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三中学 710100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教育教学面临非常变革,笔者积极探索和研究疫情下在线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线上线下紧密配合,确保在非常时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陕西省西安市将生物学科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已有两年,其分数作为学生初中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本校在近年面临周围新秀学校的不断崛起,誓要突出重围求得生存,学校制定一系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改革举措,志在长安教育之林中脱颖而出;所授班级学生层次不齐,个别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作业完成质量低,且存在抄袭现象。在如此背景下,让学生重视生物,热爱生物,提高生物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将生活融入生物课堂,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变枯燥为生动,将生活融入生物课堂,拓宽了课堂的空间规模、教材的知识广度,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将实践活动融入课堂
1、具体内容直观化:如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涉及到植物、动物中的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化、生活化、趣味化处理。这部分用有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精准丰富,易于理解。课堂拓展中提倡学生关注秦岭生态,保护环境和动植物资源,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渗透情感教育。
2、抽象内容具体化:如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和第三章《生物的进化》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掌握不扎实,考试得分率普遍比较低,是教学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基因的显性和隐形》课中,显性基因和隐形基因人人都有却看不见摸不着,它们有着不同的表示方法,将两高(A)两矮(a)同学请上讲台演示不同的基因组合方式(AA/Aa/aa),其他同学回答对应什么基因组成方式,这样学生印象就比较深刻。
3、微观内容宏观化:如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内容中,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些微小生物的特征、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我们要让学生先直观感受到微生物的存在,一个看不见,那就看由一个微生物繁殖产生的菌落,可以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发霉的面包、长绿毛的橘子、蘑菇等图片,导入时在幻灯片中展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菌落,并引导学生从大小、形态、颜色多方面对细菌和真菌菌落进行详细分析比较,从而从宏观上掌握两者的异同,进而过渡到比较细菌和真菌个体的异同。
4、课堂实验趣味化:生物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动手去做,引导学生体味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思维。初中生物很多实验都是贴合生活,趣味性强启发性大的实验,不能忽略忽视。如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中,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就很典型,温开水、糖、酵母、矿泉水瓶、小气球这些实验材料很容易获得,操作过程简单,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酵母菌的发酵过程,并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制作面包、馒头等的基本发酵原理。
二、将社会时政融入课堂
学生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从学生熟悉的时事新闻、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真实情境可以使他们脑子形成真实问题,对生物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可将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病毒》和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两节内容整合成一个专题来教学,对教材重新整合,从社会热点入手,用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时代大背景来学习,提取相关资讯作为新鲜生动的教学素材进行导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生活繁殖和与人类的关系基本概念,意识到病毒作为生物体会不断地在活细胞内繁殖,因此我们要与疫情赛跑,及时防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的导入贴合实际、实事、实情。
将语言艺术融入课堂
1、诗词谚语进课堂:在生物学教学中,巧借俗语、妙用诗词,就会增加几分诙谐,学生倍感轻松,并使课堂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趣味无穷,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课堂美的感受。如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生物学角度解释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蛙鸣求偶的特性世代相传,说明该性状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因此是一种先天性行为;稻田的浅水环境非常适合蛙的生存,同时蛙还可以捕食害虫保护稻田环境获得丰收,让学生认识到以捕食关系为基础的食物链的存在,形成一定的生命观念。
谚语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将其引入教学可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和解释生活现象。如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讲解植物蒸腾作用的最好素材。
2、趣闻趣事进课堂:
(1)介绍科学家的趣闻趣事:如在讲述《细菌》时,列文虎克从一个门卫老头变成英国国家学会的正式成员,英国女王亲笔给他写贺信,他的主要业绩就是发明了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显微镜,从此也发现了细菌的存在。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原来科学家跟他们一样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增添了他们对追求真理、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于无声中融入德育教育。
(2)介绍生物界中的趣闻趣事:学习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时,利用课余时间播放BBC《蓝色星球》等优秀纪录片,让学生课下阅读名著《昆虫记》,不光能直观认识到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也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这样生物课就不光局限在课堂,更无限地延伸到了生活当中。
3、幽默教育进课堂:幽默童趣、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保持学习的可持续性,产生求知内驱力。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批评学生从学生身上亮点入手,运用三明治沟通法则去防卫心理,即“表扬—批评—表扬”的沟通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并积极改正。
四、将本地资源融入课堂
1、巧用多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课前收集大量科技视频短片穿插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也为生物教学活动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条件。充分利用教室智慧白板辅助教学,深入挖掘投屏,希沃白板、PPT等多种功能,使学生产生全方位的课堂感观体验,加深印象,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2、善用教学资源:利用西安市教育局组织编写的《我们爱秦岭》等作为辅助教材,让学生课下进行自学,认识到巍峨挺秀的秦岭不光是中华民族的祖脉,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宝库。这些知识正是对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很好的拓展和补充,使课本冰冷枯燥的概念变得亲近而熟悉,具体而真实,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更使学生认可并积极践行十九大报告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
3、活用学习资源:积极开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理安排小组人数,精心搭配小组成员,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适时进行组间调整,明确组内成员分工。让每个层次每名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每名学生在一堂课上都有所收获,从而建立起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和学习自信心,最终产生可持续学习生物学科的内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将生活气息融入生物课堂教学》——蒋洁——《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0。
2、《将生物学教育融入生活》——杨彩——《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03期。
3、《五分钟打动人心》——鞠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