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及育人成效提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及育人成效提升研究

陈思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六安 237158

摘要: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强调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突出地位。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更重视、强调理论,实践教学被置于边缘化。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限制了思政课育人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实困境;育人成效提升;

引言

新时代新发展对教育事业特别是思政课程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新需求。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以深刻的学习体验。这种课堂教学的创新就是要以实践为基础,将实践育人理念融入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养成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为党育人、铸魂育人、实践育人的大格局。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固化、单一

当前,虽然很多高校通过改革思政课实践教学,来提升思政课整体教学水平;但是,由于受参加人数、安全、经费等方面因素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出现形式固化、单一的问题。例如,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就是观看视频、辩论赛、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参观实践教学基地、社会调查等,并且流于形式。很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参观、游玩,上交的调查报告或感受体会大多都是从网络上抄袭拼凑而成的。没有真正体会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没有激发出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游离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之外;这背离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初衷和价值旨归,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难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与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模式有待加强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通用做法,实践基地的建立能够满足和丰富实践教学场域的需要。目前来看,从实践教学基地的利用上,其合作形式一般表现为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各种参观、考察等便利条件,存在“校地”双方合作不深入的现象。如红色革命圣地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教学”基本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其社会影响力要远远超出高校。所以,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合作,深掘和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思政育人功能,同时,高校也应发挥在人才、专业资源方面的优势,为实践基地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和服务。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部分,也是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突破口与途径。一方面,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巩固学生理论学习效果,进一步理解、掌握理论学习的重点,突破难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具体的、形象的实践行为,从而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渗透力,提升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参与,辩证、客观地了解国家和社会,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从而改变对思政课的偏见,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二)应对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思维灵敏,乐于接触新事物,拥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同时也存在着思想不成熟、不稳定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尤其具有更强的多变性、独立性和差异性。因此,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引导、教育大学生,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的严峻挑战;而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应对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平台。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研究实践教学的各种有效形式,敢于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中亮剑,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育人的功能,不断扩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地盘。

三、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的路径选择

(一)整合育人资源、丰富实践教学活动

在思政课实践育人环节,不仅要依托思政课的主要阵地同时也要整合学校各项育人资源丰富实践教学活动。首先,要充分发挥好思政课的主要阵地。近年来随着实践育人理念的广泛深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低学年开展微电影拍摄、讨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在高学年开展自学自讲、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多种实践活动,真正的让学生接触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加深理论学习。丰富的实践活动既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也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要整合高校思政实践育人资源,完善高校实践育人环节。思政课虽然是实践育人的主阵地,但是同时也应该充分整合高校党委、社团的实践育人资源,通过开展党课、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将实践育人持续深化,打造多方位实践育人活动。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想要高质量的完成,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创新。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思政课的改进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课程实践中,继续要发挥思政课的教学优势,也需要借助一些新媒体手段,让思政课实践育人效果更为突出。借助新媒体手段能够使得思政课实践育人的优势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形成全新的育人模式,既要抓好线上平台,也需要拓展线下空间。借助现有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开发一些以思政课实践育人为主题的APP,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同时整合线下的资源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良性互补与循环。

(二)鼓励“请进来走出去”的体验式教学实践

“请进来”的方法如可以改革诸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设计的模拟法庭为协调法院把颇具影响力的案件审判庭搬至学校专设的模拟法庭内审判,让学生亲历案件的审判,通过庭审现场使学生深切感受法律就在身边,不仅学到了相关法律知识还懂得了违法犯罪需要承担的严厉的法律责任,认识到违法犯罪的高成本,是需要付出自由或生命的代价的,从而震撼其心灵使其主动矫正自己的行为,获得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走出去”即改革目前只限于课堂实践的校内实践课,增加校外实践。校外实践课思政实践课教育的方法实质上是体验式教学,学校可以和校外机构合作建立校外红色教育基地,学校应制定详尽的校外实践规则,规范带队指导教师和参加学生的行为,同时还要遵守目标基地的规章制度,学校和基地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实践教学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开展

高校和实践教学基地应加强深度合作,构建共建共育模式,实现共赢。学校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结合课程特点、学生状况、业务关系,主动与当地工厂、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建设一批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与社会考察。

结束语

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需要国家、社会、高校、教师与学生各个主体共同的努力,多方面、多角度,采取多种形式与措施,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巩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知行合一,从而增强思政课的育人功效,使思政课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参考文献

[1]赵晓妮,杨娇娇,赵晋鹤.高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多重逻辑[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1,38(01):42-47.

[2]何志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21(02):60-61.

[3]陈爱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及其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06):102-106.

[4]解雅梦.以深度教学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33-34+56.

[5]陈燕君.民办高校思政课管理机制的现实困境与改进路径[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04):62-64.

项目:校级:微媒体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L2S2YB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