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医院康复医学科 福建 宁德3521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应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疼痛症状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试验者是2019.04至2022.04在本院治疗的原发性痛经病患共计7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设为对照组,病例数为39例,采取常规西医疗法,另一组设为观察组,组间病患数量为39例,采用中医穴位埋线法,比对两组总疗效、疼痛症状及痛经症状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病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患,观察组病患痛经症状及疼痛症状评分比对照组病患低,P<0.05。结论:治疗中采用西医疗法及中医穴位埋线法施治,均能够得到一定疗效,但应用中医穴位埋线法所得到的疗效更为确切,既能够对病患的痛经症状进行改善,同时还能够缓解其疼痛症状,适宜基层医院借鉴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穴位埋线;疼痛症状;施治疗效;疼痛感
痛经属于临床常见妇科疾病类型,主要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其中原发性痛经好发于未育青年女性群体中,指的是女性于月经前后或者在月经期期间,小腹部或者腰骶部呈周期性疼痛,此疾病虽然不会导致病患的生殖系统出现器质性病变,然而在剧烈疼痛时会引发其出现虚脱或者昏厥情况,对其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现代医学在治疗此疾病时,主要采取服用避孕药、非麻醉性镇痛疗法等为主,但止痛持续时间较短,并且长期应用易导致病患出现副作用,故而整体疗效不甚满意。穴位埋线疗法属于传统针灸疗法的延续及发展,通过将可吸收的外科缝线置入穴位中,持续对穴位进行刺激,以此来实现调节机体脏腑气血及防治疾病的目的[2]。本研究目的是分析以穴位埋线法对病患施治的意义,现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病例对象是78例原发性痛经病患,分组方式是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最高年龄在32岁,最低年龄为18岁,均龄25.78±3.45岁,患病时间最长为9年,最短为1年,平均患病时间在4.24±1.71年;观察组:年龄20岁至30岁,均龄25.35±3.76岁,患病时间1年至10年,患病时间平均4.41±1.82年。对组间基础资料展开分析后发现,P>0.05,证实试验可对比。试验者纳选要求如下:(1)西医符合妇科妇产科学(第9版)中有关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①疼痛部位主要是腹部及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与大腿内侧;疼痛性质呈痉挛型性;②可存在面色发白、恶心腹泻、出冷汗、头晕乏力等症状;③经临床检查后未发现妇科器质性病变;(2)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诊断标准,分型包括: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及湿热瘀阻型;(3)各项临床资料无缺失,如检查记录、既往病史等;(4)掌握试验内容及试验流程,监护人或本人同意参与;(5)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6)具备正常的交流及沟通能力。排除:(1)经检查存在器质性改变;(2)合并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存在;(3)精神智力等方面存在异常;(4)继发性痛经;(5)月经周期过长,时间在60d以上;(6)对本研究中所应用的药物存在过敏史者;(7)试验途中退出。
1.2方法
对照组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企业: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H20013062)止痛,于月经前3d时开始服用,每次口服0.4g,每日服用2次,直到疼痛症状缓解,持续进行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具体治疗措施如下:(1)取穴:主穴选取三阴交、中极穴、血海穴、次髎穴及天枢穴;配穴:①对于气血亏虚者,选以脾俞穴、胃俞穴及足三里穴;②对于肝肾不足者,选取肝俞穴及肾俞穴;③对于湿热凝滞者,选取太冲穴及丰隆穴;④对于寒湿凝滞者,选取关元穴及归来穴;⑤对于气滞血瘀者,选取气海穴;(2)操作方法:治疗时间为每次月经来潮前2d至3d,准备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快吸康3-0)、一次性埋线针(格兰斯7#)、无菌换药盘及无菌医用剪刀,由操作者戴上一次性的无菌橡胶手套后,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剪成长度1~2cm线体,去除埋线针针芯,并将线体一半放置针体内,针体外部分向后对折;以络合碘对穴位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后,以左手撑开穴位处皮肤,促使皮肤处于紧绷状态,右手则快速将针刺透皮肤,缓慢朝着深部处进针,刺入至肌肉层进行缓慢插提,待得气后,将埋线针旋转360度后退出,待按压针孔无出血现象并确认无线头露出后,以创可贴对针孔进行贴敷,贴敷时间为1d;在完成埋线操作后,叮嘱病患2d内不可洗浴,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每2周进行1次治疗,持续治疗4次。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施治疗效,分为:①无效:腹痛与其它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改善,部分病患甚至病情加重;②有效:经施治后腹痛症状及其它症状有所好转,服用镇痛药物后能够坚持工作;③显效:腹痛及其它症状明显改善,即便未服用止痛药物仍然能够坚持工作;④治愈:腹痛与其它症状已消失,经停服药物3个月经周期后症状并未复发;(2)症状改善情况,选取COX痛经症状量表,此表共计17条项目,根据症状的发作程度与持续时间进行评分,①以0-4分表示症状发作程度,分别代表无疼痛、能够感受到疼痛、存在疼痛感但未影响到生活、有疼痛感存在并且影响到生活、疼痛感严重影响到生活;②发作持续时间分成无、3h以内、3h至7h、7h至24h及≥24h,分布以0-4分表示。各项条目相加得总分,评分越高显示病情越为严重;(3)疼痛程度,选取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总分10分,评分越高反映疼痛感越强烈。
