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点透视在建筑空间营造中的应用——以桧溪度假酒店设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8
/ 2

散点透视在建筑空间营造中的应用——以桧溪度假酒店设计为例

石开琴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度假酒店以其地理位置、酒店品质、功能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优势被当下消费者广为接受。本文以桧溪酒店设计实际项目为载体,分析在酒店空间设计中散点透视的运用,以期能跳脱出常规的功能、形式等视角,真正从空间营造的方向提升度假酒店的建筑学品质。也为散点透视在空间营造中的方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散点透视;建筑空间;营造;度假酒店。

  1. 透视VS焦点透视VS散点透视

透视,是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的专用术语。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这种方法叫透视法。因为透视现象是近大远小的,所以也称为“远近法”。

焦点透视”,它就象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这是一种静态的观察方法,作画取景区域仅限于该视域内。现代主义建筑为非复杂的、简洁的,这里所蕴含的空间思维方式同西方绘画相通。

散点透视则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整个画面似乎有很多的视角,而每个视角又都在局部构成透视关系。这种理解,有点像我们现在爬山,走一段,拍张照,再走一段,拍一张,然后再拼贴起来。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不断移动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这种方式被叫作“散点透视”。散点透视在中国山水画中,主要通过三远法等不同方位的视角选择主要绘画的画面,并且通过立轴与横轴这两种不同的画面布局,组织和串联不同方位的视角画面,通过以步步移、面面观等为特征的动态游观法更加全面地观察世界。

2.研究背景

在视觉主导的消费时代,透视图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更占据了前所未有的霸权地位,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和消费市场的连接手段,甚至是给业主、政府良好印象并赢得项目或者竞赛的关键。开发商不再像过去那样根据自身需要去选择相关建筑形式,而是由设计方案的透视图像预先确定和塑造自己的需求,并作为开发决策的依据。当透视图像成为决策、评价的依据时,建筑形象的视觉因素成为建筑创作的重点,非视觉因素和人的知觉经验被忽略不计。发达的计算机绘图技术更使建筑可以由业主提供的世界著名建筑的意象图片快速、便捷地拼贴重组而成,甚至不再需要提供基本的设计图纸。这就导致我们的建筑更多的成为了一个观赏性极高、实用性不强的“花瓶”。

本次设计以桧溪酒店设计为例,基于西方透视主义逻辑思维主导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现象,针对其存在问题与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园林中散点透视的特征和观念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中国当代本土设计师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理论视野下的实践和探索,得出指导中国本土空间语言现代转化的设计策略及方法。探讨传统山水画和园林散点透视视野下的空间营造的理念和思想,兼顾建筑的空间设计与形式设计,探索本土空间语言现代转化的一条可能的路径。

  1. 项目概况
    1. 项目简况

本项目为昭通市桧溪大峡谷度假社区建设项目,旨在建一个高端度假酒店和一个乡镇公交车站,酒店地上5层,地下整体2层,副楼地上4层地下3层,3栋度假别墅套房,地上整体2层。

2.2区位信息

桧溪镇位于永善县城东北部,距县城49公里,与团结细沙、青胜等三乡相连,东与四川省雷波县渡口谷米两乡隔江相望,是两省五县七乡镇结合部永善北部片区的交通枢纽、经贸中心和有名的农特产品集散地,水陆交通便利。(见图1

9区位小
图1 桧溪镇区位图

2.3场地现状

地周边有3条道路,其中惠西大桥连接进城道路,为重要的城市道路进出城市路与进城老路交汇于场地的东北角,东北角,与道路标高基本持平,是坐车站出入口理想的位置,场地10现场原有道路
沿河对岸为溪洛渡水电站专线道路与桧溪大桥相连接。(见图2,见图3)

图2 场地周边道路现状

IMG_0478
IMG_0477
图3 场地现状照片

3.规划设计理念

3.1设计愿景

本项目整体建筑风格为现代东南亚建筑风格,运用现代的建筑手法,诠释东南亚建筑文化规划设计,以营造良好的度假环境和便利的公交系统为目标,以空间的多形态、多层次、立体化、园林化为核心,组织景观空间,打造生态式节能休闲度假社区。

