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金融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深入开展 “双减”工作。在校内,有针对性的增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外,进一步规范各地校外机构培训行为,基本消除学科类培训乱象。显而易见,教培企业经营模式及估值体系遭受“毁灭性” 打击,正戴着“紧箍咒”的传统教培企业亟待转型,整个行业面临大洗牌。本文以 “双减”政策的原因作为切入点,简述 “双减”政策并分析在其大背景下教培企业转型发展的意义及其影响,寻求当下教培企业的转型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培企业;企业转型
一、 引言
“双减”政策是指国家为进一步落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出台的相应的政策。“双减”政策以实现“更好的育人”作为政策核心,目标是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使家长相应的教育精力与支出负担在一年内有效减轻、三年内成效显著,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稳步推进新时代教育体系改革。
教培企业转型由于“双减”政策具体要求到全国各个省份、地区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企业,现有学科类培训企业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企业,而现今众多教培企业不符合新规要求,需企业内外部改革,重整以待。
二、 “双减”政策改革的背景及原因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国家对教育培训行业进行了大规模整顿,让整个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能够更加规范地运作,简称国家“双减”新政。“双减”政策的措施主要涉及多个层次的内容:全面削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全面提高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全面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活动、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校配套管理、稳步进行改革试验创新、精心组织实施政策等具体内容。例如天津市围绕“双减”政策成立“双减”工作专班,启动暑假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河北省为构筑 “双减”工作顺利开展,把小学阶段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全省开展课后服务的小学比例达到100%,实现省内全覆盖;吉林省以“疏堵结合”作为总体纲领,减轻家校以及学生负担的同时,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形成着力“双减”双动能。
我国应试教育时代面向尾声,现阶段已是要求全面进入新时代教育。在国家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目前存在资源分配不公、应试教育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培企业的存在加剧了问题的产生。例如,校外培训企业数量庞大,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再如,资本开足马力将教培行业带入快车道,导致教培行业发展畸形。资本裹挟下的教培企业不仅形成了恶性竞争局面,贩卖焦虑也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各类广告以近乎轰炸的方式将整个社会拖入“非培不才”的焦虑中,教培行业带动整个教育行业疯狂内卷,教育性和人文性越来越弱,逐渐脱离了教育行业的本质。
严厉“双减”政策的出台目的是使教育企业跟随国家步调前行。“双减”政策将为教培行业去资本化,缓解因过度宣传增加的社会焦虑,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这对于教培企业来说既是难关也是机遇。
二、“双减”政策下教培企业转型发展的意义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双减政策下教培企业转型成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
首先,它直接解决了教培企业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难题。当前,教育企业在运行方面存在着融资困难、业务减少的问题,且整个教培企业行业自身乱象不断。其导致教培企业盲目诱导家长消费、发布虚假宣传、设置霸王条款等不良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教培企业转型探求自身出路、有效减少了不良业务行为,教培企业改革将重点回归教育,如将转攻素质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等,完善教育多元化,提高教育普及率,推动了教培行业的良性发展。其次,教育培训企业作为补充家校教育、拓宽学生知识技能和人生可能性的重要媒介,其转型产生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有利于解放学生的自然活力和激发创造力,达到科学育人的效果。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在疫情环境下,部分教培企业结合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直播,直播售课,开发智能教育产品等多种经营模式,通过利用过去经验与资源,整合教育产业链从而进行合理创新转型。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教培企业转型直播以输出知识的方式直播带货,给消费者带来新奇体验的同时也传播了文化。教培企业转型不仅激发教培行业新活力、缓解行业的经济压力、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同时还促进就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双减”政策对教培企业带来的影响
1、上市融资渠道关闭,资本市场看空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培企业产生了可谓“行业巨震”的深刻影响。“双减”政策明确指出:“学科培训企业不准挂牌投资,严禁资本化经营""所有科目类培训中心系统登记注册为非营利性组织”等规定。对于相关政策,资本市场早已作出反应,股票停盘,教培企业“烧钱扩张”的融资渠道戛然而止。美股市场在线教育板块集体下跌,好未来暴跌70.47%,高途集团大跌63.36%,新东方下跌也高达54.22%。三大教培行业巨头从最高点已蒸发近8000亿元市值。而像精锐教育的股价已从历史至高点下跌97%,市值仅剩4亿人民币。
资本的加入固然为教培行业丰富教育资源与方式提供了可能。诠释全新的教育思维范式、创新教育手段、提供更优质的课程与配套服务等成为进入学生与家长视域的关键。然而,以口碑获客这种细水长流的模式注定无法满足资本贪婪的胃口,高薪聘请教师入职、行业多家头部企业在自媒体平台等公共场所投放商业化广告、恶性分层选拔学生等现象层出不穷。在资本裹挟下的教培行业逐渐脱离了教育的本质,愈发凸显的资本性招致强监管就是必然结果。