1.4数据处理
本试验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进行表示,检验以卡方值(x2);计量资料以(x±s)进行表示,检验以t值,若组间和(或)组内数据结果显示为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施治疗效
表1中数据所示,观察组疗效比对照组高,P<0.05。
表1对比组间施治总疗效(n,%)
组别 | 例数 | 无效 | 有效 | 显效 | 总有效 |
对照组 | 39 | 9 | 18 | 12 | 30(76.92) |
观察组 | 39 | 2 | 20 | 17 | 37(94.87) |
x2值 | - | 5.186 | |||
P值 | - | 0.023 |
2.2 症状改善情况
表2中数据所示,相较于施治前,观察组施治后各项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组间施治前后症状改善情况(x±s,分)
组别 | 例数 | 痛经症状 | 疼痛症状 | ||
施治前 | 施治后 | 施治前 | 施治后 | ||
对照组 | 39 | 28.16±3.07 | 15.29±2.45 | 5.75±1.24 | 4.06±0.78 |
观察组 | 39 | 28.24±3.18 | 8.94±1.36 | 5.46±1.17 | 2.74±0.86 |
t值 | - | 0.113 | 14.152 | 1.062 | 7.100 |
P值 | - | 0.910 | 0.000 | 0.291 | 0.000 |
3讨论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与经期前后小腹或者腹部出现疼痛感,症状严重者还会累及至腰骶部,每个月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部分患者还会合并有手足厥冷、冷汗淋漓及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甚至出现昏厥,严重影响到女性日常生活及工作[3]。中医将痛经归于“经期腹痛”、“经行腹痛”等范畴内,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血行受阻;或经期受寒饮冷坐卧湿地,冒雨涉水,寒湿客于胞宫,冲任瘀阻,使得气血运行不通畅,最终导致不通则痛所致;或脾胃素虚,或大病久病,气血虚弱,或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加之行经后精血更虚,胞脉失养而引起不荣则痛。在《丹溪心法》中提到“临行时腰腹疼痛,乃是郁滞,有瘀血”;《景岳全书》中提出“凡妇人但遇经期则必作痛……是必素禀气血不足”,而疼痛是随着月经周期而发生,与经期冲任气血变化因素有关[4]。治法上宜行气活血,养血调经。选用主穴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任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经止痛;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血海可调和气血,天枢理气活血利湿。西医对于疾病的治疗侧重于止痛方面,大多选择非字体类抗炎药物作为主要的治疗措施,然而此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多,且种类较多,目前临床尚未统一最佳的治疗药物。埋线穴位疗法作为针灸治疗的一种补充疗法,目前其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证实,经Meta分析后显示,相较于非甾体抗炎类药物,以针灸疗法治疗能够显著减轻病患月经疼痛与相关症状[5]。在本次研究当中,经比对常规西医疗法及中医穴位埋线疗法在原发性痛经病患治疗中的疗效差异,发现观察组施治总有效率达94.87%,高于对照组76.92%,观察组痛经症状评分为8.94±1.36分、疼痛症状评分为2.74±0.86分,低于对照组痛经评分及疼痛评分15.29±2.45分、4.06±0.78分,证实应用穴位埋线疗法施治,具备较高可行性。原因如下:穴位埋线疗法具有治疗间隔时间较长、治疗次数较少及疗效确切等特点,埋线所使用线体是具备可吸收性特点的外科风险,将其埋入至穴位后,经软化→分解→吸收等生物化学变化过程中对穴位进行长效刺激,最终发挥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与此同时,埋入穴位线体最终会经代谢成二氧化碳及水排出机体外,对于人体组织并无毒性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原发性痛经病患的治疗,以穴位埋线疗法对其展开治疗干预,所得到的疗效较为理想,对缓解病患疼痛感及改善其症状起着积极意义,操作简单易学,减少患者治疗次数相对方便,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马艳华,顾晓丁. 穴位埋线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和VAS评分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03):21-25.
[2]冯荣华. 分期穴位埋线配合大营煎内服治疗虚寒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05):187-190.
[3]乔敏,左刚. 无痛穴位埋线联合失笑芍甘汤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10):50-53.
[4]杨雯雯,陈盼碧,金灵敏等. 近部与远部穴位埋线对原发性痛经大鼠子宫前列腺素、血清IL-2及脾脏NK细胞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21,46(03):221-225.
[5]马红艳,张俊莉. 布洛芬缓释胶囊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近期疗效与痛经积分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22):57-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