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环境的地理实践力课程开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3

基于校园环境的地理实践力课程开发

薄夫宝

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河南 郑州 450053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地理教学需要进行地理实践力培养,但在传统的教室环境中很难开展地理实践力,因此离开教室而不离开校园进行基于校园环境的地理实践力课程开发就成为一种最佳选择。本文章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以及校园环境的调查研究,使校园环境成为教学资源,开发了较为完备的基于校园环境的地理实践力课程。

关键词:校园环境;地理实践力;课程开发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基本规律,又要运用于自然环境,所以地理学的学习就离不开具体的真实的地理环境的呈现。

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仍然是在学校这样狭小的空间进行,对于地理学教育来说明显是学校教室环境约束了师生的地理思维。就目前现状来说,虽然已经开始了野外考察的探索和实践,但仍然具有局限性,所以就有必要开发基于校园环境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准备

1.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过程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1]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中最重的一个目标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通过考查、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这就要求要有真实或是接近真实的环境。

2.学生学习方式变化解读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能够将教师讲解的基本概念说清,但到达真实环境中就变得无所适从,像是没有学习过地理课一样,例如学生在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候,能说清太阳在不同时刻的方向和影子方向,但到了校园中就不能解释为什么正午时分影子方向为什么不是罗盘的正北方向;在课堂上能说出很多种判定方向的方法,在校园里都不能找到正北方。

与传统课堂相比,学生们更加喜欢真实的地理环境,哪怕是校园环境都是学生的最爱。学生进行一次校园植物辨识,不仅识别更多的植物归类与特征,更能说出校园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植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课堂外得到的知识记忆更深刻,学习方法更灵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更快速,同时也完成了不同学科的融合。

3.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

以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为例,以下简称“学校”。

1)校园位置环境

学校位于北温带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大部分时间都适合户外活动。

2)校园基础设施

校园内共有东教学楼、西教学楼、实验楼、图书综合楼和宿舍楼五栋楼和操场组成。绿化面积占10%左右,有几十株高大的法桐、杨树和雪松。

3)校园人文环境 

学校有30个教学班,学生1700人,教职工130人。

4.地理实践力课程开发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特点以及校园教学资源的特点,制定一下课程开发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

1)课程开发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与校园环境资源进行对照,确定可开发的校园环境资源;

开发设计一系列基于地理实践力的教学活动设计;

完善设计,形成一个基于校园环境的地理实践力校本课程。

2)学生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开发与实施,逐步培养学生的以下几个目标能力:

主动收集和处理各种地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

独立或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和计划;

能够设计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目标,选择并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和材料实现目标;

多学科融合下的综合素养提升。


二、课程规划设计与实施

1.建立课程内容标准与校园环境对照表

1)分解课程标准内容标准

团队合作,逐条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进行解读,将适合进行实验、观察和调查的内容进行分类筛选。例如:标准中“地球运动的意义”就适合利用校园观察、制作和实验的方式进行学习;大气的热力环流就适合用实验的方式进行突破。我们逐项分析,整理成一个体系。

2用地理眼光认识校园教学资源

对校园环境进行分析,找出对地理教学有用的环境信息,如:校园各种植物的类型、特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分类、植物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校园生活中的资源、垃圾等信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城市固体废弃物产生与处理等教学内容。

3建立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与校园环境的对照表

根据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和特点以及校园环境的可利用性,进行对照分析,建立联系,列出对照表(如表1所示),落实课程开发责任人。

表1:课程标准与校园资源对照表

模块

课程标准内容要求[2]

校园环境

项目名称

撰写人











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校园太阳能热水器和发电

太阳能利用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室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地理园

流水地貌,风力地貌,海浪、冰川等地貌类型辨识。


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地理教室

热力环流模拟实验


1.7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地理教室

水循环模拟实验


校园

水资源利用与节约用水


1.8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教室

洋流模拟实验


1.9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地理工作室

土壤特点与形成


1.10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校园

植被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必修二

2.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统计班级学生籍贯分布。

人口迁移特征及成因分析


2.10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利用课余时间统计学校垃圾分类与每日垃圾输出量

学校垃圾及分类处理


选择性必修一

1.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利用日出日落时间,校园

日影观测


校园

影子钟设计


操场

太阳钟设计


教学楼阳台

月相观测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地理园

三大类岩石辨识


1.3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理园

利用灌溉设施观察模拟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1.4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校园

天气观测与预报


1.6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三楼前

海绵城市


义务教育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校园

校园地图绘制


选修

旅游地理“结合实例,设计旅游出行的时间、线路以及景区内部线路”

校园

校园导游词设计与展示



2.基于地理实践力的教学设计

研发团队共同商讨一个地理实践力培养教学设计案例,大家对照该模板进行修订和设计其他教学设计。根据地理教学资源的校园特点以及课程标准对地理实践力的要求确定以下几个重点环节和基本原则:

