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对深化产教融合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高职院校对深化产教融合的思考

张丽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摘要:为更好地促进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地开展,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开展产教融合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项目合作流于表面,深度不够。建议提高教师对产教融合的重视度,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完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

关键词: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自2015年教育部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举措后,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各个专业特色,深化与各专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与发展,积极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与多家企业签订协同育人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从整体大环境及学校现阶段开展的产教融合合作项目中可以发现,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误区,合作内容、角度、广度及紧密度不够深入,在学校教育、科研攻关、企业经营、服务地方等方面需要进一步融合。为更好促进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地开展,本文就目前学校开展产教融合现状进行调查整理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学校各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实习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企业方代表。随机访谈专业带头人10人,专业教师20人,问卷调查实习学生100人,访谈定岗实习单位企业方代表3人。

1.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

2 研究结果

2.1部分基层教师对于校企合作存在一定轻视怠慢态度。

专业课教师对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态度较无所谓,大多教师认为这是专业主任或者学校领导层面的事务。对于主动承担产教融合相关工作的意愿不高,特别是公共课教师,对自我的定义是上好课,完成学校其他教学相关任务。在思想层面上觉得校企合作是专业课程的任务,所以在执行校企合作相关事项时,在思想上就不够重视,在执行任务分配时完成度及责任心不足。作为校企合作的串联者,教师是桥梁,是奋斗在培养学生第一线的主力,教师对于产教融合的观念转变是必须的。公共课教师虽然没有专业学生,但是对于比如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有意向走体育路的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师手中的资源,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发展。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执行双减的时刻,所有中小学都增加了学生身体锻炼时间,这是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机,对所有体育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2教师对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概念定义理解不足。

职业院校的宗旨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办学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学校和企业是双方互需关系。学校培养的人才需要适应社会的需求,企业需要学校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要考虑到社会需求问题,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这就势必需要了解该专业在社会市场上各大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比如人员比例、工作方向、需要具备的实操能力等。而产教融合是真正根植于企业需求的合作,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融入企业发展中,所以产教融合在职业院校不应该是选修课,可有可无,而应该是必修课,所有专业都要认真思考,制定目标,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联系合适的企业开展合作,才能真正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2.3校企合作的模式比较单一,缺少监管部门介入。

目前学校开展校企合作较多的方式是和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并签订人才培养相关合作协议,有条件的单位来校投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所有的责任与义务都是学校与企业双方的,没有监督机构参与。监管监察部门的缺失使很多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主义。大部分的合作来自于企业与学校签订合作,学生在实习期优先考虑该企业等,学校培养人的过程中缺少企业的融入,对于企业真正想要的人才特性把握不足。企业应该是职业教育的主题,双方在共同培养人的过程中,沟通交流不足,在具体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习实训管理等合作中缺少标准和规范,效果监察不明显,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注重政府职能部门在学校适应地方发展战略中的指导作用,发挥监管监察部门的作用。

2.4合作效果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学校在评价该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是否深入开展或者取得实效性作用上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象。目前较少学校或者企事业单位有关于产教融合项目的相关评价体系。个人认为评价机制中应充分考虑到学校、企业、行业、教师、学生、企业员工等因素,可以构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估体系,全方面评估学校产教融合的质量状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指标体系内容:产教融合的组织保障、课程与教学质量、毕业生评价、企业评价、教师评价、校内外实训室建设情况、企业校内投资情况等。

2.5产教融合经费后勤保障不足。

开展校企合作是较为复杂的工程,需要校企双方相互联动,共建校内外实训平台,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目前我校尚未制定对于推动产教融合的奖励机制。政府对于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税费、信贷优惠政策尚未落实。深化校企合作需要企业全程参与共育人才,但目前的产教融合仍以学校为中心,无法保障企业在合作中获益,打击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3 建议

3.1提高企业和专业教师对产教融合的重视度

产教融合是深化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发挥企业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促进人才培养的有力渠道。高职院校根据相关政策的指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实训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专业教师战斗在培养人才的第一线,是联通学校和企业的桥梁。在思想上提高专业教师对产教融合的重视程度,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使学生具备职业素养与企业需求吻合,与产教融合的需求贴合,推动校企合作。企业是产教融合的直接受益人,重视校企合作,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打磨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企业后备力量,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件值得长期投资和合作的事务。

3.2加强学生专业技术能力。

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需要通过长期实践和培养获得的,包括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道德四个方面。增加学生锻炼工作能力的机会,加强企业所需的专业技巧学习。学校通过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校内引进投资、建立校内外合作实训室、校企合作、订单班等形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锻炼专业技术能力。

3.3建立产教融合评价体系。

学校产教融合项目做得好不好,有没有成效,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来评估。这将更有利于学校对照目标,加强产教融合中的薄弱项,将校企合作真正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