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推进,双减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对于作业设计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必须要创新数学作业的设计方式,提高数学作业的实效性,使数学作业更加简而精,以此在提高数学作业质量的同时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与压力,保障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围绕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创新展开探讨,以期为数学教师提供有效设计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作业设计
引言:家庭作业作为教学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知识薄弱点,以便于学生进行具体有针对性的复习与练习,达到巩固自身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还有利于数学教师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必须要对作业设计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功能单一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不仅是巩固自身所学知识,同时还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过程,需要学生能够做到活学活用。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数学作业都存在功能单一的情况,而其主要原因便是数学教师更加重视基础类题型,强调学生对于新课时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因此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学生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对同一知识点进行多次复习巩固,作业功能单一,作业的应用价值也难以得到充分体现。此外,部分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主要以数学教科书当中的内容为主,作业缺少综合性与拓展性,作业题目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题目类型僵化现象严重,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仅仅是了解书面知识,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题目缺乏生活化设计,难以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作业形式单一
部分数学教师缺少对于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的关注,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仅仅是按照统一的形式,缺乏差异化设计,在分析同一问题时,数学能力较好的优等生虽然能够快速的得出问题的答案,并高质量的完成数学作业,但缺乏必要的思考过程,作业实际作用较低,而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数学作业,作业的难度高于学生的能力范围,以至于学生难以在作业中巩固自身所学知识,作业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长期以往,学生便易于产生对数学作业的抵触心理,失去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参与信心与学习积极性。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创新
(一)设计分层作业,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数学思维都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在分析数学问题时的完成效率也不尽相同,传统的设计形式不再适用。而相较于传统数学作业设计方式,分层作业更加强调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其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有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必须要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设计分层作业,确保每一名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反馈。
例如:数学教师在设计有关《小数乘法》一课的分层作业时,需要将作业分为基础型与提升型。在基础型作业中,数学教师可以针对学习成绩较低,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困生布置侧重于应用基础知识的问题,如通过计算直接得出答案、找出计算公式当中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判断题干中各个积的小数位是否正确的应用题等,以此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在提升型作业中,数学教师可以针对学习成绩较好、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强的优等生布置侧重于综合性应用多方面知识的问题,如在公式中添加计算符号使等式成立、完成数式计算当中的填空确保等式成立等,以此提高学生综合化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1]。
(二)设计生活化作业,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从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来看,其中包含大量应用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生活化特征较为明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数学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以此使学生完成从学习、理解到实践的转变,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例如:数学教师在设计有关《面积》一课的数学作业时,便可以为学生布置实践类作业,要求学生选择家中的五到十个物体,测量各个物体的面积,并将各个方面的数据进行记录。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够通过实践测量家中事物的面积,在此过程当中,学生不仅能够切身参与到测量、记录、计算、得出结果等各个环节,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能动性,并积极的完成数学作业。
结束语:综上所述,数学教师若想要更好的在双减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便必须要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丰富数学作业设计形式,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设计生活化作业,以此有效的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项晓佳. "浅谈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创新型设计." 世纪之星—小学版 16(2021):2.
[2]张学霞.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J].第二课堂(D),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