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摘要: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研究我国高等院校设计管理专业方向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的现状,分析目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满足当前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字:高等院校;设计管理;跨学科;课程建设
高等设计院校作为设计类人才输出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同时,国家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变得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对文化创意类设计人才的需求已发生重大改变,趋向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因此,对于高等院校而言,需要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设计学科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更符合国家需求的设计创新人才。
设计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设计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专业发展源自于英国,与工业设计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法,通过设计管理可以合理地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其存在的意义。对高校设计学科而言,设计管理专业担负起培养未来设计管理者的重要使命,因此,必须认清社会发展趋势,了解行业动态,着手改变传统教育中单一教学模式,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模式的探索,方可培养出适应当下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对于设计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未来社会的就业形势趋于高端化、综合化以及数字化,这就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需要汲取更广泛的知识体系,拥有跨学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将更具竞争优势。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基础,对于高校而言,合理的课程配置、科学、灵活的课程结构、丰富的课程内容能够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作用。设计管理是一个重视应用能力培养的专业,亦是需要跨学科交叉的专业。因此,设计管理专业在学科建设中需要培养和解决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使设计管理专业学生掌握设计产业与设计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其次是使学生具有把握设计产业发展趋势和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再次是使学生了解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及应用的基本素质;最后是能够熟练使用设计软件并具备基本的设计表现能力和较强的审美能力。
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经过归纳与梳理,与设计管理专业有关联的交叉学科主要有:1、信息与沟通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工程、人机交互技术);2、设计艺术学(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设计);3、管理学(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战略管理、服务管理、人力资源);4、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消费心理学);5、其他学科(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运筹学、法律相关内容)。
通过对用人企业的座谈得出,设计管理专业知识具体可以应用到以下的行业领域范围。1、产品设计相关领域,设计管理在产品研发和服务应用方面可以发挥着重要作用,设计管理可以提供一套合理的设计流程,便于多方协作能够顺利开展,发挥其积极地引导作用;2、视觉传达设计相关领域,设计管理可以为运营商和用户提供相应的视觉阐释,并提供相关的设计决策,通过整合设计资源,使之更好地为用户服务;3、数码媒体及交互设计领域,设计管理可以通过通过创新思维方法为其提供创新设计方案;4、社会化设计,设计管理一直为社会传递着积极的影响,设计管理在社会中建立相关的机制和模式,通过传递更合理的解决方案,传递积极的社会影响,并思考可以为社会大众设计什么、为什么设计、如何设计;5、设计咨询及企业运营模式,设计管理对公司运营、组织架构和管理理念可以提供解决方案,设计出更合理的运营机制。基于以上人才需求分析,在设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需要更合理的配置课程,才能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
设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设立中,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对多学科知识掌握的能力是设计管理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在对多所高校设计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建设相关内容进行调研得出,目前高校设计管理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专业课程体系较落后,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设计人才的需求。目前高校的课程体系虽然经常更新和调整,但大部分课程内容为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没有发挥设计管理专业的多元化特征,难以培养出具备复合型人才的优秀学生,且学生毕业后步入工作较难适应专业岗位。
缺乏跨学科教师的交流和合作。现有的教学模式大部分仍为专业教师独立授课,很少能够有多学科教师协作完成课程的机会,造成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不够密切。设计管理专业课程大部分为综合性应用课程,其中包含多学科的知识范畴,独立授课机制导致教师不能发挥专长进行综合性的课程教学,无法满足设计管理专业多元化的结构特点,学生获取知识不够全面,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因为跨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机会不足,导致教师并不能及时汲取相关专业的知识,无法对课程进行创新,限制课程发展进步。
专业活动开展较少,校企合作仍待加强。现阶段,设计管理专业学生所参加的专业活动较少,缺乏对市场的了解,所学知识仍停留在“理想化”的阶段,不了解当下的设计趋势,创新能力不足,所设计出的方案缺少应用价值。专业与企业之间需建立出合作机制,鼓励企业走进课堂,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了解行业趋势。
设计管理专业跨学科课程建设的模式
(一)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框架体系,合理规划课程内容。
根据当下社会对复合类人才的需求,设计管理在课程体系制定中需包含:
1、设计艺术知识相关课程。课程体系中需要增加设计艺术相关课程,综合了解设计门类的设计史的基础,聘请设计史论相关教师教授知识内容。在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了解设计历史、设计风格、设计科学、设计与生活方式等,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设计与文化、价值的思考。
2、设计思维方法相关课程。设计管理专业需要学习设计的思维与方法相关内容,课程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思维的创新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掌握多种设计方法,可将思维方法融入专业创新应用之中。
3、设计产业政策相关课程。设计管理专业需要掌握设计产业基本规律及政策制定的策略与方法,全面地了解中国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了解现有的设计政策,调研市场现状不足之处,更合理的配置设计资源,将其更好地应用于设计产业的前进之中。
4、设计管理与设计组织运营相关课程。增加与管理学相关的交叉课程,设计管理专业需要掌握设计组织的运行规律及设计团队的领导模式,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对设计组织管理进行深入了解,作为未来的设计管理者,需要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组织分类、设计部门组织构架等知识内容,可以为企业运营提供相应的设计策略。
5、设计实践相关课程。设计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实践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此前分析与多类实践性专业关系密切,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与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专业相关的课程,增加设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部分课程需要进行跨学科的课程教学,建议采纳教师协作的模式展开,如遇困难亦可聘请其他学科老师进行授课。
(二)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协作开展教学。
以设计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程序与方法》为例,该课程为设计管理的专业实践课程,同时也是产品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定位于对产品设计全流程的系统设计,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方法,以及如何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解决设计问题的过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满足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可以邀请本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师来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合作,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教学团队,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除此之外,可以联系本校教学实践中心等部门,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该教学模式可以满足设计管理专业多元化的结构特点,使学生较全面地获取知识,可以引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邀请企业相关人员进入高校课堂,使学生可以有更好的实训机会。
(三)评估跨学科教学效果,创建跨学科线上教学平台。
在跨学科团队教学过程中,需要团队教师充分交流,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学生对课程进行评价和反馈,为了更加便捷的增进师生之间交流,可以创建跨学科线上教学平台。这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目的是为了评估教学效果,增进师生交流机会,避免课下时间学生遇到问题无法解决,陷入学习困境。教学平台的创建可以与课堂教学形成教学联动,教学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反馈;教学结束后,学生可以对课程进行评价和反馈;教学团队教师亦可以通过该平台制定教学计划、发布教学动态、对学生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进行团队学术交流等。线上教学平台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可以使教学环节更充分的开展。
四、结语
通过对设计管理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使之更加符合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满足社会对创意设计人才的多维度需求。同时,通过此课程体系培养的设计人才,具备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创新之处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指导高等院校设计管理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第四次工业革命[M].中信出版社,施瓦布,2016
[2]邓嵘.知识结构转型与培养路径思考—以江南大学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为例[J].装饰,2021(06):40-41
[3] 李若辉,宋倩.新文科背景下设计类专业跨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以《服务设计》课程为例[J].设计,2021.34(07)
[4]孙海燕.新文科背景下基于设计实践与多学科融合的品牌设计课程体系研究[J].中华手工,2021(04):102-103
[5]毛冰霜.跨学科视域下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西部皮革.2021,43(04):94-95
作者信息:
李忱,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讲师 1876588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