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8
/ 2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孙同梅

湖北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433100

摘要: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也是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最难以掌握的知识点之一。据有关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不会将分数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分数知识具有独立性与丰富性,对学生的课堂主动性与教学效率具有深刻影响。本文以运用单位“1”来阐释、细化分数定义、运用概念具体化、实践生活化策略来提升数学分数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教学策略

引言:数学课程作为小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分数比整数概念更加注重对定义的理解,在应用形式上也是灵活多样,因而可以说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导致许多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分数时就形成了一种心理恐惧。分数与整数的思维定义有所差异,许多学生无法深入掌握分数知识,导致自身思维出现偏差,在不经意间落后于其他同学,对数学成绩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

一、小学数学分数教学要点

(一)概念理解部分

数学概念学习是计算能力的逻辑基础,也是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依据。分数内容在不同学科中均有应用,从概念分析上看,分数是整数的一部分,一般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相对于某事物或某事物的比例划分。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可以简化、具体化对分数概念的讲解,提炼和梳理教科书中的概念表达,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其具体含义的理解。例如,将单位“1”的平均分成多个部分,如将一张纸平均分成三份,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重点强调“平均”,其中一张纸占整张纸的三分之一,一块蛋糕是整个蛋糕的四分之一。在这种具体的比较中,学生可以对分数的定义有更深入地了解。

(二)算式观察部分

在分数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分数不同于通常的整数,学生在课堂上感到陌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算式观察和比较,使学生了解分数式的基本结构特征及其主要结构因素、结构内容和结构意义。在整数的学习中,小学生应该发现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整数表示形式为具体数字,而分数形式一般包括2个数字和一条“横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上下结构,下部分为分母,上部分为分子。中间的“横线”将分子和分母分开。分式中的分母表示整体的总数量,分子结构表示总体的多个部分,如“三分之二”中的“三”部分,属于分母,是位于分式下方,“二”是分子部分,位于分式上方,数学公式用“⅔”表示。

二、小学分数的教学策略

(一)善用单位“1”来解答

在计算小学分数的数学应用题时,如果已知题型自变量和单位“1”给出的部分分数,则只需要比较应用给出的分数部分与单位“1”两者的乘积可用于求部分的数量。另外,在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分数与要解决问题的对应关系,否则很容易造成计算错误。

例如果园里有200棵苹果树,桃树比苹果树多1/2,问桃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上述题目中,将苹果树的单位数量比作“1”,即给定苹果数总量。虽然是与上述方法不同,但两道题具有相同的解题思路。由于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都是找出与总量部分相关的问题,所以只需将给定的单位“1”乘以其对应的比率即可得出结果。第一道题目中桃树比苹果树多,应用的分率是桃树比苹果树的百分比,即200×1/2:第二问有多少个桃树,对应的分数是(1+1/2),可以按200×(1+ 1/2)计算。

(二)概念具体化

由于我们周围环境是用的都是整数,例如一本书、一个本子、一台电视机,所以整数的概念会随着参照实体的传递而变得越来越实用,也方便学生理解,而分数的概念较整数概念来说过于复杂,在没有参照实体的情况下,学生难以理解。因此,老师要善于运用整数的特性把学生带入到分数的教学之中,使他们对分数的理解更加深刻。比如,在教学1/4的过程中,教师会事先备好一只苹果,让同学们用量词描述,有人答一只,有人答一个,然后教师把苹果切成四块,拿起一块,再让同学们看看,这是不是一只完整的苹果?这是学生会给出否定答案,老师可以询问怎样形容这只苹果?

学生会努力地去想,然后给出一瓣苹果的答案,然后再给学生引入所教学的分数,让他们知道,一个苹果与1/4的关系,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苹果,也就没有1/4的概念。教师还可以就两个苹果再次提问,如何形容这两个苹果?学生会在对四分之一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延伸出四分之二的概念,会对分数进行进一步了解。

(三)应用实践化

根据精确性的概念,学生会对分数有相当的了解,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想象力的学生很可能会陷入思维迷茫,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却无法学会运用,因此,老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实际操作来强化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分数转移运用。

例如,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十个学生为一组,让每个小组的其中一位同学出列,按照教师给出的指令完成任务。小组分组完成后,教师可以发布指令要求分配每个十分之二的学生到黑板上做练习题,学生接收到指令后就会明白指令的要求,从而在十名同学中选出两名同学,接着老师给出第二个指令,从剩下的八名同学中,选出四分之一,对前两名同学的练习进行修改。这个时候,学生们会想着该怎么做,把八个人平均分为四个小组,由四个人中选出一个,在想完之后,学生会在心中做一个简单的运算,最终选出一个人来执行。

结束语

在对分数定义的解读上,教师不能盲目地对学生进行教科书的理论解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有限,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为学生进行具体的解读,对内容较复杂的部分进行直观生动的解读,降低学生的难度系数;在习题分析中,教师要塑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水平,让学生在习题中找到不同的答题方法,完成探究式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崇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千克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J].考试周刊.2019 ( 09)

[2]谭燕.让多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实际出发[J].小学电教:下.2017 ( 05 )

[3]孔庆国,李延更.注重操作,关注生成—“认识分数”教学片段及点评[J].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18 ( 08 )

[4]唐世惠.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00170-0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