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李飞, 常玉静

栾川县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 洛阳 471500

摘要:任务驱动法的本质在于改变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边缘地域的现状,增强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能力。在中职建筑教学中,任务驱动法在建筑教学理论课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推行任务驱动法,需要在任务的设立上做好工作,使其贴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最后还要建立具有固定标准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中职;建筑教学;运用

引言: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适龄人口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上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教育专业种类繁多,具体专业数量多达358个。此外,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对接产业、职业,即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在中职教学开展中,教学呈现效果的好与坏,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强弱,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职教育对应着高中教育阶段,而处于这个学段的学生在学习自主性上相对比较差,如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内涵分析

从基本内涵来看,任务驱动主要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参照某个案例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交流讨论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学习知识,在知识的整合应用中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所以,任务驱动法属于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其本质在于改变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边缘地域的现状。任务驱动法发挥作用的机制与情景教学法、项目式实践教学法发挥作用的机制是相同的,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个可达成的教学目标,以目标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这种压力在教学开展环节会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将学生从学习中的边缘地域拉回到中心地域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分析

中职建筑专业学科知识复杂,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此外,中职教育学校的学生刚刚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科知识、学科未来发展等都缺乏了解,另外,受学习能力弱、基础差距大等因素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迷茫、无力感。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教师选择常规的口授式教学方式,会很容易使学生陷入一种排除学习的情绪当中,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则可以兼顾到各个主体,解决各个方面的问题。

(一)任务驱动法在建筑教学理论课程中的作用

建筑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包含三个板块,一是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二是课堂实践知识,三是社会实习。其中,课堂理论知识学习阶段是学生进入专业的基础,这个阶段中学生要大量摄取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等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内容多、难度高,若采取常规的教学方式,就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犯难。任务驱动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规定任务、设立目标,在理论课程学习中,教师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设立逐级学习目标,再将逐级目标进行细化,形成对每一节课程的量化,可以帮助学生分清主次,把握整体的学习进度,解决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中容易走入误区的问题。

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工程测量、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等课程,这些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践内容偏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单纯地依照教材理论或者方法让学生做设计,很难激发学生兴趣。利用任务驱动法可以以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为原型,构建教学情景。如,在建筑制图中,成立学生小组扮演实际生产中的甲方乙方,甲方小组依据课本理论知识提出项目设计要求和标准,乙方小组按照甲方小组的要求进行制图设计,完成设计之后,由甲方判定乙方设计是否达标,最终以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收尾工作。这样,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切实应用的情形下,可让实践性教学场景得以设立且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实践能力[2]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中的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实施手段是设立任务,这种任务可以表现在教师对理论教学目标的设立上。建筑专业课程种类多,学生通过完成教师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设立的具体教学任务,可以提高对建筑学科不同科目之间学科逻辑的把握能力,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此外,在传统观念下的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对有关建筑知识进行传授,教师处于整个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地学习,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会出现学生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影响学生参与建筑学习的效率和效果[3]。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本质即是在于改变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边缘地域的现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完美措施。无论是建筑专业的理论性课程学习还是实践性课程学习,通过设立教学目标、创设合理情景等方法,都可以使学生自己创造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完成课程学习。而且,在任务驱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具体的学习动作不受限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任务教学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运用之所以受到很多教育机构的追捧是因为它独具一格的教学模式[4]。这种独特的教育模式可以兼顾到不同的教学主体,完美地整合各教学主体的优势。所以,任务教学法要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合理的设立任务是一个必要前提。

(一)教学任务的设立要贴合课程要求

中职教育土木建筑大类专业,下设18个具体专业,涉及建筑施工、市政工程、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因此,在任务驱动法推行的具体过程中,任务设立的第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贴合专业培养要求。教师要深刻把握学校不同专业培养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专业课程大纲,设立任务的具体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可操作性强,所以教师在设立课程具体教学目标时要以实践为导向,让目标具有可落实性。以建筑工程施工这一专业为例,教师首先要整体把握好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其次,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依据具体科目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进行逐级拆分;最后,在每一课时中设立确定的教学目标。这样,在宏观上对专业要求进行整体把控,并在微观上使目标得以落实,最大程度上保证教学任务的设立贴合课程要求。

(二)教学任务的设立要符合学生学习特点

任务驱动法实施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参与主体是学生,因此在设立教学任务时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顾及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一方面,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来源相对比较复杂,学生的基础学习水平良莠不齐,;另一方面,从心理角度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主动性,但在学习中极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教师要对班级学生的综合水平做好分类,在设置对应的学习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尽量保证每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完成与自己学习水平大体一致的任务。

(三)教学任务的评价体系要有固定标准

一般来说,任务驱动法的使用效果如何,最终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其最终衡量标准只有一个,即是否完成了任务,在任务中取得了何种成果。这种评价方式符合固定标准的要求,但还需要做进一步的优化工作。任务驱动法的本质是推动学生参与教学,学生在整个任务实践的不同步骤中,收获是多方面的,任务的结果只是其中一个结果。学生是多元化的个体,而教师的最终评价出发点无法顾及到诸多学生个体,相对比较单一。因此, 除了任务的最终评价须由教师完成之外,还应该加入学生评价。学生评价需要参照任务实施中的学生表现制定固定标准,评价形式可以选择组内个人互评、组长互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评价的过程即是复盘反思的过程,通过评价可以较好地总结任务中的收获和不足,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法的内在优势。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任务驱动法的本质是学生参与学习。在中职建筑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合理应用既符合复杂的建筑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又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当下中职教育学校改进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方法参考。

参考文献:

[1]朱伟军.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34):122-123.

[2]林雪娟.探讨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0(03):116-117.

[3]花园园,李道贤.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7):223-224.

[4]张兵.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魅力中国,2019(01):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