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710119
【内容摘要】本文以陕西安塞区“安塞腰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安塞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文化背景为线索,以安塞腰鼓的表演形态为出发点,进行了深度了解和文献搜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表演程式和内容进行了阐述分析。
【关键词】:安塞腰鼓;背景;表演形态;场图
一、生态源流
(一)地理位置与生活方式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纵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据记载,秦汉隋唐时期,陕北"畜牧为天下饶"[1],"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2]。宋后,陕北的植被遭到破坏,人们民不聊生;到清末民初,环境状况更加恶化,生存条件再次受到影响。"绥地农氏旱地居九有余,水地则不及一,故地皆瘠硗,人无兼业,论其苦则诚苦矣。"[3]其中就描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困境,在这个特殊的地域和生存条件下,造就了陕北人民吃苦耐劳、直率淳朴的品质与特征。厚重的黄土地孕育了无数安塞人,人们在劳动状态下逐渐形成了弓步、挎步、弯腰等生活化动作,在腰鼓中也有着与劳动相关的含义,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体现了安塞地区的一些原汁原味的生态文化。
(二)民间崇拜
在民间的陕北地区中,还含有对鬼神的信奉。祭拜众神、寺庙烧香、治病求医、求财神等多种民间信仰。“安塞腰鼓”也在民间祭祀活动中出现,也被用作消遣娱乐的方式,由此可见,安塞腰鼓与民俗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安塞腰鼓的发展
安塞腰鼓起源于榆林的横山,是陕西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民间舞蹈之一,有几人或近千人一同表演,表演气势磅礴有力,还有“天下第一鼓”的称号。1942年新秧歌运动的兴起,“白羊肚子手巾红腰带”的腰鼓手形象深入人心,使民间艺术——安塞腰鼓得到了发展,之后安塞腰鼓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演出,受到了极大推广。
二、安塞腰鼓的表演:
(一)民间形式
过去的腰鼓表演形式较为完整,而且民间习俗也比较丰富。人们大多会在过年期间或在庙会活动中表演。每年过年都要闹社火,时间较长,一般是整个正月。 活动开始前,由庙会会长先组织祭祀仪式,称为"谒庙"[4]:意思是按照惯例告知祖先将要举行的仪式,之后开始表演。有时,人们会把各种祭品送往庙里祭祀,以求得神灵保佑。然后在庙里的广场内踢打一翻,有娱神的目的。正月初八后,腰鼓队会到各家敲打,人们认为,腰鼓队进入院子打鼓的形式可以消除灾难。这可能是古时“乡人傩”[5]习俗的遗风。到了十五,各路鼓手们集聚广场比试高低,是整个表演的高潮。它既活跃了春节的气氛,又通过相互观摩、交流技法,促进和提高了腰鼓的表演。
(二)腰鼓表演风格
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表演形式发生了改变,现在安塞腰鼓主要以集体表演为主,在风格上区分为“文腰鼓”与“武腰鼓”。“文腰鼓”以扭为主,动作范围较小,流畅细腻柔和,以抒情为主。“武腰鼓”以打为主,尤其是男鼓手们的腾空技巧,伴随着大幅度踢腿、跳跃和旋转等高难度技巧,呈现出一种潇洒、俊朗的形象。
(三)各类腰鼓的表演形式
不同的表演形式体现了安塞腰鼓表演的不同特征。分为:"场地鼓"、"列队鼓""舞台鼓"等表演形式。
(四)典型舞畴
安塞腰鼓最经典的律动就是舞者舞动时微微摇头晃肩,通过律动传达内心情感。鼓点的节奏为:“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典型的舞蹈动作有“小垫步”“小缠腰”“双跳十字步”等。具有独特的陕北韵味。
三、服饰差异
安塞腰鼓在服饰中的体现也有着明显不同。分为“谭家营、西河口、沿河湾、真武洞”这四个乡镇,一种是南北派的划分,一种是东西派的划分。这四派在服饰和表现形式上有相同处,也有一些不同处。
