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得到了有效的释放。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当充分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使数学作业达到少而精。在满足“双减”政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会从双减背景下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引言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步,高质量的作业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并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想法。在减负增效背景下, 教师应当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从而达到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目的。由此可见,如何科学、合理的布置小学数学作业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强化作业设计理念
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设计出来作业具有单一、死板、枯燥等特点,并且作业非常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在这种作业设计的影响下,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程度和积极性将会大幅度的降低。对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改变自身的设计理念,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优化作业设计。通过作业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
二、 作业形式区别化
数学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展开区别化的作业设计,当前作业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种:(1)口头类作业: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学生需要背诵相关的顺口溜、公式等等,因此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以为学生设计口头作业,即背诵、朗读等等,尽管这种作业方式看似简单,但在实际作业时,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2)书面类作业:作为最常见的作业方式之一,书面类作业能够保证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比如说,学生在进行计算作业时,其能够熟练掌握数字、计算符号、计算技巧以及计算步骤等。(3)实践类作业:该类型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完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说,在讲解“图形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当中自己喜欢的图形,并举例说出同一图形下都有哪些物品。如长方形的电视机、手机、课本等等。学生在探索周边生活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图形特征。
三、整体把握,明确作业设计原则
在作业改革之后,教师应积极观察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以此来了解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根据学生在作业当中的不足之处,调节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学进度以及教学难度等。确保学生在作业的同时能够了解到自身对于技能、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出自身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认真。对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做到以下原则:(1)作业应与教学目标一致。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出相应的作业,使作业设计发挥出学科思维、学科价值。(2)作业设计应具备趣味性和层次性。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注重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不会对作业产生厌倦感,从而保证学生喜欢上作业。除此之外,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不同,教师所设计出来的作业应当具有层次性,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在作业时都能获取到自己的所需。(3)多样性和适度性。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时间,在布置作业时应保证作业量适度,不应因为作业过多而为学生带来过多的负担。同时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出难度合适的作业,利用多样性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形式多样,优化作业设计内容
良好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学生的发展带来帮助。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将作业与生活结合到一起,以此来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1)前置型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作业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同时,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新知识。在进行前置型作业设计时,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提前设计出探索性的问题,通过作业的方式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对数学知识展开探究,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比如说,在对学生讲授“图形的密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里利用各种图形来完成拼摆,以此在学生心里对图形特点和密铺有着一定的了解,从而在课堂当中不会对教学内容产生陌生感,使其更快的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2] 。除此之外,学生在对图片拼摆的过程中,对各种图形都会有些一定的了解,通过这一过程中了解到数学的魅力。(2)实践型作业,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确保作业能够与现实生活充分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说,在讲授“1-10各数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寻找自己生活当中所看见的数字,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不但能够感受到寻找的乐趣,还能巩固对数字“1-10”的认识。又比如,在为学生讲授“时分秒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家庭的作息时间,制定出作息时间表,在此过程中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时分秒,还能教会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3)复习型作业, 整体建构知识体系。通过复习学生可以很好的巩固已学知识,构建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更为系统、更为全面的思考方式。
五、改进评价,保证作业设计实效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评价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不再适用现代的数学教学当中,针对不同的作业形式,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说,当学生进行口头作业时,由于口头作业过于简单,以至于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该类型作业时都会敷衍了事。对此,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态度展开评价,而不应过于偏重于结果。确保学生能够重视起学习,拥有认真完成作业的意识。而在对于书面作业时,教师则应评价学生的写作格式、作业结果等,针对学生作业中所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而自身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将作业与生活充分结合到一起,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不同的作业设计,以此保证作业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多样性。通过作业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学习能力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卓文降.“减负 增效”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策略福建中学数学[J] . 2021(1)
[2] 郭慧.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研究[D] . 山东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