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宁波市北仑区柴桥小学
近两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地时有“停课停学”的情况。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网课难以取舍,家长社会的言论褒贬不一。任教一年级的本人思考着:如何合理安排数学知识类学习和实践性操作?如何有效帮助家长辅导孩子的居家数学学习?如何让孩子们正确面对疫情快乐学习?我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思考着,探索着,我希望在这段“居家防疫”的特殊日子里,陪伴孩子们经历一场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数学之旅。
一、“数学作坊”方案巧制定
“儿童的智慧都在他的手尖上”,让学生想学、善学、乐学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我按照着力于孩子的居家特点,把孩子们生活起居的“家”环境变成“数学家庭小作坊”,充分利用家庭现有生活素材,转化为学习材料,让孩子们主要通过画、拼、比、想、折、摆等方法,动手操作、自主实践、游戏渗透等,营造趣味学习空间,让孩子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般我会提前一天发布“每日学习安排”,家长可以提前准备相关活动材料。有些比较复杂的操作内容,我会提前录好微视频供家长选择使用。有些家长会先学习一遍微课视频内容再教导孩子,也有的家长可以直接播放视频给孩子看。同时,为了减轻家长和孩子的负担,“居家学习”阶段的作业主要以实践类为主,以自愿原则上交,不强制要求每天给老师批改。家长可以把孩子的优秀作业成果拍照片,认真实践操作的过程拍视频发到班级群中,提供孩子们互相学习、交流的空间。
二、“数学作坊”内容趣安排
1.“我”的专属作息表
一年级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整时”的知识,为了让孩子们复习这个内容,并且试着自主安排休息日的作息时间,我们的数学作坊安排了制定“我的专属作息表”的实践任务。孩子们通过画钟面、写时间、给自己安排任务,做时间的小主人,对自己负责任。
2.丰富活动我计数
一年级是“数与计算”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生活中收集、整理、分析、运用数据的能力,非常重要。从1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认识,孩子们马上要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了,但其实在生活中,他们早就接触过更大的数。所以,趁这段特殊假期,让孩子们多从生活实际出发,观察生活中的数,体验数的意义,是非常合适的。
(1)体育锻炼我计数
刘娣娜同学每天都要练习跳绳,并记录个数,特别是2月18日,她发来语音告诉我:“周老师,我一分钟跳绳跳了167下,比上次比赛的时候多了12下,我进步了!”她不仅记录了当天跳的数据,还和在校比赛时的数量进行了比较,用数据进行了计算,这是对数据的运用能力。
黄栩凌同学和爸爸一起玩篮球,他记录的数据是:“我从爸爸地方只抢到了3次球,他长得比我高那么多,我抢不到!”看来,这个“3”让他有点忧伤。我安慰他:“那你再去调查一个数据——爸爸的身高。”几分钟后,他发来答案:“我爸爸身高176,100多很多呢,那么高呢!”黄同学已经把失败的“3”忘记了,他体会到的是“176”比100多得多,这体现了他非常好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体育运动时,有非常多的数据值得学生记录、研究,跑步的时间、距离,跳绳、仰卧起坐的个数,球类运动的数据等。特别是居家防疫期间,适当的锻炼能够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还是很好的亲子关系融合剂呢!
(2)家庭开支我计数
一年级数学中有“认识人民币”的内容,因此,我们的“数学作坊”里也安排了让孩子们试着记录家庭开支情况的实践内容。林俊熙同学就做了这样的活动。在表格中可以看出一家人的生活开支情况,还单独列出了自己的内容,最后一栏的内容是他计算后的结果。孩子告诉我:“一星期一共花了多少钱,我算不出来。但是我觉得肯定花了很多,我跟妈妈说要省钱。”孩子的话很有意思,这个最终的“和”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所以他放弃了结果计算。不过他通过每天的记录,已经体验到了“大数”,而且他通过自己的分析,还得出了结论:要省钱。通过数学学习,服务于生活,这不就是我们教学的本质目标吗?
