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心 河北 邢台
摘要:对于新时代学生来说,具备人文精神尤为关键,因为它是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高中语文学科恰巧富含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能够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本文将通过两个方面对人文精神渗透进行论述,希望为教育行业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高中语文;任人文精神;问题;策略
引言:不管经济和时代如何变革,教育事业的育人重任一直存在,且愈发规范化。语文作为高中必修学科、基础学科,肩负着中华文化传承重任,以及推动学生人文素养,但根据教学经验来看,关于人文精神的渗透始终存在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
1.人文教育有待提升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高考机制影响着授课育人模式,其成绩、量化分成为了评判班级好坏、学生好坏的重要指标,时刻反映着应试教育弊端。在此模式下,语文课程的开展大多围绕着提高成绩、应对高考两目标前行,强调死记硬背的同时,严重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渗透。此外,教师习惯采用填鸭式、题海战术集中学生复习知识点,同样也限制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学生因此不能体会到艺术、人文的魅力。
2.高中语文教学理念落后
新课标背景下,强调了教学理念的转变,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路线,同时要求教师积极学习,丰富自身育人水平,以及在语文课程中灵活应用新型教学模式,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转变授课方式,进而实现人文精神的渗透。实际上,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方式为学生授课,容易占其主体位置,或者课堂难以融合人文精神,最终形成机械化学习环境,阻碍学生进一步发展[1]。
3.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高中阶段,语文为三大主科之一,占高考分值较大。所以,关于课程表的安排,语文学科占用大多课时,不利点在语文重点分别散布在文章讲解、写作技能两方面,偏重于高考机制,唯独忽略了学生人文精神、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对策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陶冶学生的人文思想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出了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的要求,明确指出教师责任重大,不能局限于文化知识传输,应通过文化渗透人文精神,进而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即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为最重要。因此,高中教师的观念转变势在必行,积极采用新型教学手段,将人文精神散发出来,或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植入人文精神与时代的结合,可见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人文精神渗透的关键途径。
举例来说: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这一章节期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播放相关纪录片或者电影片段,让学生更加了解那个年代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景象,当共情感产生之后,则能更好的进行文章讲解,以及将那个年代爱国精神与现在相结合,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人文精神[2]。
2.充实人文精神素材,完善课外阅读体系
客观讲,高中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应利用有限时间延伸至课外,通过外壳内容渗透人文精神。要知道,高中语文教材是经过专家反复斟酌、反复对比挑选出来的经典著作,也意味着课堂时间并不能将其中人文精神有效渗透,进而所起到的陶冶情操目的有所减少。因此,教师在授课期间应积极为学生扩展课外知识,利用互联网方式提供资源,进而完善对人文精神的渗透。
举例来说:在授课完成后,教师可收集一些经典著作,为学生积极推荐,像《小王子》《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等书籍。一段时间后,要组织学生分析刊物心得,并与之讨论观念,为此渗透人文精神,以及独立阅读过程,也是自主能力、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阶段。最后,作为预备高考生其心理压力较大,可推荐一些阳光、励志类型的经典著作,进而激发其奋斗精神。
3.增加互动环节,营造有利于渲染人文精神的氛围
客观讲,课堂氛围和形式是否多元、丰富决定着人文氛围高度,联系着学习热情、积极性。若想要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应当适当增加互动环节,为此拉近与学生距离,通常在授课期间可加入电影经典片段、短视频的播放,并在观看后发表感言,为此充实课堂。如:在学习《声声慢》这一首词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片段,让学生对美景有一个全面了解,然后在由景过渡到人物身上,剖析人物心境、感受人物情感,进而渗透人文精神。
其次,若时间充裕的前提下,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围绕着文章主题展开,此做法能够疏通学生思绪、促进辩论能力、人文精神等。
结束语:综上所述,是对高中语文教育渗透人文精神的简要描述,可以发现人文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是未来建设社会的重要支撑物,也是新时代公民所具备的基本内涵。再者,因高中课程紧张、任务重大,教师很容易忽略人文精神的带入,严重阻碍了学生发展,所以接下来要做出改善,通过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增加互动环节的形式丰富课堂,由此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受教环境,引导学生感受人文力量、艺术魅力,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科来.探究人文精神渗透到初中语文中的教学策略[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0158-0158.
2.于丽.试论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吉林教育:综合》,2016:11-,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