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 要:把握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是面向思政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核心前提,有必要推进德育大中小一体化纵向衔接。不可忽略的是,德育课程教材断裂、德育开展目标重叠、德育教育内容脱节等诸多负面因素存在,对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纵向衔接德育机制形成掣肘。有鉴于此,创新提出打造一体化纵向衔接德育课程教材机制、构筑一体化纵向衔接德育教学目标机制、重构一体化纵向衔接德育教育内容机制,期望为德育机制纵向一体化提供理论参鉴。
关键词:大中小一体化;纵向衔接;德育机制;内容断裂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助力德育工作提质增效。这一背景下,作为思想引领的重要内容,德育机制在大中小学间的纵向衔接成为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前提。就本质上而言,学段层次结构划分可以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不同阶段,而其年龄差异、思想差别决定其对德育内容接受程度并不一致,需要针对性采取德育教学方式,并通过纵向衔接、整体协调助力德育工作提质增效,筑牢思想阵地[1]。有鉴于此,笔者围绕当前大中小德育机制现状进行深入探讨,针对性提出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纵向衔接的德育机制,期望为德育工作部署提供理论参鉴。
一、大中小一体化德育机制构建阻碍
(一)德育课程教材断裂,欠缺衔接性
随着各学段德育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改革,德育教材愈加多元性、综合化,但在整体教材规划上缺少过渡衔接,导致相关教材缺少纵向链接。具体而言,国内不同学段德育教材是由各地方教育部门、高校教师负责编撰,抑或直接引用其他地方教材,导致不同层级教材自成教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中小学德育纵向衔接的功能性发挥,限制德育工作质量。在进一步而言,小学及中学、中学及大学教材内容存在重叠现象,部分学生阅读教材时发现重复内容,并无学习性质,影响德育工作质量。尤其在初中、高中德育教材衔接方面,更需具备紧密连接,为中学阶段学生提供教材支撑,引导其思想发展。但纵观当前初中、高中德育教材方面,普遍缺乏连接性,无法发挥德育工作应有之义。
(三)德育开展目标重叠,欠缺渐进性
德育教学开展目标应当具有连续的渐进性,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学习目标应是渐次加深、不断拓展。然而,梳理当前德育开展目标,却存在典型重叠现象,欠缺渐进性。一方面,理论教学目标重叠。在德育理论教学目标层面,始终呈现统一目标规划,后一阶段教学目标并未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实现深层递进。例如,在爱国教育方面,小学、中学、大学均强调爱国的理论性,却忽略小学对于爱国的认知水平并不足够,强行灌输理论记忆极易“适得其反”。在德育实践教学目标层面,亦是统一化的“尊老爱幼”、“爱护环境”,并未凸显不同层次的应有实践教学目标,以致于无法显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教学重点、难点,使其整体教学质量偏低。
(四)德育教育内容脱节,欠缺阶段性
德育教育内容阶段性是一体化德育机制的重要构成要素,但现实仍然存在德育教育内容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脱节现象,未凸显出德育教育内容的衔接性。详细来看,当前德育内容存在超过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现象,缺乏学生适龄层次问题关注。举例而言,现时初三阶段的《思想品德》教材之中,存在大量有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内容,需要学生以抽象思维进行深入理解。但为应对考试普遍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影响学生后续德育学习兴致。另外,在进入大学以后仍然教育同小学阶段一致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内容,并未进行深化、拓展,导致德育教育教学质量低下。
二、大中小一体化纵向衔接的德育机制构建
(一)打造一体化纵向衔接德育课程教材机制
聚焦大中小一体化纵向衔接教材体系,应当进行统一课程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衔接性的教材不仅是提升整体德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也是后期打造一体化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前提。因此,应当以国家教育部为核心,由国家教育部组织成立教材研编小组,针对教材递进性、内容延伸性进行德育教材编撰。当然,在教材编撰过程中亦需充分适应现实,跟随时势变化及时更新教材,充分发挥德育教材的指向性作用。尤其在设计不同年龄段的德育教材时,需充分考虑大中小学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构筑一体化纵向衔接德育教学目标机制
作为大中小纵向衔接一体化德育机制的核心引领,教学目标是其重要层次规范。为凸显大大中小一体化的德育教学阶层,就需构建层次递进、不断拓展的教学目标。教育部门应当依据国内不同学段德育教育思想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将大中小学德育目标设定为不同层次,进一步将其分解至具体内容领域,确保不同阶段均有自身明确教学目标。例如,针对爱国教育,小学阶段教学目标应为“初步了解爱国主义,形成萌芽”;进入中学阶段,教学目标应递进为“深化了解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爱国认知”;进入大学阶段,教学目标应深化为“内化爱国主义教育,付诸行动实践”。如此,即可形成流程化、递进式德育教学目标,夯实德育教学基础。
(三)重构一体化纵向衔接德育教育内容机制
一方面,制定一体化纵向衔接德育课程大纲。目前,德育课程大纲制定时间已经相对较早,部分内容规范亟待进行规范。国家教育部应当组织相关研究队伍,对德育课程内容大纲进行修订,使其实现上下连接、动态更新,不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编制一体化纵向德育内容标准。以教育部门为纽带,连接大中小学优秀教师制定层次分明的德育课程标准,精准把握差异学段的德育课程定位,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当然,这一过程中更应注重德育内容字啊不同学段的分布及过渡,凸显德育教育内容的层次性、衔接性。
三、结语
开展德育教育属于一项长期化、系统化工程,需要以纵向衔接为指导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渐次转变德育工作的碎片化现象,实施大中小学全全覆盖、全衔接教育,切实提升德育工作质效。这一背景下,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设计不仅产生内在联系,亦可借助纵向衔接实现教育内容不断深入,最终实现育人。然而,在构建大中小学纵向衔接一体化德育机制时,仍然面临源自课程内容、德育教材、开展目标等多个层面的因素阻碍,限制其构建进程。因此,本文尝试性构建大中小学纵向衔接一体化德育机制,期望为德育工作部署提供一定思路。当然,本文研究尚属浅层定量研究,仍需各界学者进行持续深入探讨,深化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1]杨志成.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大学担当[J].中国高等教育,2022(1):7-8.
[2]袁尚会.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建构的反思与改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9):43-44.
[3]李志伟,张文革.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纵向衔接的德育机制[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8):60-60.
[4]汤玉华.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思考[J].教育评论,2017(10):106-109.
[5]李凡.大中小学德育资源一体化机制建设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5):91-94.
作者简介:高宁,1964.11.8,女,汉族,内蒙古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