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与图像——童年期儿童学习音乐的最佳辅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动作与图像——童年期儿童学习音乐的最佳辅助

史骏娇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 南京市 210012

摘要:童年期儿童在认知过程中虽然已经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但任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而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但如果仅靠听赏来学习,童年期儿童理解和记忆起来会有一些困难。在日常教学积累中,笔者发现动作与图像能很有效地帮助小学生理解和记忆变化的节奏型,提高演唱的表现力,甚至对欣赏教学也有很大帮助。本文据此总结与探究动作与图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一些使用方法。

关键词:童年期;形象;动作;图像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一般指6至12岁之间,也就是小学阶段。这个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他们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任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而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但仅仅靠听赏去学习音乐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几乎不太可能,通过识谱教学来达到学唱或者欣赏的目的又显得枯燥,还有那些乐理知识,八分音符唱半拍,四分音符唱一拍等等,每每解释了许久,孩子们还是云里雾里,过两天就全忘了。

瑞士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给了我许多启发。他认为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是孤立的,不全面的。而体态律动则是要求学生把身体作为乐器,把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通过身体动作,体验音乐节奏的速度、力度、时值变化,从而使学生利用听觉获得轻松、协调自如的节奏感。在学习到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理论之后,我尝试着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符合音乐旋律或者节奏的简单好记的动作来辅助教唱,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又在平时的教学积累和听课学习中慢慢发现,形象的图形对于童年期小学生尤其是低年段学生来说是理解和记忆音乐元素的非常有效的辅助,于是我又尝试着在教学中将动作与图像相结合,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 动作与图像帮助理解变化多端的节奏型

低年级的时候跟孩子们总是扯不清什么几分音符是几拍,每次好像解释清楚了,过几节课又遇上了,还是分不清。到了中高年级,好不容易能分清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各是几拍了,又来了切分音,大附点小附点,各种休止符,又绕晕了。与其像解数学题一样给学生们算时值,不如用动作结合图像先帮他们读顺了、唱会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跟他们掰扯掰扯时值的问题,反而轻松理解。

例如我在教五年级的一课《田野在召唤》时,歌曲的前四个乐句有连续的八分休止符,每一句又是弱起乐句。如下图:

61934b5a5eafb_html_ff0b7d3bf9f0aef.png


为了解决这两个难点,又突出弱起乐句和后半拍休止的特色,我将四个乐句设计成四句“放风筝口诀”:准备跑跑跑跑跑跑跑跑放飞,然后拉拉拉拉放飞,准备跑跑跑跑跑跑跑跑放飞,然后拉拉拉拉飞。然后配上相应的图像和动作,如下图:

61934b5a5eafb_html_5e9aed1ef980248a.png


“准备”和“然后”就是两处弱起的不完全小节,“跑跑”是两个八分音符,“拉”表现的是后半拍休止的感觉,再配上跑步、拉扯风筝线、以及将风筝抛上天空的动作。处于童年期的孩子看到这样的图画,听到这样的“口诀”是非常好奇和乐于接受的,因此学生很快熟读“口诀”,并能配上跑步、拉线、放飞等几个动作,再合上音乐伴奏进行表演。在动作表演中,学生通过拉线动作体验到了后半拍休止的停顿感,也掌握了弱起乐句的语感,让学生在学会“放风筝”的同时,轻松掌握了两个难点的演唱方法。

在自己平日教学和听课过程中我还发现很多此类的好方法,比如用拍皮球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小附点节奏型前长后短、前强后弱的特点;用切西瓜的方法带学生模仿切分音的读法等等。这些做法避免了用枯燥的方式向学生解释时值问题,取而代之用富有趣味的动作或图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当学生熟悉了之后,再稍作分析,反而事半功倍。


  1. 动作与图像提高演唱表现力

要求学生的演唱富有表现力,可以说是在会唱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富有表现力指的是根据歌曲旋律和情感唱的需要演唱时或是轻巧有弹性,或是优美舒展,或者做到力度变化等等。学生演唱的表现力需要老师去激发,除了老师深情并茂地范唱,还可以用动作和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与感受歌曲,从而调动学生演唱的表现力。

