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东坑镇多凤小学 523451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整合性、连续性,开发面向学生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开放性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其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自主性 实践性 整合性 连续性
“双减”政策要求基础教育要减轻学生负担,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其中以“动手做”“实验”“探索”“设计”“创作”“反思”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了老师们关注的热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抓手,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此之重要,但部分老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原则仍不甚了解,导致出现选取探索意义不大的课程内容,学生不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收获甚微等现象,现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谈谈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原则。
一、自主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必要载体,且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将影响教学开展的程度,进而影响活动开展的成效。因此,课程资源选择的角度、探究活动的难度要以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和兴趣为基础,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特色、当地情况自主选择课程的资源。这一独特性源于综合实践活动“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性质为一身的特殊的课程形态”,依笔者之见,从以下两方面夯实课程基础:
(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虽然版本众多,但不管哪一个版本,哪一册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优质的课程资源。我们大可合理根据学生的意愿,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开展活动。我们还需结合新时代的要求,深入研究赋予教材课程新的时代气息。如:认识汽车一课,我们及时联系当下的新功能汽车,引导学生关注无人驾驶汽车、新能源汽车……
(二)充分利用周边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掌握现在及应对未来生活挑战能力的课程,其中实际环境的体验以及直接的感受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基础。只有在实际的活动情境中,学生才能够充分调动其综合应用多方面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而事实上,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的,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发掘资源,并且能够从特定的方面着手,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例如:我们学校附近的农业园,我们可以开展野炊活动,可以开展露营活动,还可以开展探究生物的活动。我们学校所在的社区,可以开展我为最美乡村添一份美活动,可以开展社区周边污染大搜查活动。同一个资源我们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却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开发有价值的校本课程资源。例如:我校结合实际设计了“躬耕体验”、“非遗美食——我来传承”、“我是木鱼歌传承人”等校本课程内容,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课程资源。
二、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属于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必须亲身经历活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并非只是热热闹闹地开展活动,而最关键的是学生必须在“动手做”“实验”“探索”“设计”“创作”“反思”的活动,通过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逐步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开展“非遗美食——我来传承”的主题活动,笔者以任务驱动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大胆创新做糖不甩,有的学生做出芒果味糖不甩,有的学生做出草莓味糖不甩,有的学生“炸”糖不甩……又如:开展“学做营养早餐”的主题活动,我向学生提出要尽量创新汇报的方式。结果,在展示中产生了许多新的点子:自编“厨房安全注意事项顺口溜”;大胆尝试用水果制作肠粉;配上快板分享各自的活动收获。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非常高涨,事实也证明只有学生对活动目标接受并了解,就能全情投入其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整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学参考》中建议:“对活动主题的探究和体验,要体现个人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加强科技、艺术、道德等方面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强的跨学科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界限,体现出极强的整合性,具体体现在:
(一)跨学科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如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与主题研究的过程中,恰当地融入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音乐等学科,往往取得1+1>2的效果。当然,课程间的融合应兼顾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校本课程等方面,以推动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跨领域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性除了体现在跨学科上,更体现在跨领域上。所谓跨领域指的是跨自然、生活、社会领域。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们不要局限于校内,还要考虑学生与自然、生活、社会的关系,大力盘活校外资源。
首先,我们开展研学、旅行、野外考察等类似的活动是跨自然的领域,其中学生对这类活动兴趣盎然,他们在观察、思考、探索中,积极获取自然方面的相关知识,活动能高效地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提升自身素质;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一个回归日常生活的课程,适当地联结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真实而又多样的生活场景中探索。正如我们所探究过的生活主题就有:“生活中的洋快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今天我当家”,这些活动打破了平时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割裂的状态,学生也从中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另外,学生可以走出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并以自身的能力满足他人以及社会团体的需求,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例如:我校所在的社区被评为最美乡村,借助这一契机,围绕主题“我为最美乡村添一份美”,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独居老人打扫卫生,到社区周边撕牛皮癣,给社区环卫工人送温暖,恰是这些活动打破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藩篱,让学生找到融入社会的最佳契合点。
四、连续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些课程内容适宜短期开展。反之,有些课程内容则适宜长期开展。基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理应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在设计长期课程时,我们要从长期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可持续性着手,在长期的活动主题中不断丰富活动的形式、内容,从而体现活动的螺旋式升华,体现活动主题的纵深发,促使学生的核心素质持续提升。
如今的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们不懂得耕种,更不懂得珍惜粮食。我们镇区的农业园有一大块水稻田,我校以此为契机,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农业活动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策划了长期的“躬耕体验活动”,拔秧苗、插秧、收割水稻……让学生在这个长期的劳作过程中感受农民伯伯的艰辛,深深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艰辛”的含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应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整合性、连续性,开发面向学生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开放性课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博琼.综合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所起到的作用[J].神州.下旬,2019,07
【2】郑富芝.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J].师资建设,2013
【3】陈碧瑜.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学参考 [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