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拥有极深的文化底蕴,所以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当中,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关内容。伴随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逐渐深入,高职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度不断增强,而思政课程就是把思想当作出发点,对语文教材当中含有的思政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不断助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此,对大学语文和思政课程进行融合教学模式展开探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职校大学语文融入思政教育的优势,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职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策略
引言
职校大学语文的学习有着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以及母语认同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职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与课程思政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导相辅相成。将语文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需要教师找准切入点,确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实现语文教学、课程思政共同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1职校大学语文融入思政教育的优势
在课程思政这一理论没有提出来之前,人们一般认为职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功能是简单的、带有教学工具意义的以及人文性的,但是现在,职校大学语文拥有了思政教育的意义。语文教学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拥有着很多的思政教育资源,如此良好的条件促使语文教学成为了现在职校大学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领地。首先,当前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古诗词,还有很多的小说和散文,这些文章中经常会写一些有趣的故事,在老师的帮助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从中学会更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也就是体现了思政教育的特点。另外,职校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和思政教育有着共同点——它们都是人文性的课程,比如:语文老师在讲解杜牧的诗时,就会讲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此精神与课程内容有效整合起来,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思政内容和语文知识的学习活动当中,培育他们的道德素养与语文素养。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就能通过语文知识结合思政教育,让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职校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
“结合人才培养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上好一门课的基础。”职校大学语文通常是公共课,教学内容和其他专业的语文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没有突出专业特色的教材,教师本身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理论欠缺、实践经验不足,只是进行基本的文体阅读和语言、写作训练。此外,学生会受到一些宽泛的审美追求和道德人格的教育,但涉及到相关专业人物和事迹的选文并不多见,很难和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联系起来。
2.2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一言堂”、填鸭式教学,造成了很多的弊端,老师苦口婆心、口干舌燥、面面俱到的讲授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学生低头记笔记,师生都很疲惫,一学期下来大家看似忙忙碌碌,但学生只是被动的吸收知识,没有把知识真正内化并学会运用,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职校大学语文的教法改革迫在眉睫。虽然学界对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呼声很大,但在职校大学语文课堂上,许多老师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教法,一方面是老师觉得学生的水平有限,提不出多少真知灼见,课堂时间宝贵,为了赶进度,挤压了课堂讨论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习惯了传统的听课方式,不会主动地去预习课文,探究问题,没有进行课前预热,上课也不知该怎么讨论,再加上缺乏课堂讨论的训练,也没有信心当众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职校大学语文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有简单的课堂提问和讨论环节,但因为不是专业课,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要求学生记住一些文学常识、了解一些经典篇目,大部分是为了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各种考试,缺乏对学生课前自学资源的筛选和课后拓展资源的分享。课堂上学生体验和实践的环节较少,所讲的观点虽然正确,但那大多是专家学者的解读,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转述出来,不是学生通过思考后自己形成的感悟,自然难以心领神会,被动接受别人的观点,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学生缺乏主动深入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自然使该门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3职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理念融入策略
3.1优化教材设计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载体和教书育人的依托。职校大学语文所选用的文学作品,都是不同历史阶段优秀人物的思想智慧结晶。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语文教材要丰富授课内容,突破文学鉴赏和文学知识的教育限制,立足当下学生兴趣、专业特点、就业需要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从文学鉴赏、应用文写作、演讲和口才三方面构建和编写教材。要坚持人文性、思想性、审美性、探究性、实用性原则,选取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就业需求,代表性强、实践性强的优秀文学作品和相关教学案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需要。对教材的打磨既要注重教育性,又要关注学生的接受心理,把语文教材打造成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人文素质教育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
3.2创新教学方法
在实施课程思政时应该注意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可以师生互动为主,也可以学生讨论为主,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的思政课程偏重思政理论的介绍,学生被动接受,而职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则应有多种尝试,可以创设典型场景与营造氛围,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特别是小说、戏剧等作品由于有生动的情节、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可以组织学生扮演相应角色,以角色扮演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3对信息技术进行利用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实践表明,信息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现代心理学也指出,多变新奇的事物有助于强化大脑皮层刺激强度,让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现阶段来说,职校大学当中的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着年龄较大这种现象,职校大学普遍缺少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同时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年轻教师。此种情况之下,必须把实际当作立足点,对信息技术加以充分利用,构建年轻化的师资团队。同时,还需对各类新兴技术加以运用,给教师创设一个良好学习以及再教育的环境,给其提供数字化以及智能化学习平台,并且在日常管理期间开展关于语文知识和思政教育进行融合的培训,逐渐建立完善科学实用的培训机制,高效服务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
将思政理念融入到职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练就技能,获得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修养及高雅的言谈举止;更有利于学生强化对自我及社会的客观认知,增强自我学习、发展及参与社会劳动的主观能动性,协调自身和外界的关系及面对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殷切地期待并坚信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更多有志青年在提高自身修养及职业素养的同时,树立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远大的报国之志,能够忘我无私地为祖国的发展而不懈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福贵.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课程属性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25-31.
[2]董小玉,王鹏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21(19):13-15.)
[3]傅瑶,林赛.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03):91-93.
[4]石淼.探究大学语文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30):20-21.
[5]李兵,李滨,张志维.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2020,19(12):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