图4.1 谭家营流派
舞者头系白头巾,头巾犄角有三道红;身穿红肚兜、羊毛背心;所用绑腿为枣红色、红色,穿白色球鞋,鞋头有红穗,演员通常为 40 名男性,表演风格粗狂豪迈,刚劲有劲。
图4.2 西河口流派
头系白手巾;身穿红马甲,龙纹刺绣,腰束战裙,颇似古代将士的装扮;所用绑腿为枣红色、红色;鞋子为红缨鞋,演员一般为20 名男性和20名女性鼓子手,表演流畅潇洒,细腻生动,在男女配合之间增添了舞蹈的观赏性。
图5.3 沿河湾流派
头系白头巾,头巾犄角有三道红;身穿红马甲,绣圆形刺绣;穿白色球鞋,通常由20名拉花和20名鼓子手来表演,动作主要集中在下肢,步伐灵活多变,节奏欢快,具有较高技巧性。
图5.4 真武洞流派
头系白头巾,头巾犄角有三道红;身穿黑色棉袄,下着黑色棉裤;穿黑色布鞋,一般为 40 名男性鼓子手表演,打法比较复杂,经常伴有一些高难度的空翻动作,整体舞风猛而昂扬,刚硬有力, 富有男子汉气魄。
四、道具形制
安塞腰鼓的内容与形式经过不断丰富和充实,使其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演员除了以自身击打的鼓点为伴奏外,还与民间乐队的伴奏相结合,如“鼓、镲、锣”等。
图6.1 鼓
鼓是安塞腰鼓演奏队伍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乐器,通常伴随着整个表演过程,节奏较为复杂,用来引导和协调节奏其它乐器。通常有多个体积大的大鼓用以击鼓伴奏,其音质浑厚,穿透力强,用来加强现场气氛。
图6.2鼓棒
腰鼓手所用为木制鼓棒,较短较轻,声音清脆。执法:双手各执一棒,大拇指指腹顶住鼓棒,小拇指则穿过鼓棒用于固定,其余指腹自然捏住鼓棒,手心握成球状;类似于毛笔的持法。
图6.3镲
擦也称钹,通常与其他打击乐器一起配合使用,在表演中使用的钹,体积较大,通常为金铜制。中间隆起一个半球,称为“碗儿”,“碗儿”顶端穿有红色绳结,再系上一块红色方巾供演奏者双手持握。钹的音色清脆响亮,在乐队中大多用于在鼓点变化时起提示性作用。
五、场图轨迹
安塞腰鼓的表演与黄土高原有着密切联系。场图构建十分精细,如大场、小场图、舞台构图、九曲线图等,在安塞腰鼓中,圆形和方形的舞蹈队形构图有很多,如“八角楼、双连环、一朵花”等一系列圆形的场图,证明了在安塞腰鼓的表演中,场图的构建和使用,让我们能够更清晰的了解到安塞腰鼓场图的多样化。
图11.1 八角楼
顾名思义,在场地内队形对称分为八个点,类似于一个多变图形,要求方阵外侧的两位演员拉开队形,从大方阵队形向前后左右八个点分散。
图11.2 双连环
演员在场地内,由单一动作变换队形,从中间纵向分开,场内变换成两个重叠的大圆圈,演员面向圈内原地舞动。
图11.3 一朵花
由两男两女四个人构成一个小圈,分散成均匀的小圈,形成花蕊与花瓣的形态,在做动作时一对男女可互相交叉,队形样式不变。
这些圆形队形可在不同的场地和区域内进行表演,同时,圆形的表演构图也使得整个表演形式具有连续性和观赏性。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表示古代军事的和生活形式的构图,都是能看到其体现的内涵与文化的。
【参考文献】
[1]井娜. 安塞腰鼓的人类学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
[2]王真姊.安塞腰鼓的审美文化价值解读[J].作家天地,2022(18):165-167.
[3]王文静.从艺术鉴赏角度处理与使用教材——以《安塞腰鼓》为例[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06):58.
[4]张倩,杨帆.陕北安塞腰鼓的起源及风格特征[J].大舞台.2013(08):74-75.
[5]史和平.论黄土地安塞腰鼓[J].艺术百家.2005(05):108-110.
[1] 《史记》
[2] 选自《后汉书·西羌传》
[3] 刘禹锡(772年-842年),出生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4] 谒庙是一个汉语拼音是yè miào,意思是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称"谒庙"。
[5] 早在孔子的时代,“乡人傩”便有沿门逐疫的特色,即民间化了装的傩队挨家挨护为人们驱逐疫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