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德心并育”教育理念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德心并育”教育理念探析

屈晶晶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德育和心育是高职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德心并育”教育理念就是要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使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有成效。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倡导“德心并育”教育理念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德育;心育;德心并育


德育和心育是高职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高职学生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才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成为品德良好的人;高职学生只有品德良好,才能适应各种环境,才能形成健全人格,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因此,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应积极倡导“德心并育”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德育和心育的关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借鉴,共同融合,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效果,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一、“德心并育”教育理念的内涵

(一)德育

“德心并育”中的“德”即德育。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德心并育”中的“德育”指的是狭义的德育即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二)心育

“德心并育”中的“心”即心育。心育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让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学生自我认知、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启发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使其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德心并育

“德心并育”即德育与心育相结合。“德心并育”的内涵是: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既灵活运用德育的原则、方法,也借助心育的原理、方法,去解决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困惑与难题,将德育与心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兼而施之,相互借鉴,相互转化,寻求最优化的融合和渗透。“德心并育”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至善、至真、至美的教育。“以德养心,以心育德,德心共育,德心融合”,是“德心并育”教育的理想境界。

二、倡导“德心并育”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德育和心育是很难划清界限的。高职学生的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往往是牵连在一起的。就某个学生身上的某一问题来说,究竟是品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是难以截然分开的。从表面看起来是品德的问题也许心理原因引起的,而有些心理问题也品德不良有密切关系。因此,对高职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认真分析问题的性质,弄清究竟是心理问题还是品德问题,是心理问题引起的品德问题,还是品德问题引起的心理问题,然后再决定选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是从心理上给予帮助、加以疏导,还是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才能克服教育学生的盲目性,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

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也发现,对高职学生的有些问题,若还单纯用说教、批评、惩戒等原有德育方法加以处理,而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是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伤害学生心灵,导致有的学生休学、退学等。同时,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也告诉我们,心育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的品德问题,而某些心理问题也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得到缓解。因此,我们应树立“德心并育”教育理念,掌握“德心并育”原理和方法,将德育和心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是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三、倡导“德心并育”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倡导“德心并育”教育理念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转变教育观念

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一直以来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生的所有问题都看作是思想品德问题,因而缺乏对学生的尊重、聆听和感化,以至学生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从而使我们经常处在问题的困扰之中。倡导“德心并育”教育理念,将德育和心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们懂得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有各自的个性特点;懂得学生面对各种压力,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懂得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使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从而有效提高教育管理效果。

(二)有利于完善教育方法

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常用社会或自己的标准去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而忽视学生的成长经历,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等,往往用传统的德育方法来教育学生,以为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就可以改变想法,接受批评,改正错误。然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并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有的学生口服心不服,也有的学生甚至与老师产生对立,变本加厉,屡教不改。倡导“德心并育”的教育理念,用心育的方法拓展我们的工作思路,丰富和完善德育方法,运用交流沟通的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倾听学生心声,走进学生心里,切实帮助个别有问题的学生。这样既能解决学生的品德问题,又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既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保持乐观的心态,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德育与心育的共同目标。心育的根本目标是形成健康的人格,而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信念坚定、情操高尚、人格健全的人。可见,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德育与心育的最佳结合点。人格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个性心理倾向性是人格的动力系统,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一个人的人格是怎样的,他的心理生活也就是怎样的。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倡导“德心并育”的教育理念,科学地进行德育和心育,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四、倡导“德心并育”教育理念的可行性

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倡导“德心并育”教育理念,把德育和心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具有可行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和心育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德育和心育是高职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相对独立,不可相互代替。但两者又共同服务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人格形成。因此,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发挥德育与心育的教育功能。

(二)德育和心育具有一致性

德育和心育的差异性并不否定一致性的存在。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密不可分,表现出许多一致性的特点。

1.两者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

德育和心育都服从于我国的教育目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德育侧重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心育侧重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两者育人的总任务也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

2.两者的职能是相衔接的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心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学生处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接受教育,从而为进行德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对学生心理状况改善也有其积极影响。可见,德育和心育在职能上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衔接的。

3.两者所遵循的规律是共同的

德育和心育都须遵循认识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根据学生品德的现有水平和心理现状,进行德育和心育,都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和心理状态都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特点,都需要使其内化而趋于稳定。可见,德育和心育有着共同的规律。

(三)德育和心育有着共同的参与者

德育和心育的教育对象是相同的,都是高职学生。德育和心育的实施者也是相同的,大多为辅导员、宿管员、心理工作者等。尤其是辅导员既是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辅导员的特殊地位和角色以及高度的责任感使他们既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又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德育和心相结合在辅导员身上更具操作性。

总之,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倡导“德心并育”教育理念,把德育和心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内容上“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德育心,以心育德”,在方法上相互借鉴,交互融合,必将大大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人格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玲.“大思政”框架下“心育”“德育”融合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9(05):33-35.

[2]程显新.德心融合育人法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0):33-35.

[3]郭成月.高职学生德育、心育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77-178.

[4]许惠芬.倡导德心健康的新理念———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44-46.


[作者简介]屈晶晶(1994—),女,河南南乐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