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人体解剖学》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分析

张程2.李程3.蔡盈盈

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人体解剖学对于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是其日后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而且这一课程与后续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各科护理专业课程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此,在教师教学期间,一定要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应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人体解剖学课程内涵,其次探讨了如何实施人体解剖学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做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分析

引言:《人体解剖学》是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必须掌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课程,由于人体结构较为复杂,名词和概念繁多,学生学习与后续应用时较为困难,不少学生有畏难情绪,甚至对这门课程已经产生了十分抗拒的心理。对此,就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课程环节,加强理论运用到实践课程的环节,以此来帮助学生获取更全面的知识。

一、人体解剖学课程内涵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的科学,是所有医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作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为后续学习正常人体功能、病理改变、各学科护理专业课打下基础,并最终服务于临床护理实践。在传统人体解剖学课程中,大量的新名词需要记忆,内容繁多,且由于近年来课程改革课时也不断压缩,教师常常在几次理论课后才进行一次实验课程,不少学生已经产生了遗忘,即使实验课上应用人体标本以及教学软件提高课堂的丰富度,大量的理论知识与名词概念还是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当教师在教授本门课程时,如何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并激发学习医学课程的兴趣,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实施人体解剖学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一)将课程模式进行整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内容布局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的。教师在教室中进行系统构造与生理特点知识的理论讲解,由于学生没有直观感受,仅通过图片和视频学习,往往对于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一知半解。而且在教师讲解完相关理论后进行实验课程时,由于时间相隔较远,部分学生会忘记之间学过的基础理论课程,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只能重复讲解,如此一来,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就会感到课堂时间不够充沛,而且还会造成学生的乏味心理,是十分不利于人体解剖学课程开展的。对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目标调整整体教学布局,将人体器官模型以及人体标本作为主要教学道具。这样不仅会强化学生学习质量,而且还能将人体解剖学理论课程中有大量的时间开展实验,理实融合,十分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另一方面,在以往的人体解剖学课程中,多数教师都是把课程重心置于理论教学环节中,认为只有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为基础,才能在日后顺利开展工作,但是这一教学理念是不正确的。根据学生今后的工作需求来看,临床经验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在创新教学环节时,就必须将人体解剖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并优化课程环节,使其变得更加适应与学生未来发展。

(二)采用小组学习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学习伙伴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会得到飞速提高。基于人体解剖学课程的特殊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的形式能够更加高效的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小组之间不同学生对于问题的思索不同,切入点可能也会有所出入。所以在互相探讨和结合过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不过教师在分组时也要加以严格的考虑,由于各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而进行分组,并以此来实现小组成员优势互补。例如,教师在讲消化系统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了胃的位置、分部及重要结构,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胃癌可能的好发部位。讨论之后,各小组之间交流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归纳,给出正确答案。

另一方面,要是想顺利完成小组学习活动,那就离不开学生之间的合理分工以及默契配合。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教师应该提前考量课题中的各种环节以及因素,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分工协作,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发挥群体的优势。具体来说,在确定好活动主题之后,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将问题一一抛出,随即根据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将方案做出评估,最后开展探索活动。例如,在进行内脏系统学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深入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看大体标本,让学生模拟手术自己动手指认各部分器官及重要结构[1]。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掌握了人体内脏器官所在的位置、形态及构造,并能在自身指出内脏器官在体表上的投影。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各自学到的知识,并进行汇总,总结活动报告,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搭建科学的网络教学平台

要想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教师首先应该要为学生们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并将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发挥到实处。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将一些教学视频、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上传到学习通平台,供同学们自主预习。自主预习是能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主要前提,而且学生还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在课余时间自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而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预习质量得到保证,可以通过后台检测学生的在线时间与测试情况。这样一来,教师就会对于学生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了解,也能够更加合理的设置教学环节,大大减少了在课堂中浪费的时间。与此同时,在教师设计预习内容时,要明确将重点难点标注出来,以此增强学生的预习质量。除此之外,在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网络直播、腾讯会议等线上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实现混合式教学

[2]。再或者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典型案例中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例如,在讲心脏的基本结构时,利用3D教学软件、模型展示,让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在进行模型重要结构指认时,小组成员全程用录像设备记录过程,并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改正,深化活动效果。

(四)加强实践训练

实践应用教学是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对此,教师可以将实训操作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当中,让学生在课前观看,以此在实验课时能够清晰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目的。而且学生在课后也能反复观看,强化学习的成效。除此之外,对于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实验室也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加大开放时间,优化模型质量,这样就能让学生根据自身时间合理进行实践训练。

结语:综上所述,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师应该重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从而减轻传统教学带给学生的乏味心理,在根本上解决当下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分组探讨和深入思索,将理论与实践紧紧结合,以此达到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新,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洪宾,张海东,李凤娟等.模拟手术—混合式教学法在卓越班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05):98-99.

[2]姚淞元,唐杰,王配军等.基于金课建设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19):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