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技师学院,山东淄博255013
摘要: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我国高校2022年毕业生规模可达到1076万人。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自我管理能力弱,主动寻求和甄别就业机会不积极等问题。在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就业精准服务工作,可以帮助毕业生有效对接及适配岗位。因此,研究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途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培养途径
引言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迈入社会,成为求职大军的一员,每年也会有大量的学生因为求职失败、就业困难成为被企业淘汰的一批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无法适应企业用人要求;二是社会竞争力过大,造成“就业难”的社会现实;三是学校忽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出现就业规划不清晰、就业焦虑等诸多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将就业指导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帮扶学生摆正就业观念,清晰规划职业生涯,提高就业能力。
一、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概述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简称,是指培养高等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属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层次。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一部分退伍军人、农民工等通过高职扩招渠道进入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学习,导致高职院校生源范围扩大。从类型看,高职院校主要包括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和后缀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师范类、经贸类等各种全日制专科院校以及应用技术大学。从学制年限来看,一般高职院校的学制为三年,部分职业技术大学或应用型本科学制为四年。目前我国十分缺乏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对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影响。就业能力作为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各级政府、各高校以及用人单位的充分重视。政府会针对失业者、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士等不同群体制定培养就业能力的策略,通过奖励机制鼓励这些群体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就业能力。我国最先提出“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学者是郑晓明,他将就业能力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就业能力维度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就业能力应该由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等维度构成。部分学者将就业能力划分为更多维度,例如李存岭从工作能力、外显特质、职业素养、社交能力、素质拓展、个人背景等六个维度展开,使用因子分析法探讨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构建了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和构成要素的框架,将就业能力的结构划分为六个主要维度:个人及职业人格特质,职业认同及职业管理能力,通用能力,社会资本及外部因素,学业人力资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业能力应该是一种多维度能力,它应该包括个人与就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包括一些通用能力及个人背景。就业能力由一些内外部要素构成,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度影响就业结果。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因素
(一)学习成绩
学历及学位在我国学生就业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历相比于普通高校学生学历处于天然弱势地位,企业就业岗位的支持,难以为高职院校学生营造良好就业环境。部分学生受限于学历因素及学习成绩的影响,使其难以基于自身兴趣及个人专业导向选择就业方向。因此,促使部分高职院校在就业方面,其心理环境倾向于向下兼容。其中,这一特点体现在学生勤学肯干、勤勉务实两个方面。此外,由于企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抱有一定学历歧视,使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选择长期处于被动地位。部分高职院校虽然通过校企合作,为部分学生解决较为基础的就业问题,但少数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学生不得已形成求闲心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积极的就业心态。
(二)社会导向
社会导向主要是社会环境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互联网发展体系尚未普及,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大部分面向国企岗位、中外合资企业及自主创新三个方面推进。随着互联网金融逐步兴起,由网络资本创造就业概念对于新时代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商的崛起,为学生就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高端的就业环境及多元的就业窗口,促使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未来阶段就业发展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新媒体文化泡沫的进一步吹捧之下,学生就业心理发展转变,求真务实不再是学生发展就业的重要心理参考标准,追求体现人生价值及资本增值,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发展核心的心理诉求。虽然部分高职院校针对新媒体时代学生就业发展好高骛远的问题进行了部分解决,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务实心理仍然呈现边缘化发展趋势。
(三)学校因素
高职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不仅要加强针对学生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重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训,给予学生正确的就业指导,纾解学生紧张焦虑的就业心理问题。许多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做得并不到位:第一,在专业设置上,并未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一些比较冷门但市场急需的专业涉及很少,那些比较热门的,但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人才过剩趋势的专业却比比皆是,最终导致学生在供过于求的社会现实中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第二,在课程设置上,存在教学与实际脱轨的问题,如教科书版本陈旧,其中所涉及的理论、方法已不适合当下高速发展的行业社会;重理论轻实践,学校实践场地、设施有限,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使学校成为一座信息孤岛,无法及时掌握行业先进的理念、理论、技术;第三,学校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上缺乏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即便设置了就业指导课程,也只是将其作为让学生凑学分的课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就业指导课上都未曾表现足够的重视,还有的学校设置了就业指导机构,目的是为学生解决就业心理问题、提供就业政策,帮扶学生更顺利地就业,但在实际运行中,其并未发挥显著的价值,有的甚至沦为单纯的简单的职能部门。学校存在的这些问题也是造成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三、高职院校开展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可行性
(一)互联网信息化管理为高职院校精准就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服务与指导过程中,互联网信息化管理平台发挥了强大的作用,这种管理方式既便捷又高效,为高校精准就业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用人单位经过学校就业管理部门审核后,在学校就业官网公布的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学生通过就业信息平台获取招聘信息,从而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精准度。
(二)大数据技术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高职院校通过互联网技术更好地为学生精准就业提供数据支撑,更加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大数据技术不但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精确的毕业生基本数据,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精准定位,而且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与企业的“人职匹配”。同时,大数据技术也能够跟踪到毕业生的相关就业信息,高校通过对这些信息展开深入分析研判对毕业生进行精准的就业指导。
四、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企业层面,支持力度不充足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是“双高”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直接受益者,只有与“双高”院校就创新创业工作展开深入的校企合作,才能完善企业创新创业型人才架构与储备。然而,企业对“双高”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支持情况显然不够乐观。一是企业与学校的关系往往只局限于重点科研项目合作,与学校的创新创业合作项目较少,广泛存在“重科研项目、轻创新创业”的现象,几乎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科研成果转化上;二是企业在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角色认知不到位,大多只是承担创业顾问角色,缺少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意识,没能将自身平台、创业资金和创业人员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校方制定并实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少看到企业身影;三是企业往往只追求与办学层次高、师资力量强的学校合作,忽视了“双高”院校创新创业成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专业优势和发展特色。
