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英才学院,山东省 济南市,250000
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目前重症医学中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也更为严重,随着患者病情发展,其机械通气时间也会随之增加,同时患者死亡可能性也随之增加。长时间的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氧合指数出现明显下降,同时造成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造成患者康复效果降低。研究指出,在ARDS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并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常规基础干预措施所获效果甚微,而随着早期康复理念在临床的推广,其所发挥效果越加明显,早期肺康复技术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频率逐渐增加,且效果显著。本研究对ARDS重症患者应用早期肺康复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早期肺;机械通气;作用
引言
机械通气具有提高氧流量、保护肺脏和改善内环境等作用,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ICU患者常伴有呼吸系统功能损害症状,需要通过肺复张等呼吸治疗来改善肺功能。肺康复训练旨在改善患者肺部症状,优化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其可行性和安全性在国内外得到了初步证实。呼吸治疗师是一种新兴的职业,它在新型冠状肺炎救治过程中发挥了临床评估、决策和实践的专业作用,因而呼吸治疗师为主导的呼吸治疗模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国内肺康复尤其是以呼吸治疗师为主导的肺康复训练在ICU患者中应用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以呼吸治疗师主导的肺康复训练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更好地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从而达到降低疾病并发症和机械通气对患者造成的器官功能障碍和心理影响的目的。
1肺康复的优势
对患者进行肺康复治疗的优势如下:(1)方便医生对ICU有创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等进行精准、客观、全面的评估和预测,并根据其的身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运动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为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坚实的保障。(2)对ICU有创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进行肺康复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再住院率,进而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3)为患者进行肺康复治疗,可以在改善其病症状的同时,提高其运动耐受力和生活质量。(4)肺康复治疗可延缓患者心肺功能的减退,有效促进其康复。(5)将肺康复治疗融入到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提高患者对于治疗安排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6)医生可以对患者治疗效果和病情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其具体指标,调整质量方案,为其提供最优治疗方案。(7)方便医生监控患者的心理状态,若其出现心情低落等情况,医生可以及时对其展开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进而提高肺康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
2ARDS患者救治及预后现状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集中救治和监护危重患者的专业科室,ARDS是ICU中需要重症监护管理的最常见疾病之一。据统计,ICU中10.4%的患者为ARDS,轻度ARDS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是34.9%,中度ARDS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是40.3%,重度ARDS患者的院内死亡率高达46.1%。并且,自ICU出院后的ARDS患者,常伴随着全身功能损害,以及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下降,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有统计表明,在ICU出院的ARDS患者中,即使是很少有并发症的年轻患者,在出院后的5年之内,仍存在体能下降的表现;近1/3ARDS幸存者再未能重返工作岗位;40%的ARDS幸存者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至少有一次再住院经历,再住院原因与出院后6个月的身体、精神和生存质量指标的下降密切相关。以上发现促使医务工作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寻找针对ARDS的辅助治疗手段,以期提高ICU中ARDS患者救治率,促进出院后ARDS患者整体康复,提高后期生存质量。PR治疗策略的研究逐渐受到ICU医生及ARDS患者的青睐。
3运动训练和呼吸肌训练
运动训练包括:①主动点头训练,指导患者床上四肢活动,病情允许时借助平衡训练器下床活动,需专人看护;②运动频率每周3~5次,每次15~30min;③运动强度评估时采用Borg评分结果作为决定运动强度的替代指标;④运动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呼吸肌训练包括8个方面内容。①前倾位:患者坐位时保持躯干前倾斜20°~45°,增加膈肌活动度和吸气功效;②腹式呼吸训练:取坐位或半卧位,左右手分别放上腹部和前胸部,放松胸壁和辅助呼吸肌,经唇慢呼气,呼气时尽力收缩腹肌;③吹气球:指导患者吹气球,每次吹15~20次,每天1次;④缩唇呼吸:患者闭口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缓慢呼气4~5s;⑤控制性深呼吸:训练有意识的控制吸气、呼气时间的长短,在吸气末停顿1~3s再行呼吸;⑥咳嗽训练:患者坐位或立位,上身可略倾斜,缓慢深呼气,屏气3s,然后张口连咳3声,咳嗽时收缩腹肌腹壁内缩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⑦三球仪负荷呼吸训练:训练强度以患者体能耐受为标准,循序渐进,1次/天,15~20分钟/次;⑧AcapellaDuet震荡排痰器:逐渐增加吹气阻力,调整吸气/呼气比1∶4,15分钟/次,2次/天。
4讨论
重症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且治疗难度较高,近年ARDS患者的发病趋势不断上升,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也会延长,而过长的机械通气时间会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增高患者并发症出现几率,甚至造成一定的死亡。基础的临床干预措施,主要是按照医嘱对患者生命指标进行观测,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初期也并无明显干预措施,多数干预措施均是在后期,这就导致其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较晚,改善所面对的难度也不断增加。早期引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可以延缓患者膈肌功能的减退,呼吸训练、以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有效的对患者的膈肌功能进行刺激,在保证膈肌正常运作的同时,也对患者肺氧合指数进行了有效的提高。早期肺康复技术主要强调早期引导患者进行活动,包括床上活动、床下活动等,可以对患者骨骼肌理进行增加,在强化骨骼细胞的同时,对心肺功能进行改善;同时进行的呼吸训练、以及膈肌电刺激,均可以对肺内气体交换进行增加,并对呼吸进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束语
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情况日益加重, ARD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而提高,这对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该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此,ICU病房的医护人员在救治该类型患者时,应当根据其具体情况,将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法与肺康复治疗相结合,设计合理有效的医疗方案与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其次,ICU医护人员还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评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度和依附性,进而为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江波,高学兰.早期肺康复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J].心理月刊,2019,14(23):3-5.
[2]方娅,黄春叶.对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肺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247-248.
[3]任迪,耿红荔,曾晶晶,赖锴,谭婷婷.ICU机械通气患者肺康复治疗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20):10-13.
[4]李桃姿.早期肺康复训练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05):24-25.
[5]吴淼.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8.
*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