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病理科 646000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及肺部同时转移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报告一例7年后同时出现颅内及肺部转移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者,男,53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和左侧颞叶肿块,分别切除活检,镜下见肿瘤细胞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部分细胞呈上皮样,细胞质内见空泡形成,部分区域呈编织状、旋涡状排列,核分裂像少见。免疫组化示:Vim(+)、P53(+)、Bcl-2(+)、CD99(部分+)、Desmin(-)、STAT6(胞质+)、CD34(部分+)等,结合患者8年前肩背部发生包块的病史,右肺及颅内包块均考虑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转移,纤维肉瘤型。结论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低度恶性肿瘤。复发或转移病例中诊断比较困难,因为在转移或复发病例中,组织形态会发生一定改变,且免疫表型可能出现丢失或异常表达。需结合病史加以诊断。
[关键词] 隆突性,纤维肉瘤,转移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固有本质,一般见于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的恶性肿瘤。对于低度恶性肿瘤或交界性肿瘤局部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发生远处转移的病例相对较少。低度恶性或交界性肿瘤以扩大手术切除为主,复发或转移的机会较少。偶尔有多年后转移的病例,因时间较长,病人常常把手术病史遗忘,导致病例诊断困难,甚至导致误诊。现总结一例7年后同时出现颅内及肺部同时转移的低度恶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
二、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体检发现右肺上中叶肿块4+天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胸部-心脏增强CT提示:右肺上中叶软组织团块影,考虑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头颅磁共振提示:左侧颞叶肿块影,结合病史,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于神经外科行开颅颅内减压+幕上深部占位切除术。术后病检提示左侧颞叶梭形细胞肿瘤,考虑转移,请结合临床。患者病情稳定后,行右肺上叶、中叶切除+淋巴结清扫。
(二)方法
HE染色:(1)组织取材;(2)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8小时;(3)组织脱水、透明;(4)组织浸蜡、包埋;(5)石蜡切片,厚3μm;(6)HE染色,封片。
免疫组化染色:(1)石蜡切片厚4μm,放入60℃恒温烤箱,烤片过夜;(2)切片常规脱蜡至水;(3)高压锅热修复法;(4)滴加一抗,室温条件下孵育3-4h;(5)洗去多余抗体:PBS溶液冲洗3次,每次5min;6)滴加二抗,室温孵育30min;(7)DAB显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控制显色时间;(8)室温下苏木素复染1min;(9)分化、返蓝;(10)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脂封片。
三、结果
颅内病变:肉眼检查:灰白色不规则组织一个,体积4.5cm×3.2cm×2cm,边界清楚,表面呈分叶状,切面灰白色,实性,质韧,灶性区域质软。镜下见肿瘤细胞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部分细胞呈上皮样,细胞质内见空泡形成,部分区域呈编织状、旋涡状排列,核分裂像少见,部分区域血管丰富。免疫组化示:CK(-)、Vim(+)、P53(+)、Bcl-2(+)、CD99(部分+)、S-100(-)、SMA(-)、Desmin(-)、STAT6(胞质+)、PR(-)、GFAP(-)、CD34(-)、CD31(+)、ERG(-)、Ki-67(+,5%)。病理诊断:左颞叶梭形细胞肿瘤,考虑低度恶性肉瘤,倾向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转移,建议性肺部包块切除进一步明确诊断。
