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仙女湖区欧里学校
摘要:在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中都要重视朗读,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文本,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 朗读 训练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书读得多了,书中的意思就知道了,可见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朗读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能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所以要抓好学生的朗读训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朗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朗读目标,升华思想情感
(一)朗读的目标要清楚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基本功。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不同年纪的学生有不同的朗读要求,而且还要认真地设计好每一课的朗读要求,也就是为什么要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有所把握。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等因素来做细致而科学的分阶段的安排朗读。一般来说,初读课文的时候,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主要内容,朗读的目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分段讲读课文时,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前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其记忆中相关的生活经验,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二)朗读时要达到情感的升华
朗读,是阅读教学常见的一种训练方式,也是诱发学生情感的一种手段。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的朗读,恰如其分地把握语句的音调、语速、停顿、重音、轻音等朗读基调,把文章的韵味读出来,特别要有机地选择感人情节或者重点部分指导学生朗读,它有着传导情感激发情感之功效,达到情感的升华。朗读,可以使学生获得音韵美的享受。语文中的文学作品,要达到真善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所以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细节,有时一句话或者一个字,会感到津津有味,朗读这些优美语言,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从而更好地理解,领悟文章内容和所体现美的意境。
二、朗读的指导要联系教学实际进行
要看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指导具有关键性作用。在指导训练中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在朗读技巧上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知道重音和停顿的地方,哪些地方的快慢、高低等在朗读中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的表现力。比如指导读《金色的鱼钩》的时候,要注意老班长唤醒的急切心情朗读,语调由低到高,语速由慢到快,音量由小到大,以此表达同志间的真挚情谊。因为新异的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在实际的朗读指导的时候,为了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领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轻声读、竞赛读、配乐朗读等。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有老师对课文的串讲,也有老师对繁琐词句的分析,对文章中心的提炼和对段意的概括等等。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点,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应尽量摒弃纷繁复杂的繁琐分析,让学生去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真正的发挥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好示范朗读
朗读训练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可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范读能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诱发他们的情感冲动。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课文的不同情况,我们也可以范读全文,范读重点语句和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难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情况的范读都得把握好读的语气、声音的轻重强弱、语速的快慢及情感。有些课文也可让朗读技巧好的同学范读,读前给予提示,读后加以指导,以老师带学生,以学生促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朗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才有可能通过朗读准确地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要求要体现可操作性
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初读时,要求学生读准、读通即可,而在细读的时候,则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还要掌握好课文中要表现的情境和感情。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能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因此,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朗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子,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的朗读,主要是使学生对课文能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把握。总之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是要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情感,这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达到基本要求。
三、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
(一)朗读要表达适当的情感
情感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中,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途径,而情感的表达是朗读的前提,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换言之,学生可以用朗读表达不一样的情感,这就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朗读,去表达情感。如果只是一味的齐读,个别读,学生会有单调、乏味感,势必影响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对于朗读我们不能停留朗读的表面——“声音”上,这样达不到朗读的要求。如《小英雄雨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读出鬼子的狡猾,雨来的镇定和勇敢。在比赛读的过程中学生很快体会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一是对雨来的赞美和敬佩;二是对鬼子的痛恨。这个时候就连成绩较差的同学也显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用朗读把内心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练习起来也非常地认真。
(二)指导学生朗读要理解课文的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学生了解到作者或悲伤,或敬佩的情感后,使他们想用朗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因为只有让朗读形式多样化,才能激发起学生朗读的浓厚兴趣,可是这些兴趣还没有真正培养起来,但仅凭这些方法往往读不出文章的味道来,因为一味停留在模仿水平上是不够的,重要的还应是指导学生朗读,逐步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
小结:教师通过朗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抓好朗读训练,让课堂上有一定比例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参考文献:
[1]马晓楠.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提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2]王雪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小学教学参考,2009,(24).
[3]李建华.浅探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