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前海冠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现阶段民用建筑内大量使用干式变压器,变压器是配电系统中重要的设备,性能及能效直接影响配电质量及系统损耗,变压器的损耗又和制造材料、工艺、负载等息息相关;设备选型时,要了解变压器设备原理、分类、编号意义、损耗产生的主要原因、能效标准,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及定位,并参照现行节能标准要求,选择适合项目的,即节能环保又具备经济性的变压器型号。
关键词:干式变压器;硅钢片;绕组;能效
引言
干式变压器以其优良的经济性能、安全性大量使用在民用建筑中,那么我们作为建筑电气设计人员究竟对此类变压器有多少了解呢?图纸中的变压器编号又是表示什么意义?是不是有不少设计人员也是仅仅套用模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本文结合变压器的基本知识、产品类型、节能要求、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等,梳理设计中变压器选型的依据,变压器的容量则以负荷计算为准,本文侧重于能效的选择及定位。
1变压器的发明、原理及分类
变压器的发明,是众多科学家、工程师通过各自努力、继承和发展,逐步技术完善,而形成今天我们使用的变压器。诚然,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离不开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电流的磁效应是奥斯特1820年发现的,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的原理就是用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并且找到了判断感应电动势方向的楞次定律,这一发现是电磁学领域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其实在1830年美国著名科学家亨利也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其使用的实验装置更像是变压器的雏形。然而,真正制造出第一台有使用价值变压器的是德国技师鲁姆科尔夫。我们常见的三相变压器的发明者,是俄国科学家多利沃-多布洛夫斯基,其1889年,申请了第一台三相变压器专利[1]。在其后,变压器技术更新、进步,逐步出现了各式各样、各种功能的变压器。
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设备,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或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或电流)。不管是线圈运动通过磁场或磁场运动通过固定的线圈,均能在线圈中感应电势,这两种情况磁通的值均不变,但与线圈相交链的磁通数量却有变动,这是互感原理。变压器就是一种利用电磁互感效应,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
变压器的分类有多种,比如可以按防潮方式、用途、电源相数、铁芯或线圈的结构等等,我们说的干式变压器是按冷却方式划分的,按冷却方式变压器分为:干式(自冷)变压器、油浸(自冷)变压器、氟化物(蒸发冷却)变压器;当前干式变压器有两大类,一类为环氧型,另一类为Nomex纸型。
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有电气性能好、耐雷电冲击能力强、抗短路能力强、体积小重量轻、安装费用低等特点,在我国变压器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2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结构及损耗
环氧树脂变压器主要由铁芯、绕组等组成,铁芯可以采用优质冷轧晶粒取向硅钢片,铁芯硅钢片采用45度全斜接缝,使磁通沿着硅钢片接缝方向通过。高、低压绕组采用铜带(箔)绕成,在真空中浇注环氧树脂并固化。
硅钢片性能主要衡量指标有:铁损愈低,变压器牌号愈高;较强磁场下磁感应强度(磁感)高;表面光滑、平整和厚度均匀;冲片性好等等。
变压器内部电路主要由绕组(也称为线圈)构成,它与外界的电网直接相连,是变压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变压器的内部电路通常是由导线绕组而成,导线(电磁线)按材质分为铜导线和铝导线,按导线截面形状又分为圆导线、扁导线(又可分为单根线、组合线和换位导线)、箔式导体等,导线与导线之间覆盖不同类型的绝缘层,最终形成整体线圈。
环氧树脂是干式变压器的另一种重要材料,其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特点有:
1)分子链很长,每条链包含成百甚至上万个原子,彼此以共价键连接;
2)长分子链由最小重复单元即链节组成,一个分子中的链节数称为聚合度;
3)大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往往超过分子内原子间的化学键力,从而使高分子化合物出现一系列特性。
环氧树脂只是低聚物,固化后才能使用。固化剂能与环氧树脂反应,使树脂分子从线型结构交联成网状或体型结构。常用的固化剂有胺类和酸酐两类。
在树脂绝缘干式变压器中,环氧树脂体系通过浇注或浸渍成型,再经过热固化形成线圈绝缘(即纵绝缘),在干式变压器整个运行期间,环氧树脂绝缘要同时保证线圈的电气绝缘和机械强度,并通过热传导方式散发线圈内部的热量。根据制造工艺的特点不同,环氧树脂变压器可分为三种类型:环氧石英砂混合物真空浇注型、环氧无碱玻璃纤维增强真空压差浇注型和无碱玻璃纤维缠绕浸渍型。
关于变压器的损耗,变压器损耗是现代物理学领域的概念,是指空载损耗Po和短路损耗Pk之和。绕制变压器时需要大量的铜线,这些铜导线存在着电阻,电流流过时电阻会消耗一定的功率,这部分损耗往往变成热量而消耗,这种损耗称为负载损耗,也称为“铜损”。