在教唱四年级下册的《童心是小鸟》一课时,歌曲的前四个乐句为相似乐句,每一句的前两小节由于连续的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的加入,显得轻巧有弹性,而后两小节,大附点和二分音符将旋律表现的舒展而又流畅。为了让学生唱出这种对比,我设计了“摘花瓣”和“吹花瓣”的动作,并配以图像,如下图:

61934b5a5eafb_html_3e2170bc90b2926b.png


每一个乐句的前五拍配上摘花瓣的动作,每一拍摘一片,动作要轻巧,第六拍吸一口气,然后在第七拍上做吹散花瓣的动作,吹气要持续六拍。学会动作后,我用钢琴进行伴奏,让学生合着旋律表演“摘花瓣”和“吹花瓣”,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对比一下子搭出了框架。接下来,我请学生前半句用“lv”,后半句用“wu”来哼唱四个乐句,再配上刚才学的动作,演唱的感觉要与动作相符合,前半句的“lv”要如同“摘花瓣”的动作一般唱的轻巧有弹性,后半句的“wu”要唱的如同“吹花瓣”的气息那样连贯舒展。这么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就将两种情绪唱了出来,此时再填入歌词演唱,就是水到渠成了。


  1. 动作与图像帮助理解和记忆欣赏教学中的长篇幅作品

欣赏教学想要“胡差事”很简单,但如果想要教懂教透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童年期低年段的学生听听作品的情绪,用打击乐器伴奏,或者表演还是可以完成的,但要想他们能记住主题旋律甚至知晓作品的段落结构恐怕要下一番功夫。而高年段的作品很多篇幅已经很长,还有不少外国的古典时期作品,学生能耐着性子听完已是不容易,要想他们听你逐段分析,听辨主题,恐怕跟听天书一般。要想把欣赏教学顺利完成,首先教师自己要将作品听熟听透,然后进行拆分,加入自己的二次创造,把它变成童年期儿童可以理解的样子。

我曾听过低年段一节欣赏课《打字机之歌》,执教教师巧妙地结合动作与图像,让低年级的孩子也能轻松理顺作品的段落结构甚至乐句的顺序。

61934b5a5eafb_html_4efd2e4fc125564c.png

执教教师将作品的第一乐段拆分成十个乐句,图片上的每一行为一个乐句。从图片上学生可以看出前四个乐句是相似乐句,音乐响起,教师跟着音乐开始表演。前三个乐句的前六拍是“打字”,第七拍是“铃声”,第八拍是“换行”,而第四个乐句略有不同,前十拍为“打字”,最后一拍是“铃声”。教师的形象动作加上图示的清晰展示,即使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段的学生也一下子就理解了这四个乐句的结构。第一乐段的中间部分旋律发生了变化,教师形象地用机器卡纸了来表现,后半段是前面四个乐句的再现,从图示上和教师的动作表演中也是一目了然,学生很快记住了旋律并能跟着音乐进行表演,连拍子也踩得准确无误。

61934b5a5eafb_html_82cf15824adf0d4d.png

接下来的第二乐段,执教教师将作品分为八个乐句教授。从图示和教师的动作表演可以明确看出每个乐句旋律的音高走势,还可以看出相似乐句,甚至连力度变化也通过原点的大小形象地表现出来。在这种具体形象的辅助下,结合听赏,配合动作,学生轻松就能理解和记忆作品。不仅学会学懂,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富有趣味性,学生在一种好奇、开心的心情下十分主动地去听赏,去记忆,这远比出示曲谱,一边听一边分析要高效得多。

在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已经很少有老师会让学生重复多遍地去听范唱去模仿,也几乎不会有老师单靠识谱教学来教唱歌曲,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五花八门,日益新颖。不过好的教学方法一定是在两个基础上琢磨出来的,其一就是充分了解童年期各个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材施教。其二则是在自己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情况下进行梳理、拆分、以及二次创造,运用动作、图像、游戏、小乐器等各种方法表现出来,把原本抽象的听觉艺术,化为形象的呈现,让小学生在乐趣中轻轻快乐地学习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