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第一中学
【摘要】自使用部编新教材以来,作为一线历史老师,我面临一个大难题:教材容量大、课时少,很难完成教学内容,落实不了学科核心素养。我一直在反思解决之道,后来在不断的探究与实践中发现,在课堂中尝试运用主题式教学,通过采取调整历史教材内容顺序、结构等要素,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能较好地处理此难题。
【关键词】主题教学、探究、互动、变动
“世界的‘互动’与‘变动’”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教学主题的确立
“主题式”课堂教学就是把历史教学内容设计成单个或多元的“主题”,重新规划、整合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以“主题”立意作为课堂教学主线的教学活动。所以主题的确立是一堂课的“灵魂”、是关键所在。本课教学主题的确立,我主要是通过对课标和教学内容的深入整合和提取为起点来确立的。在深入分析了课标要求后,我将“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的表现及影响”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并以此作为教学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本课的教学结构和教学逻辑:新航路开辟——美洲物种的外传、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以上内容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频繁,核心主题是世界的“互动”)——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变化(从此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影响,其核心是世界的“变动”)。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主题确定为“世界的‘互动’与‘变动’”。
二、主题教学的过程
(一)世界的“互动”:“礼尚往来”的物种交流
展示“酸辣土豆丝”、“薯条”等同学们熟悉的美食图
设问:请找出上述美食的共同点?这种美味原材料的故乡在哪?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导入,展示学生常见的、常吃的马铃薯美食,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兴趣,让接下来的学习目标得以实现。
探究活动一:设置“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外来食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从日常生活中能吃到的明显的外来食物中选择一种作为探究对象,通过史料搜集和考证,研究其来源及引入中国的情况,分析其引入对中国的社会产生的影响。
以甘薯的“前世今生”为例。
材料1:甘薯,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根,叶亦如芋,实如拳,有大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鬻食之,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惟掘地种甘薯,秋熟收收之蒸晒,切如米粒,仓圃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
——西晋嵇含《南方草木状》[[1]]
材料2:藩属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正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经伦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
——陈世元《金薯传习录》[[2]]
材料3:万历庚辰,客有泛舟之安南者,工偕往。比至,酋长延礼宾馆,每宴会,辄飨土产曰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种,贿于酋奴,获之。……未几伺间遁归。……壬午夏,乃抵家焉。……初,公至自安南也,以薯非等闲物,栽植花坞,曰白日,实已蕃滋,掘啖益美,念来自酋,因名“番薯”云。
——《凤岗陈氏族谱》[[3]]
设问1:材料1中西晋时期已有甘薯的记载,这与材料2.3中万历年间传入产生了矛盾,西晋时期的甘薯和明朝时引入的甘薯是同一种东西吗?甘薯的原产地到底在哪里?
设问2:材料2与材料3关于甘薯的引入途径有所不同,根据你已有的知识,你觉得哪一种说法更为可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可以知道西晋时期的甘薯实际上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山药”;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可以知道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而甘薯原产于美洲,所以得出材料2更为可信的结论。通进这个活动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对同一问题不同史料的记载进行查证后,深化历史结论。
探究活动二:展示教材P10的农作物分布图和《哥伦布大交换示意图》,让学生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谈谈物种在北美的推广状况,分析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地图创设情境,提出设问,挖掘学生研读历史地图、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教材当学材,充分利用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征和影响。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之间频繁的“互动”。
过渡:播放趣味视频《咖啡馆的历史》,引出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二)世界的“变动”:“日新月异”的饮食变化
以物种的“飘洋过海”为例。
材料4 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度过荒年。爱尔兰成了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4]]
材料5 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
——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5]]
材料6 玉米和红薯的传入,导致粮食产量增加,使得民间有了较为富余的粮食,给更大规模的粮食交换提供了条件,推动了粮食的商品交换,使得部分家庭可以不再进行必要的粮食生产,转而从事手工业、商业活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
材料7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矣。
——清人袁景晖《建始县志》[[7]]
探究活动三:根据材料,分析农作物的交流,从哪些方面影响了人类社会?对于如今哥伦布大交换(物种交换)的继续进行,我们该持何种态度?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史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物种的交流引起的世界“变动”。同时培养学生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正反方面分析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整体史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的参与度高,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也得到了挖掘。但是本课在主题教学设计与实践中还有诸多不足,例如:探究活动是在老师的强力引导下进行的,有一定的条框限制,易使学生的思维受限等。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完善。
[[1]] 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第2页
[[2]]教育部编写组:《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9页
[[3]] 教育部编写组:《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9页
[[4]] 教育部编写组:《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0页
[[5]]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年
[[6]] 网络资源
[[7]] 清人袁景晖《建始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