1)活动目标的确定

活动目标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和教学资源的特点决定的,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活动目标要隐藏地理教学的目的性;

活动目标要体现活动过程的生成性;

活动目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活动目标要循序渐进行,必要的时候可以分解动作;

要关注多学科融合,体现STEAM教学思想在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应用。

活动目标的确定最好能体现活动的过程性行为条件,带有过程性行为条件的活动目标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和步骤,即便教师不在现场也能顺利开展。以校园植物为例制定校园地理实践力教学活动目标:

宏观观察校园内的各种植物,按照地理植被类型描述校园植物的宏观特征;

选择一株植物,微观观察其根、叶、茎特征,试着分析其特征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在校园内找出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的差异性并推测形成原因;

通过任意方式为自己选取的植物制作和悬挂二维码标牌,介绍其特点和生活习性;

2)活动过程设计

地理实践力活动实施过程一般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与组织

教师简单介绍活动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活动目标;

按照学生特征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要具备不同特点学生存在,搭配学习;

小组内进行明确分工,根据活动目标确定每位同学的任务和职责。

第二步: 活动实施

各小组根据各自的制定的计划和分工去实施活动任务。活动过程要体现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教师宏观关注各小组的实施进度和达成度,微观观察学生的状态和参与度,及时调整和干预有困难的学习小组,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校园活动目标的确定,为活动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般情况下,几个活动目标就是几个学习环节,各小组就可以根据活动目标开展活动。最后进行集中成果汇报了。

第三步:活动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既是学习总结,更是学习过程,不仅能学习到其他小组的较先进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更能在质疑中产生创造性思维。

活动成果展示分为校园现场展示、课堂展示、校园展板展示和学校集中展示几种形式。为了达到小组内每位成员的学习效果,班内的学习小组轮流主持成果展示会;每个小组到最后指定小组内任意一位成员作为主讲人;各小组轮流做总结发言并撰写总结报告。

3)活动过程实施策略

基于校园环境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适合地理学科,同样也适合其他各学科,特别是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实施过程涉及到科学、技术、工程、意识等领域,这也是STEAM教学理论所倡导的,所以要在活动过程中多渗透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实践活动。例如:影子钟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就要通过设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量来渗透数学和工程领域;在校园影子钟活动中设计影子钟表盘绘制来渗透工程领域、技术领域和艺术领域等等。

3.实践活动评价

根据小组的活动实施、参与度、成果展示效果以及目标的达成度,制定实践活动评价量表(每一个案例的赋分权重根据活动特点略有差异)。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别将小组自评(30%)、小组互评(30%)和教师评价(40%)赋予权重计算出小组总分。


三、课程开发总结与反思

1.课程开发流程(见图1)


61d5336208ee1_html_17991430ec543c0f.png

图1 课程开发流程图

2.课程开发收获

1)团队成员收获

在项目规划和实践建设过程中,团队成员都从认识上、实践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转变,不再畏惧地理实践力,不再害怕教学设计和实施,同时也在不断形成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手段和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课改思想。

2)校园建设成果

在项目实施和建设过程中,在项目组的努力下,校园教学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设了地理园(见图2),内设地理教学模型、地理实验台、日晷、气象园等;建设了地理教室,内设星空观察设备、立体展示台、各种地理模型和实验器材;建设了地理教师工作室(见图3),内设各种信息采集设备、展示设备、野外考察设备(罗盘、对讲机、土壤铲、地质锤、测距仪、GPS接收机等);其他如农场、百果园、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设备等等。

61d5336208ee1_html_c856ff9232fe6b7b.jpg

图2 地理园

61d5336208ee1_html_70ef66f97e397bf1.jpg

图3 地理工作室标本

3)校园地理实践力课例汇编

通过团队通力合作,设计出符合校情和学情的课程教学案例(如表2所示。

表2 教学活动名称与校园位置对照表

序号

教学活动

校园环境、位置

类别

1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地理园

实验类

2

热力环流模拟实验

地理教室

3

水循环模拟实验

地理教室

4

洋流模拟实验

地理教室

5

模拟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地理园

6

校园地图绘制

校园

考察类

7

太阳能利用

教学楼楼顶

8

流水地貌、风力地貌等地貌类型辨识

地理园模型

9

土壤特点与形成

农场

10

校园植物

校园、农场

11

日影观测、影子钟设计

校园

12

等高线绘制与判读

地理园

13

月相观测

教学楼阳台

14

三大类岩石辨识

地理园

15

天气观测与预报

教室阳台

16

海绵城市

校园

17

校园导游词大赛

校园

18

资源调查与节约使用

会计室、总务处

调查

走访类

19

人口迁移特征及成因分析

校园

20

垃圾调查及分类处理

校园、总务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薄夫宝,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中学高级职称,致力于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

*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校园环境的地理实践力研究》(课题编号:JCJYB2012014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