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自主学习发展趋势延伸——基于国外自主学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3
/ 2

国内自主学习发展趋势延伸——基于国外自主学习研究

孙杰

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市万州区 404020


摘要: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将国外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与简要评述,并通过其探寻国内学者在自主学习发展趋势上的延伸空间,以期对我国学者研究自主学习理论与进行自主学习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外理论;自主学习;延伸空间


引言:

自主学习作为贯彻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方式,其地位不言而喻。因此,怎样让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了诸多学者探讨的话题。国外有关自主学习的理论在经历漫长的探索与研究之后逐渐成形,演变成了这一领域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在国内,对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也如火如荼。王雪松等(2020)经过对样本的分析后得出结论,国内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学习策略、翻转课堂、网络环境等,但有着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较为单一、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过程的实证研究较少等问题。[1]笔者旨在通过梳理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成果,探寻国内自主学习发展研究趋势的延伸空间。


一、国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认为教师不应主动提供知识给学生,而要是要求学生逐步激发思维,积极寻求知识的答案。尽管没有明确提出自主学习的理念,但这为自主学习的研究提供了经验参考,也是自主学习的历史渊源所在。此外,国外对自主学习的系统研究自夸美纽斯始,其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思想萌芽阶段、发展实验阶段及学派建构阶段。

(一)第一阶段:思想萌芽阶段

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兴趣,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教师应尽最大努力激发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夸美纽斯将自主学习、自发探索置于教育的中心。

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反对命令式与填鸭式的教学,认为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主动学习知识。[2]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反对教师采用训斥的方式逼迫学生接受知识,认为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逐步加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

这些学者围绕着“激发”学生主体性这一观点进行了理论研究,稍显不同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了一种独立探索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独立学习和独立探索的能力。他认为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探索,并认为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相较于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知识更牢固。但是,这一阶段的学者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思辨的层面,并没有实证研究来检验他们的理论。

(二)第二阶段:发展实验阶段

20世纪初,实验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兴起,学者们的思想不再仅仅是思想,而是有较为科学的实验或实证作为支撑。

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杜威的自主学习研究极大超出了前人。尽管他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但与上世纪学者们不同,他对自主学习研究的关键词是“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通过“做中学”将它进一步实现。他认为由教师转向“以儿童为中心”这样的重心转移至关重要。[3]不仅如此,杜威还开发了设计教学法、文纳特卡制等教学方法,旨在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教学和教材编制应遵循操作性条件学习的小步子和及时强化等原则,也就是以操作性条件为基础,学习的整个过程从学生开始,以学生结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杜威和斯金纳的教学实验于前人研究而言有所超越,但是他们都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第三阶段:学派建构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深入化和系统化,出现了操作主义学派、信息加工学派、现象学学派、意志学派、社会认知学派、言语自我指导学派、建构主义学派7个自主学习理论学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各个学派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4]但是,由于各个学派研究领域不同,目前仍未能对自主学习的概念进行统一界定。例如操作主义学派更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者内部机制的影响,认为在学习行为的一开始进行外部干预,随着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再慢慢撤出是更为有效的方法;以加拿大心理学家温内为代表人物的信息加工学派则更为强调个体自我反馈的作用,他们更关注学习者的内部信息,认为要经过学习者对获得的信息的不断反馈、调节、加工最终达到信息输出的目的,来帮助学习者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现象学学派强调自我概念的作用,认为自主学习要通过自我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的调整来实现;意志学派认为学习者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坚持都需要靠意志控制,因此意志是非常关键的;言语自我指导学派的代表是维果茨基等,他们认为言语由外部习得逐渐转化为内部言语,而内部言语能够指导学习者进行自我计划、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等,从而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

20世纪末,齐莫曼作为社会认知学派、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被认为是自主学习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研究者,他认为如果学习从内部到外部的学习过程都是积极主动的,那么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认为,把学习自主程度的大小怎样进行评估,而不是简单评判某一方面是否自主,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施加针对性的影响,笔者对这一观点较为认同。[5]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国外对于自主学习研究的历史较长,成果较多,理论范围较大,这都为我国学者对自主学习的思想及实践研究有指导意义。

二、国内自主学习研究发展趋势的延伸

总的来说,国内对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可以向三个方面延伸,分别是学科延伸、阶段延伸和场合延伸,具体分论如下:

首先是学科延伸。笔者经过统计学科类文献后总结发现,国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体现在学科上具有偏向性,例如对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进行自主学习研究的成果,相较于思想政治科目是几倍之多。习近平主席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6]办好思政课,也需要提升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将学科知识学会、用活。借鉴国外对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有利于将其延伸至对国内思想政治学科自主学习的领域内。

其次是阶段延伸。阶段延伸,也就是群体延伸。不难看出,国外学者普遍将自主学习的研究对象划分为儿童、成人,且大多都以学生、学习者的称谓来阐述自身观点。而国内研究则可以利用我国高中生这一独特的群体,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特征及行为特征,把自主学习的宏观视角聚焦于高中阶段这一微观视角的自主学习研究,着力于对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致力于从学生自身的发展,到学习组织、学习活动等方面的完善,以期为实际的高中教学活动提供借鉴与参考。

最后是场合延伸。自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在全球范围蔓延开来,教育就开始更加频繁地与互联网相结合。为坚决打赢防控阻击战,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居家学习指导。[7]学生们无法切实接受线下学习之际,居家学习的模式为自主学习在特定场合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常态场合下不同的研究思路需要进一步挖掘,更面临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创新。在疫情反复的今天,居家学习仍然保留着它的实际价值,并且在科技比以前更加发达的当下,信息资源剧增,它的实现更加实际与便利,途径也愈加丰富。因此,基于国外对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来探寻学生在居家场合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就更具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雪松,赵丹,杨国光.国内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39(05):32-39.

[2](法)卢梭(Rousseau) 著.爱弥儿[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 :13.

[3]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选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58.

[4]庞维国著.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0-38.

[5]庞维国著.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7]教育部部署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2020.

作者简介:孙杰(1996-),女,汉,重庆奉节人,硕士在读,专业:学科教学(思政),单位:重庆三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