(3)植物生长我计数
黄栩凌同学有一个特殊的计数目标——他种植的薄荷小苗。从亲手播种、浇水、守候,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小苗才发芽。这下,他就有了与众不同的“计数”内容——记录植物的生长。别人计的是“大数”,而他计的是“比1还小的数”,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次难忘的体验活动。他把小苗的发芽、生长用绘画的形式做了记录。从最初的担心“不发芽”,到“破土而出”的惊喜,再到“慢慢生长”的陪伴,这样精心呵护的过程是对孩子最好的“生命教育”课。养好一棵植物,感受生命的启蒙、顽强,不用老师家长讲任何的道理,在孩子每天的观察记录中,他自然就会懂生命的意义,那么在疫情面前的我们,也会变得强大。
3.家庭物品我会分
“分类与整理”是新学期的内容,我把它加到了“数学作坊”实践中,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分类的方法,可以合理整理自己的小书包、课桌、房间,帮爸爸妈妈整理家里的物品,将数学所学应用起来。
孩子们除了整理书包,还想出了很多可以整理的内容,比如按照书本的大小整理书架,区分衣服穿着的季节整理衣柜,根据花盆的大小整理小花园,按照玩具的新旧程度整理等等。孩子们喜欢这个活动,因为他们可以像个“小大人”一样做事情了。家长们也非常喜欢这个实践内容,因为这可以大大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强自主劳动意识,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整洁的好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减轻了些许负担。
三、“数学作坊”运行有妙招
“数学作坊”中安排了这么多有趣的内容,如何让孩子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卓有成效地开展运行,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内容。我针对一年级孩子好动、爱玩、充满好奇、喜欢挑战的特性,设计了许多趣味横生的数学小游戏,通过录制微课讲解、实时展示成果、阶段性表扬鼓励等策略,让孩子们自觉学习,在玩中学。
(一)拼折剪切,多重体验
1.七巧板,拼一拼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发展至今,依旧能够成为孩子们喜爱的玩具,并且出现在教材中,可见它的地位。针对孩子们家中并不一定有七巧板的现状,我设计了两个内容:(1)通过观察、制作七巧板,可以发现它的各部分形状组成、大小比例,从而对图形有更好地了解。(2)通过照图拼、创作拼七巧板,可以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七巧板的千变万化。
2.正方体骰子,折一折
图形的拼组还可以做其他的数学小游戏,例如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骰子、用平面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等。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可以加强学生对空间几何的理解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学生找一张纸,画一画、标上数字并自制一个骰子,这样就方便观察哪些面是相对的,也能更快地找到其他相对的面。
3.豆腐块(小橡皮),切一切
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形式以直观感知能力,就他们而言,空间几何的抽象概念学习是比较困难的。类似“至少切( )到,可以把一个大正方体切成8块”这样的题,如果学生光靠想象,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只有经过直观操作、观察,才能够得到最真实的结果。在居家学习期间,正好有时间让学生做这样的研究,不仅可以解决题目得出结论,还可以发现更有趣的数学现象,这是“无限”思想的珍贵启蒙。
(二)动态演示,突破难点
在“火柴棒,变变变”模块中,我安排了火柴棒图形变形记、火柴棒等式变身的内容。这是让孩子自由想象的时刻,但其实思考过程是非常难的,如果我直接公布答案,学生根本不懂是如何变化的,所以我录制了几个微视频,让学生、家长共同观看,解疑释惑。学生家长齐上阵,沉浸在火柴棒变身的魔术世界里,没有火柴棒,就用牙签、水彩笔等代替,有的家里甚至把香烟都拿来当做了活动材料,可见,大家对这个游戏的认可程度和参与兴趣。
(三)情境模拟,转化角色
平时的数学课由师生参与模拟情境,那么防疫居家期间,就要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模拟体验。“数学作坊”中的“模拟小超市”就是属于这一类实践活动。
家长和孩子合作完成“标价、购物、付钱”的实践作业,有的孩子自己画了一些“钱”,还有的孩子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作为道具,过了一把“老板瘾”。通过这样的模拟,家长切实地体会到:“孩子的实战经验太少了,以后要多让她自己去购物,一定要加强生活实践。”
疫情阻挡了孩子们到校上学的脚步,却阻挡不了孩子们探索数学的兴趣!面对疫情,学习方式和学习场所变了。我们通过这段“疫情防控”期间的“数学家庭小作坊”特殊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了亲子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