肺部病变:肉眼检查:切除部分肺叶,体积18cm×10cm×8cm,切面见6.8cm×5.5cm×5cm的肿块,肿块灰白色,部分区域呈鱼肉样,边界欠清楚,紧邻胸膜,局部胸膜稍增厚,肿块距离支气管切缘1cm,查及支气管旁淋巴结8枚,直径0.3cm-0.6cm。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梭形,部分区域呈青鱼骨样排列,部分区域呈编织状、旋涡状排列。部分区域呈上皮样,胞质内可见空泡形成。肿瘤细胞核大、深染,核质比例失调,核分裂像2个/10HPF,与周围肺组织分界较清楚。免疫组化示:CK(-)、CK19(-)、Vim(+)、P53(+)、Bcl-2(+)、CD99(部分+)、S-100(-)、SMA(-)、Desmin(-)、STAT6(胞质+)、CD117(-)、CD34(部分+)、ERG(-)、CD31(-)、TLE1(-)、Ki-67(+,10%)。考虑肺部也是转移性病变。后经反复追问病史,患者告知,8年前右肩背部发现一包块,拇指大小,切除后未送病理检查。一年后复发,包块明显增大,再次在当地医院行包块扩大手术切除,未送病理检查。患者描述,肿瘤高出皮肤,颜色略深。结合病史,病理诊断:右肺梭形细胞肉瘤,符合DFSP转移,纤维肉瘤型。
四、分析讨论
DFSP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结节状肿瘤,由形态一致的短梭形细胞组成,常呈特征性的席纹状排列,并常浸润至皮下脂肪组织,如切除不干净,容易发生局部复发,极少数情况下还可以发生远处转移,特别是发生纤维肉瘤变时。
临床表现:DFSP多发生于20-50岁见的中青年人,极少数病例可发生于儿童。肿瘤主要发生于皮肤,近半数病例发生在躯干,包括腹壁、胸壁及背部。其次可见于四肢近端、头颈部,偶尔发生于外阴等。但极少发生在四肢远端。肿瘤最初表现为皮肤斑块或小的实性结节,一般体积较小,隆起于皮肤表面,并呈持续缓慢生长,病程可达数年或数十年,此后加速生长,形成隆起的不规则结节。影像上表现为境界相对清楚的结节,累及皮肤和皮下脂肪。
病理特点:肉眼观察肿瘤位于真皮或皮下,多为单结节状肿块,质地坚实,灰白色,直径在0.5cm-17cm,平均约5cm,部分病例可因黏液变性呈胶冻样。色素性DFSP切面可呈黑色,易误诊为黑色素瘤。镜下见:经典型DFSP肿瘤主要位于真皮层内,由弥漫浸润性生长的短梭形细胞组成。肿瘤呈编织状、旋涡状、席纹状排列。肿瘤与表皮见有一无细胞带,深部常浸润到皮下脂肪组织,沿脂肪小叶生长,形成特征性的蜂窝状、花边样结构。肿瘤紧紧围绕皮肤附件,但并不破坏。肿瘤细胞异型性较小,核分裂像多少不一,在0-10个/10HPF。纤维肉瘤样型DFSP约占5-10%左右,部分区域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增多,呈鱼骨样排列,该类型易复发、转移。色素型DFSP镜下除了见到经典型结构外,常见到许多色素沉积。黏液样DFSP常见于复发的病例,间质内可见黏液样变性。除这几种类型外,还有杂合瘤、颗粒细胞型、萎缩型等11种亚型。
免疫组化及分子遗传学:肿瘤细胞弥漫性表达CD34、p57、Apo等,部分病例可表达EMA。不表达S-100、desmin、AE1/AE3、actin等。可检测到COLIAI-PDGFB融合性基因。
本病例患者在颅内及肺部同时出现两个病灶。颅内病变因免疫组化出现了CD31阳性,但其他血管的标记为阴性,结合肺部有转移,因此考虑到是否肺部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转移,建议切除肺组织进一步明确诊断。切除的肺部病变形态学上有些区域和颅内病变一致,但是出现了纤维肉瘤的组织学形态,考虑了滑膜肉瘤、成人型肺母细胞瘤等,但免疫组化均不支持。再次询问病史,家属告知8年前背部有手术切除病史,肿块切除后一年复发,进行过扩大手术,但均未送病理检查。结合病史,考虑DFSP转移。
总之,典型的皮肤DFSP在原发性病例中病理诊断上并不是特别困难,但在复发或转移病例中诊断比较困难,因为在转移或复发病例中,组织形态会发生一定改变,且免疫表型可能出现丢失或异常表达。但只要病史准确,转移或复发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也是比较容易的。因此,对转移性肿瘤,临床病史比较重要,这是病理医生需要牢记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刘彤华.诊断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回允中.斯滕伯格诊断外科病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
3.王坚,朱雄增.软组织肿瘤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洪安澜,曹蒙,王焱等. 局部扩大切除术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43例临床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0,2(36):83-86.
5.周慧霞. 9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6):1044-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