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风险管理措施

/ 2

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风险管理措施

张垚 1 赵航

1 郭文军2 王亚男1
  1. 大连雅立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620

2 、山西培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山西忻州 034000

摘要:药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人员和设备,加工技术也比较复杂,对药品生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很有必要。加强生产质量管理,可显著优化其周期工艺性能,全面提升药品生产的整体质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从根源上确保药品质量,为公众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药品生产;质量风险;管理措施


1企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整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当前企业大多已经建立了整体的GMP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涵盖不同药品种类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操作规范、检验标准、技术标准等,然而在个别种类的药品生产工艺参数说明方面仍欠缺清晰度和完整度,部分药品的操作规程与实际生产操作不吻合。

1.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部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质量风险意识,在监督生产过程中缺乏识别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点,对于关键控制工序的监督检查没有到位,对于在线环境监测软件出现的报警没有及时处理,导致药品生产过程不受控,最终产品难以放行。

1.3缺乏对供应商的严格规范地审核

在企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供应商资质证明材料审核不够严谨、审查不够规范的问题,未对供应商进行真实的现场审计,药品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经常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延误药品生产,延长药品生产周期,增加了药品生产检测成本和质量管理成本。

2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风险管理措施

2.1质量风险评估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作中,必须评估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其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运用风险控制方法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具体来说,首先需进行风险识别,着重关注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利用已有经验与知识对潜在危险、质量风险进行识别,并识别可能会发生的后果;其次进行风险分析,评

估潜在危险存在的可能性,分析伤害的严重性,并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对伤害能力进行定量或定性处理;最后进行风险评估,对已辨识风险的等级进行定性、定量。制药行业风险管理中常用的管理工具有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FMEA)、危害及可操作性分析(hazardandoperabilitystudy,HAZOP)、危害分析关键点控制(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等。

2.2控制质量风险

2.2.1人员管理

药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与人员相关的风险很多,这些风险多数与人员的资质、职责及健康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对上述几方面内容进行评估,采取措施对其质量风险进行控制。(1)人员资质:运用风险评估程序,明确人员影响产品质量的方式,并根据风险排序从中乍到关键性岗位与关键性人员。对于关键人员需确保其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学历、资质,确保其参加过有效培训。(2)人员职责:应树立起人员的风险意识,在其职责范围内要求所有员工参与培训,加深其对质量风险管理的认识。(3)员健康:不同岗位对人员健康的要求不同,需评估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明确各岗位对人员健康方面的要求。

2.2.2物料管理

原料药生产涉及到的物料包括原料、溶剂、包装材料等,从领、用与排等全过程中确定影响因素,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首先需评估物料供应商,物料管理的源头为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管理可有效保证药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所用物料质量合格,所以必须保证供应商具有一定资质,从最大程度上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其次需评估物料各项属性,严格按照物料用量、性质与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对物料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分级之后按照风险评估结果明确不同物料的风险,并制定出控制措施;最后还需了解物料水分、流动性、工艺参数等属性,建立起严格的质量标准,有效减少产品缺陷。

2.2.3软件管理

建立起完备的软件体系(风险管理系统相关软件),即可确保产品生产各环节可以追溯,对通过文件记录系统检测方法与稳定性试验等环节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控制。首先,年度产品回顾可用于确认成品、原辅料质量标准的适用性,可用于对工艺稳定性的确认,可评估和分析回顾其数据反映出的趋势,将其投入实际工作中,可帮助人们及时发现产品生产与加工中存在的不良趋势;其次,对稳定性试验的相关数据进行评估,可明确产品运输、存储条件有偏差发生时,可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最后,药品质量安全与用药安全直接相关,加强其风险控制可确定产品生产安全监督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2.2.4硬件管理

产品生产过程中如硬件条件过硬,即可保证产品生产的环境较好,因此需要从设备、仪器与环境等方面寻找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措施。首先,设备、仪器确认,对各工艺步骤需要的设备与仪器状况进行评估,运用最差情况进行验证,深入分析各项监测数据,确认检验仪器具有合理的范围(仪器的操作与用途);其次,根据设备与仪器状况制定操作规程,利用现有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操作规范,有效降低设备与仪器不规范操作的发生率;最后,确认设备与仪器的卫生状况,对设备清洁度可能会对产品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明确其清洁验证的限度,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不会受到设备或工具的伤害。

2.3加强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管理工作,及时分析、评价药品安全性

首先,建立健全综合性药物警戒体系。用药安全是药品产业的基础,以实现保护接种者利益为目标,建立健全综合性药物警戒体系,是药品生产企业对产品进行有效监控及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药物警戒体系需确定企业义务,制定系统运行原则,明确药物警戒信息收集、报告及处理程序。在药物警戒体系中可运用多种科学有效的统计学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对上市疫苗的风险收益平衡进行持续性评估。其次,制定并落实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处理程序。企业应加强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等基础研究,切实做好ADR监测和不良事件的现场核实工作,及时提供关联性评估报告,最大限度保护公众用药安全以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最后,为了及时应对突发性重大不良事件,制定企业药品突发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对于风险管控具有重大意义。在应急预案中需明确突发的、造成重大影响的药品不良反应及质量事故应急处理办法,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主要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现场调查规定、事件调查及处理、媒体应对、应急保障等。此外,企业还应定期对应急机制进行培训及演练,以保证在应对突发性重大不良事件之时,可尽最大限度减少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

2.4质量风险管理跟踪与整改

首先,按照风险发生概率制定出降低风险的计划与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与具体时限;其次,持续跟踪风险控制方案的执行,组建风险管理小组,由组长及时跟踪、监督落实,最终由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执行结果;再次,明确可接受的风险等级,如风险在该等级以下,则不需要持续降低风险;最后,在风险管理程序实施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换、共享相关信息,以确保各方面均可获得全面的信息,以便随时调节风险管理措施,最终获得最佳的风险控制结果。

3结语

近年来随着各种药品研发工作的进行,大量药品质量风险也随之产生,这种情况下药品生产企业应该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加强对药品质量风险的管理,有效减少可能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促进社会繁荣。

参考文献

[1]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企业中的作用[J].王苏.化工设计通讯.2020(02)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中质量风险管理的实践分析[J].李浩.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