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信息技术在听障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视觉信息技术在听障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马文良

河北省围场县特殊教育学校 068450

摘要:

利用媒体教学技术,发挥视觉信息技术优势,促进听障孩子对新知的接受、理解和内化尤为有效。构架虚拟课堂,营造交互式学习情境;创造情景,刺激听障学生视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震撼的视觉效果,促进听障学生情感的升华,培养良好的价值观;细腻的视觉信息,辅助听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信心。

关键词:

特殊教育、视觉信息技术、应用

听障的孩子不是智力障碍孩子,他们同普通孩子一样,渴求知识、渴求上进,他们同普通孩子又不一样,他们听不见,主要通过看来接受和学习知识。如何让听障的孩子也能够自由地翱翔在知识海洋里,如何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如何陶冶学生的情操,需要我们特殊教育的语文教师必须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已深入教育领域,利用媒体教学技术,发挥视觉信息技术优势,促进听障孩子对新知的接受、理解和内化尤为有效。下面就在听障语文教学中的案例来说明视觉信息技术的作用和实际效果。

一、构架虚拟课堂,营造交互式学习情境。

在《春天来了》这堂课中,我充分利用现代手段构架了这个虚拟的课堂。我用手语明确地告诉听障学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虚拟的空间,同这个空间里的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

在虚拟的课堂中,应用动态场景,再现了春天的情景。麦苗慢慢破土而出,吐出嫩嫩的叶子;油菜花慢慢地舒展着,开满了田野,一片金黄的景色;柳树发芽,柔软的枝条在微风中摆动;一群孩子在田野里、公园中、小河旁嬉戏玩耍,或静静地坐在教室里读书,或互相打着手语告诉“春天来了”“麦苗醒了”“柳树发芽了”“我们读书、做游戏”。

在真实的教室里,孩子们也打起手语,与虚拟空间的孩子们一起活动起来,这样虚拟的课堂有了真实情景的再现,把虚拟的教学环境与真实的教学环境融合在一起,使听障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环境中,有了真实的感受。听障学生与虚拟空间的学生一起学习词语,一起造句,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就像春风一样慢慢的浸润着听障学生的心田。润物细无声中学会词语、学会造句。

这样虚拟的情景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视觉,发挥了学生学语文的视觉优势,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交互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造情景,刺激听障学生视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李晓梅老师《奶奶你吃》这节课,成功地使用了多媒体这种现代教学手段,把课文内容演绎成三幅动画,充分发挥了听障学生的视觉优势。

三幅画面是:第一幅是妈妈从副食品商店买回一筐桔子;第二幅是一个女孩正在剥桔子,且即将把要剥掉皮子的桔子放在桌子上摆着的盘子里;第三幅是这个女孩把剥掉皮的桔子一瓣一瓣放在盘子里,正送给老奶奶吃,奶奶伸出大拇指,称赞这个女孩是个好孩子。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播放这三幅画面时,配有手语,说着简短的语句,表达着三幅画的内容,并且每一幅画面在同一时间里反复出现多次。每出现一次,教师就让班内每一名学生扮演着妈妈的角色,用手语说着老师刚说的同一句话“妈妈买回桔子”的语句,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一步引导听障学生在原句上填加词语,扩展词句——“妈妈买回来(一筐)桔子——妈妈从副食品商店买回(一筐)桔子。接下来屏幕又出现一个小女孩拖动一个个卡片,卡片上有“商店”这个词语”,还有“桔子”“一瓣”“掰”“拇指”等,一个个慢慢地出现。教师让每一个听障学生同时举起与屏幕相同的词语,用手语教学生字音,并且用手语反复带动学生读字音。

这样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多方法地创造情景,再现情景、演绎情景、升华情景,刺激听障学生视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听障学生善于观察的视觉优势,有效的学习语文课中的言语表达,也为听障孩子与人交流打好基础。

三、震撼的视觉效果,促进听障学生情感的升华,培养良好的价值观。

在《长城、故宫》一节教学中,考虑到特教学校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屏幕偏小的现状,我把学生带到回民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回小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屏幕大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

我利用计算机网络平板电脑将巍峨的长城、金碧辉煌的故宫、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景物用提前准备好的视频展现在同学面前,配上简单明了的手语,营造出庄严、宏大的氛围。

学生的神情是严肃的,他们深感震撼。虽然他们没去过,但是他们内心充满了向往,充溢着对伟大祖国的崇敬之情,学生们的情感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升华。这一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细腻的视觉信息,辅助听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信心。

徐某某同学,听力残疾三级,智力情况正常,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能模仿老师进行发音说话。但她未进行过学前语训,目前发声较小,声音的清晰度欠佳,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呼吸、圆展唇、舌的训练。呼吸及圆展唇训练能促进学生呼吸与发生功能的协调,提高其言语时对声带和唇部的控制能力,建立新的、舒适的发声,改善其音质音量;舌的功能训练能锻炼舌的灵活性,又能促进共鸣肌群的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为形成良好的口腔共鸣奠定基础。为此,张艳菊老师利用细腻的视觉信息画面,帮助学生观察、理解和掌握训练方法和技能。

首先,利用慢动作动画播放口部动态进行呼吸训练、圆展唇训练 和舌操运动治疗训练等常规训练。在慢动作动画播放时,学生有机会细致准确的观察到口腔、舌部、唇部的具体变化过程,从而进行模仿,并如愿的发出相应的音节,瞬间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降低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成为本课的教学良好的开端。

接下来,张老师示范“f”的本音发音部位和方法、指式。第一步是“f”的发音之基础训练。老师近距离发音示范,学生观察。对于口腔内部的情况不便于学生观察的,张老师出示了较细致、具体的部位变化的动画,稍夸张、缓慢的播放画面,充分利用了听障孩子的善于观察的视觉优势,发挥学生喜欢模仿的长处,有效的进行了知识的传播和接受。又通过“咬一咬、刮一刮、纸条吹一吹”等环节巩固了学生接收到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激发听障学生利用言语交流的欲望。第二步是学习“f”的发音方法与指式。在建立起来的言语交流欲望的驱使下,学生会更努力的观察并模仿“f”的发音,从而更快速的掌握了“f”的发音方法,就更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最后,教师示范及动画慢放演示进行“fa”、“fo”和“fu”拼读训练。学生在观察发音的同时,还会观察到音节的拓展知识,并联系到自己的言语交流运用中。

通过给予学生细腻的视觉信息,便于学生的观察,学会方法,降低学生的模仿难度,提高了学生模仿的准确度,给了听障学生极大的自信心,使听障语文教学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总之,在听障语文教学中,现代视觉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习和解决问题

的强有力的工具,为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一块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2]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引导》电化教育研究199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