3.2 概念规划设计

项目以乡镇的总体规划和桧溪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按照度假酒店规划的思路,本着前瞻性的理念,尊重本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文化和生活习惯,打造环境友好、和谐宜居的标志性度假酒店景观空间。

3.3 规划结构设计

基地整体呈东西向狭长的梭形,南面临河设计,结合用地现状、景观条件,外加酒店的人工景观,以散点透视的空间营造方式形成以酒店内部的人文景观和场地周边的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观组织模式,以场地两侧的自然山体和水面为纽带,以景观为骨架,依托度假社区内部的景观空间,总体形成了一轴两心的规划结构。一轴——贯穿车站主入口、广场景观和酒店内部中心游泳池景观所形成的东西向主轴线;两心——主轴线上度假酒店中心以及泳池广场、景观车站广场景观,以江边的码头所形成的休闲娱乐中心。(见图4)

17总平面图文本
图4 总平面图

5.散点透视在建筑空间营造中的运用

5.1建筑空间营造中的“三远”应用

在酒店的设计中,设计者结合用地的竖向标高与多项人流的进入,以庭院为中心,采用多路径多标高的流线组织建筑路径,随时间变化而移步易景,画面布局有纵向和横向两种观看的方式,是从一点到另外一点,一个标高到另外一个标高,逐步变化,人的心理感受会随着场景的变化随着高低的变化而变化,设计中用路径的设置巧妙的回应了山水画中的三远法,由北侧坡坡道进入到中心庭院两侧倾斜的建筑墙面,加强了仰视感,而由东侧拾级而上,进入中心庭院的过程,则是空间层次内收透视感加强皆为高远”;同时,随着缓坡进入眼帘的是一个开合得当,与植物景观及自然山石结合的中心庭院,稍一转身,又可从几个方向远眺丛林群山整个酒店组群由一个封闭的墙面到一个开合远的环境之中,极为平远。在建筑端部的露台或阳台垂直交通空间与公共空间向不同方向远眺与俯瞰,视为深远。这种空间先扬后抑,形成从远至近,再由近至远,由低至高,再由高至低通过不同的路径漫游体验建筑变化。(见图5、图6、图7

18竖向设计
18竖向设计
                        图5 酒店竖向设计图

24效果图 码头透视

图6 酒店码头低点透视效果图

25效果图 泳池透视

图7 酒店泳池处透视图

5.2 建筑空间营造中的多视角应用

观测角度不局限于一个视角,而是多个视角,全方位的审视将建筑、山林、树木多片景观意象相叠加,获得建筑与场地环境相融合的建筑空间体验,正是山水画散点透视手法的巧妙所在。几个大小不同、朝向不一的体块,以山地走势、道路、庭院为纽带,寻找相应关系,与用地界线契合,内部自然“留白”的庭院空间则收放开合,高低错落,虚实疏密,有藏有露,与周边环境相映成趣。内部庭院空间的开合与不确定性,形成一条富有“气韵”的东西向步行通廊,既是景观场所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场所,也让建筑群体成为有机整体。

6.结语

桧溪酒店设计是一次结合传统绘画散点透视、打破焦点透视单一性、强调动态的步移景异的建筑设计实践。其建筑布局与自由变化的山地及局促的用地条件相适应,依循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气韵”与“留白”的布局方法,借鉴山水画中错动、扭转、倾斜、起叠等山石造型手法,采用较为自由的空间创作,丰富了的建筑天际线也与周边绵绵相连的群山相协调。通过对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手法的分析及梳理,结合本土典型的山地特征,探讨一条符合东方艺术思维的新地域建筑创作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澍.造房子 [M].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2] 戴一正,戚广平.“散点透视”对建筑空间衔接的启示[J]. 建筑与文化,2015(12):214-215.

[3]易炀.对谢赫“六法论”的理解[J].美与时代(中),2016(7):60-61.

[4]张秀敏.从宗白华《艺境》看艺术的虚实之道[J].现代妇女(下旬),2014(3):247-247.

论文依托项目:云南经济管理学院2022年度教师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22JK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