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趣促读的课堂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基于以趣促读的课堂教学研究

林小春

平阳县麻步镇渔塘小学

摘要: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总是和一定的情感紧密联系,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读书兴趣则是一种相当稳定的心理倾向,它不能一蹴而就,是经过反复刺激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心理素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书兴趣,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趣”点,反复品读揣摩,真正体会到“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关键词:阅读 趣点 课文 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就明确提出,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通过对校内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对阅读兴趣不高或者存在喜欢看书,但局限于漫画书、故事书。如果老师没有布置看书的作业,平日里也不会想拿起书本看书,不是学习差的学生存在这样的现象,学习成绩优秀的好生,同样如此。学生学习有功课的压力,教师同样有教学工作上的压力,除了拓展课外阅读外,怎么在课内的阅读中,借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让学生有兴趣去阅读呢?

读书兴趣则是一种相当稳定的心理倾向,它不能一蹴而就,是经过反复刺激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心理素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书兴趣,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趣”点,反复品读揣摩,真正体会到“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翁森《四时读书乐》)

一、寻找生活之乐趣

生活的乐趣是书中、文章里最容易感受到的趣点。统编教材里很多课文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自然会更多地呈现出生活的“乐趣”。教学中开发“趣”点,应具有深度、高度。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作者回忆儿时制作玩具竹节人的一段往事,详细描述了“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乐趣,内容情节引人入胜,但故事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曲折悬念,才是应开发的“趣”点。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没收,下课后与同桌悄悄溜到老师办公室窗户下,希望老师像往常一样“把没收了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不料却见老师也在全神贯注地玩没收来的竹节人,还口中念念有词,那脸上的神情竟跟孩子们玩得入迷时一模样。“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却心满意足”。原来师生有别,但“趣”意相通,老师也跟孩子一样喜欢玩竹节人。这里便产生了许多的“为什么”:为什么老师也玩竹节人,还口中念念有词?他会说些什么?为什么“我”和同桌没找着被老师出去的竹节人还“心满意足”?……这样的讨论尚不足以完全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还可以像课文中说的那样,让学生也尝试制作竹节人,甚至举行一次班级“竹节人比武大赛”。

无论是在雨天的廊下吹《肥皂泡》(三年级下册),还是在酒满阳光的野外《找春天》(二年级下册),或是《传统节日》(二年级下册)里放鞭炮、看花灯、赛龙舟、吃月饼,或是去《祖父的园子》(五年级下册)里分辨哪是谷子,哪是狗尾草……生活中的乐趣随时都有,随处可得,但一出现在课文里,就显得特有意思,亲切感人。教师切不可一掠而过,应引导孩子再三品味。【1】

二、发现未见奇趣

人有天生的奇心理,而儿童尤甚。因奇生“趣”,引发的情绪体验往往更强烈。阅读蕴含“奇趣”的课文,不仅可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更容易激发其读书兴趣。学生喜欢作家冯骥才写的《刷子李》(五年级下册),原因便是它充满了“奇趣”。专干刷墙的工人能成为奇人,根由就在他干活的“规矩”上: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不会一个白点,否则不要工钱。作者写出这样的“奇”,是通过前后两轮“先抑后扬”来完成的。前一轮“先抑后扬”的焦点在第2自然段:“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这一“抑”不打紧,把行外、行内全不信说绝了,给读者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也把刷子李之“奇”推到了顶端。

第二轮“先抑后扬”更精彩。徒弟曹小三在师傳坐下来喝茶抽烟时终于搜寻到刷子李裤子上“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曹小三感到这下完了,传说中师“如山般的形象然倒去”。他因为怕师傅下不来台,“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这份尴尬、难受真是无以言表。岂料师傅却不以为然,忽地朝他说话了:“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的能耐有限,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于是谜底揭开,悬念落地,那白点原来是刚才抽烟不小心烧的一个小洞!是白裤打小洞里透了出来。

这两次“先抑后扬”,正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品赏“奇趣”的所在,应引导学生真正明白趣”从“奇”来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出奇制胜的艺术匠心。在这里如何利用“趣点”激发探究,显然大有讲究。

三、品味心灵志趣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更应关注那种品性高洁的“志趣”,通过作者生花妙笔,激发追求崇高精神境界的正能量,借“以文化人”之情,体会读中问道、以情励志之趣。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三篇小小说:《桥》《穷人》《在柏林》。学生爱读这个单元,是因为这些小小说通过人物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的刻画和典型环境里的描写,展现出人物的崇高精神。

2

在《在柏林》这堂课上,教师以学生自读为基础,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深切感受战争的罪恶和人民反对战争、勇赴国难的顽强精神,将情感体验推到了顶峰。课文仅360余字,内蕴之深邃,矛盾冲突之集中,表现手法之精到,悲壮情怀之感人,确实令人叫绝,能引发学生对战争的理性思考,培养崇高的志趣。

四、获取思索理趣

所谓“理趣”,往往与试图闻明一个哲理性观点有关。这不只是体现在那些说理性课文中,如《为人民服务》《少年中国说》《古人谈读书》等,也体现在一些蕴含道理的记叙性课文中,如三年级下册的《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等。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书戴嵩画牛》,作者苏轼由杜处士对牧童所言“掉尾而斗,谬矣”“笑而然之”,引出自己对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认同,认为这些古语依然适用于当下,有着“不可改也”的普遍价值。课文“注释”中又提到“牛相斗时,既有‘尾入两股间’的情形,也有“‘掉尾而斗’者”。这就容易引发学生质疑牧童的话到底对不对?这样的课堂讨论很容易引出如下结论:牧童的话、杜处士的认可和苏轼的感悟都不够全面。虽然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确实应该多向具有实践经验的劳动者学习,但艺术还应高于生活,还可以发挥作者的创造,包括对生活的提炼和夸张。再说中国画更强调写意,而不注重写实。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就画过一幅《袁安卧雪图》,图中雪地与芭蕉同框,当时也引起过争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明确指出:王维师心写意,不必拘泥于生活的真实。再说牧童之见毕竟有限,难以概括世界物象的全貌,是非岂可由他一人定夺。

如此激发学生思,体会课文叙事中的“理趣”,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教材在课文“注释”中呈现观点冲突,为引导学生体会“理趣”培养思能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五、共赏大美雅趣

“雅趣”也就是高雅的意趣。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雅趣”随处可见,从碑帖藏书到品茶饮酒,从赠诗填词到参神拜物,从春日郊游到踏雪寻梅,这些活动大多染着文人的风雅,成为“趣”之源头。课本选文中这样的雅趣,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抓手。

学习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钟子期死了,好朋友不在了,伯牙很难过,这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破琴绝弦”,还“终身不复鼓琴”?伯牙的琴肯定很值钱,摔破了多可惜。再说,从此不再弹琴,伯牙靠什么生活!教师可以抓住这些问题反面设问,引导大家讨论:如果钟子期死了,伯牙还照样弹他的琴,照样过他的小日子,这故事还会流传到今天吗?这个故事为什么能历经数千年仍然那么打动人心?学生不难明白子期伯牙之间绝非一般的情谊。教师再补充一些相关诗句如“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更能加深学生对“高山流水识知音”寓意的体会。

结束语

培养阅读兴趣与思想品德修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生活情趣、思想境界较高的人,往往不会过分贪图物质享受,而比较向往精神生活的充实,执着于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追求,读书也就成了他们的第一需要。3培养读书兴趣必然会与精神生活的提质紧密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1】武学新.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J].课程教材教法.2014.05           【2】白利亚.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J].神州.2012.1           

          【3】项桂萍.激发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J].学术研究.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