。在规划过程中,要遵循“不规划、不建设、全面规划、全面建设”的原则,使规划科学、指导性、权威性,做到少留不留,多出精品。从高质量的角度建设、以人为本的概念总是强调在建设过程中,各种公共设施可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不断提高城市的品质,保证民生,改善城市的形象。特别是面对旧住宅区的改造,不能只注重面子而不解决内衬问题。要让造福人民的区域改造工程真正取得成效,弥补城市发展的短板;从高层管理和保护的角度来看,城市护理是一项细致而琐碎的工作,有许多历史遗留的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城市必须从管理的细节开始,为了方便管理的抓手,贯穿依法治理,在城市里,交通设施,美化外观做出适当的规定,使城市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创建一个安全有序的,生态宜居,独特的城市风貌基础;高效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也需要“软实力”是城市治理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城市管理人员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和管理能力,真正做到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把工作中最现实的问题放在第一位,以高标准的服务使人民满意的程度不断提高。同时,要确保城市治理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既要处理好这四个环节的关系,又要协调生产、生活、环境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社会群众的积极性,增强重大城市风险管控能力。

2.2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的法治保障

一是积极推动社区治理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明确政府与社会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责任关系,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服务行为领域的民生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建立社会治理的共建共享体系,有效防止社会治理的过度社会化、市场化和功利性。二是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快社会组织立法。加快各级社会组织的发展,当前迫切需要政府大力推动和有效规范,如一些地方政府就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加快了《关于建设现代社会组织体系的暂行办法》和推进公益慈善条例、规范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体系、使其具备承担社区服务项目的能力,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与居民的新型关系。第三,在民法典实施过程中,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护。

2.3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和随迁农民工不断增加,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逐年上升。但是,部分长期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门槛仍然较高,部分暂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无法平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14日五年计划期间(2016-2020),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将鼓励农民工定居在城市地区,加速的过程给予农民工、城市居民改善居住的质量,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期望为城市一体化。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存量为重点,不断放宽户籍准入限制,完善差别化户籍政策。取消常住人口300万人以下城镇落户限制,放开和放宽常住人口300万人以上城镇落户限制。鼓励采用积分落户制度的城市将落户年限和社保缴费作为主要积分点。二是加强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把所有非户籍居民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提高农民工住房保障水平。在智能制造、家政服务等就业问题突出的行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三是完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完善转移支付与城乡转移挂钩政策,建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政府性建设资金补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年度目标与城镇转移人口挂钩机制。我们将依照法律规定,确保农村居民在城市有权注册合同农村土地,土地使用权用于住房、和分配集体收入,并确保渠道自愿的,补偿,以市场为导向的撤出这些权利是畅通的。

结语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协调区域发展、优化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深度融合,为引领我国城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为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解其深刻内涵、必要性和建设路径等提供了一定的裨益。

参考文献

[1]张许颖,黄匡时.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指标和政策框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4(S3).

[2]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J].中国经贸导刊,2020(18).

[3]王少伯.如何深刻理解“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J].党考,2020(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