(二)学生层面,主观能动性不强
学生作为“双高”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是创新创业能力的践行者和传播者。然而,对于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而言,“双高”院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待加强。一是学生的认知存在偏差。部分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无异于其他门类的普通学科,同时简单地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双创中心只是为双创比赛和创业者服务的机构,与己无关;二是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学生通常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和各类比赛上,缺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意识,往往忽视了核心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导致“唯成绩论”“唯荣誉论”现象突出,错误地认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个人就业和今后发展意义不大;三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待加强。“双高”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理论学习能力低、动手实践能力强”这一现象,而学生所具备的理论功底不足以支撑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致使项目很难有突破性进展。
(三)高职学校指导不全面
据有关数据显示,不足40%的学校设立了专项就业指导课程,且配有专人进行课程讲解;51%的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并未配有专人进行讲解,无法保障就业指导质量;另外10%的学校并未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仅采取就业讲座的形式,进行全院学生统一指导,难以保证就业指导的有效性。课程指导不全面、指导教师专业能力不强,成为削弱职业规划效果的重要因素。各地区高校师生比例较低,仅有部分学校的师生比例不小于23∶1,拥有高级就业指导职称的人员占比不足30%。由此说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整体师资力量不足,难以给予学生优质的职业规划指导。
五、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途径
(一)利用校园文化活动,丰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内容
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校园文化活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校园文化活动也是高职院校开展实施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校园文化活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深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之中丰富思想深度,提高思考能力,学习到与同伴的合作能力与相处技巧。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思政教育社团、专家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相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和职业道路,在这些文化活动中增强对自我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肯定,明白自我能力和专业能力相对于未来社会就业岗位需求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自我提升。
(二)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
无论是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还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二者的目的均是培育出优秀的人才。若把二者有机结合,在实施职业教育的同时开展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的职业道德,同时也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有效地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以此来更好地优化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
(三)教学活动的开展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发展需求出发,在教学课堂的构建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育生态理论指导下,教师要将生态原则应用于教学课堂的构建和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将“生态”二字渗透进课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实际需求的满足为基础,构建具有阶段针对性和学生针对性的教学课堂;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开始前针对教学内容和突发情况进行预演和全面分析,致力于构建适宜本阶段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升的教学课堂;还要在课堂的实际开展中,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和课堂反馈,对教学模式进行动态的调整,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增强教学课堂的针对性。尤其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课堂中,要对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进行综合性考察,并将考察结果反馈至当堂及下一节课堂模式的构建中。在教育生态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将教学课堂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将就业能力渗透进教学活动的始终,充分尊重课堂开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及各方面能力发展规律。
(四)配备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校相继配备了多媒体教具,并逐渐完善了硬件设施。同时,当地政府也通过出资的方式,直接支持学校硬件条件的建设,为学生学习、发展和成长创造了适宜的环境。高职院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对教学硬件条件配备的号召,并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为各教室配备完善的多媒体教具,并建设专门的计算机教室、实验室等,为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学校还要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培训教师对高科技设备的操作和应用能力,设备能够应用于具体的教学中。
(五)完善学校职业指导体系
高校应坚持校企合作发展,开设“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培养,为企业培训教学与顶岗实习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步加强就业讲解师资建设,注入职业规划新能量;采取岗前培训、企业实训等多种措施,积极建设优质的就业讲解团队;积极引入职业规划平台,助力职业规划指导;合理优化院内专业人数,结合市场人才需求进行职业训练,确保人才输出质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并进行职业能力测评,给予学生岗位推荐,在校内完成“人岗匹配”。
结束语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就业岗位对就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通过对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够实现两种教育的互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拥有正确就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就业责任感的就业人才,实现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同时,对于学生而言,就业指导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增强其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为未来顺利就业打下基础,还能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实现应有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伟.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9):188-189.
[2]陈晓红.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A职业学院的调查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7(02):59-64.
[3]李雯婕.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2):61-64.
[4]王立彦.产业结构转型期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06):162-164.
[5]苏文曦.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的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15):150-152.
[6]周文辉.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学生就业能力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12):186-187.
[7]黄爱军.高职院校思政课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探微[J].现代职业教育,2019(12):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