当变压器的初级绕组通电后,线圈所产生的磁通在铁芯流动,因为铁芯本身也是导体,在垂直于磁力线的平面上就会感应电势,在铁芯的断面上形成闭合回路并产生电流,称为“涡流”。“涡流”增加了变压器的损耗,导致变压器的铁芯发热,变压器的温升增加,由“涡流”所产生的损耗我们称为“铁损”,空载损耗近似于“铁损”。
空载损耗是变压器的重要参数,只要投入电网,不论空载还是带多大负荷,空载损耗都是一样的,空载损耗与变压器带负荷多少无关。只要变压器常年接在电源上,空载损耗就存在,它需要长期消耗能量,可见降低空载损耗的必要性。
通过对空载损耗的分析,铁芯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主要是由硅钢片生产企业决定的,附加损耗是由变压器制造企业决定的。铁芯磁通密度是影响变压器铁芯空载损耗的重要参数,因此,要降低空载损耗,在铁芯有效截面不变的前提下,必须使铁芯各个部分的磁通密度分布趋于均匀,降低铁芯拐角处局部磁通密度。
负载损耗即可变损失,它与通过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负载损耗是指额定电流在参考温度下的负载损耗。
当变压器二次绕组短路(稳态),一次绕组流通额定电流时所消耗的有功功率称为负载损耗。算法如下:
负载损耗=最大的一对绕组的电阻损耗+附加损耗
附加损耗=绕组涡流损耗+并绕导线的环流损耗+杂散损耗+引线损耗
3干式变压器的命名及能效
干式变压器主要的技术标准有:国家标准(GB)、电力行业标准(DL)和国际单位制(SI)。
我国变压器命名标准依据是《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JB/T3837-2016,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一般来说,干式变压器型号如下图:
SC(B) □ - □ / □
S---------三相变压器;
C---------树脂绝缘;
(B)-----低压箔式绕组;一般315kVA以下采用线绕,字母为r。
第一个□------损耗水平代号(设计序号);
第二个□------额定容量(KVA);
第三个□------电压等级(KV)
干式电力变压器损耗水平代号(JB/T3837-2016)[2]
随着国家对节能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及技术的发展,变压器节能也一直电气节能主要关注的地方。现行国家关于变压器的节能规范为《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2-2020,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针对电力变压器,制定了三级能效,其中一级为节能最高等级。适用于三相10kV电压等级、无励磁调压、额定容量30kVA~2500kVA的干式配电变压器。
10kV干式三相双绕组无励磁调压配电变压器能效等级[3]
4干式变压器的应用选型
变压器选型应节能、安全、可靠、经济,根据项目需求综合选择确定。民用户内有特殊防火要求的建筑,所使用的变压器现阶段多采用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其次根据节能要求,选用对应的损耗水平。
随着中国“节能降耗”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家鼓励发展节能型、低噪音、智能化的配电变压器产品。在网运行的部分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已不符合行业发展趋势,面临着技术升级、更新换代的需求,变压器未来发展方向将逐步被节能、节材、环保、低噪音的变压器所取代。
近年来,为了降低输配电变压器损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发布了强制性高能效配电变压器标准,我国在2020年新发布了GB20052- 2020《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新标准。为加快高效节能变压器推广应用,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2020年12月末,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及国家能源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旨在提高变压器能效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在发展目标方面,明确提出:到2023年,高效节能变压器[符合新修订《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2-2020)中1级、2级能效标准的电力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10%,当年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75%以上。因此在各项政策的推进下,新节能配电变压器发展与需求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
经分析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用2级及以上节能变压器。同时,通过总结发现,干式电力变压器损耗水平代号(JB/T3837-2016)中,现有编号与GB20052-2020能效要求部分不对应,预计《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的修订也会很快到来。
最后,随着非晶合金科技的发展,制作工艺的更新、原材料的水平的提高;再加上非晶合金变压器更加节能、环保,非晶合金变压器也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设计单位、使用单位也需紧密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跟进技术更新。
参考文献
[1]互联网.变压器发明简史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JB/T 3837-2016
[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