2、人力资源过剩,裁员热潮来临
“双减”政策的出台给了疯狂的传统学科类教培行业当头一棒,出于优化运作和缩减成本的需求,各大教培企业中涉及K12业务的从业人员正在面临调岗、轮休甚至数轮的裁员,在整个教培行业之中,超过百万的员工受到此次裁员热潮的影响。例如,猿辅导企业在仅仅四个月内,员工人数由六万缩减至四万余人,并且裁员决策的大方向不会就此止步。智联招聘通过对2021年7月份教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曾经51.4%的从业者已为离职状态,这一比例高于全平台活跃求职者的平均水平44.7%,可展现出教培行业的暂时遭遇重挫。
3、行业转型大势所趋,职业教育“炙手可热”
目前来看,教培行业已经走近十字路口,企业转型纵然是大势所趋。其中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赛道成为转型企业重构的选择。各教培企业深入挖掘素质教育赛道,长远来看,素质教育赛道除了市场体量足够大之外,从用户分布上来看,其与K12用户群体重合度也存在高度耦合的特征。转型素质教育赛道既可以为教培企业赋能构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挽留既有生源、夯实转型基础。为此,某教培企业董事长曾对记者公开表示,大量企业转型素质教育赛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该领域的竞争。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数据,素质教育(非学科类教育)需求有所上升,非学科辅导市场规模在2022年的增速将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估价7090亿元人民币,相比于2021年估价的5680亿元人民币来说,涨幅势头强劲。其中以青年、儿童为主类人群,在政策加持下,除了素质教育外,教培企业还重点关注与考究职业教育赛道。职业教育深度挖掘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研升学、出国留学等众多教育培训项目市场,至此,职业教育业务板块已被众多转型企业定位为其公司的新的增长引擎。赛伯乐红杉投资合伙人程子婴曾表示,接下来投资企业只会投资国家层面明确支持鼓励的细分赛道的教育行业,其中职业教育是重头。
4、升级教育水平,开辟教育行业新业态
随着市场新需求的出现,教育行业新业态已经破土而出。如企业运用AI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学习等高新技术的加持,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会使企业运营更加快捷、便利、节约成本。单纯的线上或线下已无法满足教育生态的需求。教培转型与技术结合与未来国家的发展、行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黏性”不可小觑。
现在传统的授课思路及教育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我们应加强教培企业的创新思维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人群制定不同的教学思路及方案,依托各种技术手段产生新鲜的上课方式,增加学生的上课互动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灵活性得到锻炼。
四、“双减”政策下教培企业转型的思路与对策
1、创新多元化模式,加固人才保障
教培行业转型大致分为两个大方向。第一部分是以剔除学科类教育为基底的各类型教育行业,包括成人提升、大学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素质教育等。目前转型较为成功的案例有高途财经、高途考研以及猿辅导的智能教育硬件等。第二部分是非教育行业(以教育为文化底蕴),包括电商直播带货、图书教具、幼儿托管、酒店等。想要使教培行业的资源在转型后效益最大化,保留原有精髓与优势新颖呈现都是必要的,人才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人才代表知识,知识开拓前景与方向。例如新东方旗下的转型案例“东方甄选”农产品直播间,直播讲述多用前任职于新东方的优秀教师,采用了中英双语、诗词歌赋的新形式讲解农产品,与以往促销形式的直播不同,这种模式属于有更明晰的消费市场、消费群体的营销模式。
2、合理用工,重塑雇主品牌
为了缩小新市场、新行业对教师的需求和自己能力之间的差异,企业有必要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师新技能训练和交流谈话,并引导教师帮助进行转变,以增强在职员工的胜任能力和稳定性。针对已被裁或是主动辞退的人员,进行离职面试和手续补办等工作,以减少劳动争议与纠纷。此外,对于新产品线的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核心人员,也需要拥抱通过社会化媒介进行人才招募和进行雇主品牌营销推广。
3、快速转型,开发新课程资源
(1)提高文娱教育培训:拓展课程的主要品种,增加艺术情操与文化培养的双结合,除了学校的基础文化课程外,还可以增加例如体育、音乐、美术等文娱课程,有利于现代教育的全面培养。
(2)研学旅游:在2014年的中国教育科学发展与旅游试点工作促进会上,教育部基教一司司长王定华教授认为积极开展科技研究旅游,是将校内培训活动和学校教学有机地融合的重要部分。
(3)合理的科学化信息教育:社会下的信息科技发展逐渐加快,对于学生的信息化和技术化的能力越来越高,教培企业应当迎合市场需求,增加信息类和技术类的课程培养方案,增强自身企业的综合能力。
(4)课后培训与辅导:教培企业对于教育要进行多元化和层次化的培养,拓展更多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之与课内教育产生差异化,更能体现教培企业对于教育深度挖掘的能力。
4、依托技术,实现智慧教育
截止2022年,中国智慧教育市场容量有望突破万亿。教培企业将抓住这次发展的重大机遇,借助教育方式与理念、综合科学技术与设备、地区资源丰富的形式,改变传统老旧的教学思路及方式,凭借智慧教育的特殊手段提升学习者的多重感官体验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更好的了解学习者的身心情况,吸引市场的注意力和提升市场声誉。
5、自查自纠,规范培训服务行为
加强培训师资的准入要求;根据教学需求,定期举办的技术培训并严格考核;密切关心老师的政治思想动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原则。从学校办学资格、广告宣传、课程内容设置、费用标准与缴纳途径、学校消防卫生安全情况等方面逐项检查,认真自觉接受各方社会力量和广大学生的监督。
6、营造良好环境设施
社会中小教培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设施老旧,教室拥挤,周围嘈杂混乱,光线昏暗,这种环境十分不利于教培企业对于招生的需求,影响教培企业的口碑。我们需要提升自身设施,选择较好的地理位置,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
7、联结各方力量,承担社会责任
利用学校的资源合理化配置,锻造名师课程,凭借网络平台多重集合化的直播方式,创造规模化的流量,从而吸引生源。在学校课后服务中,教培企业可以作为第三方协同学校内部或政府, 从而对家境贫寒的学生进行精准扶贫。
8、制定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战略
当前教培行业转型探索的出路各具特色但又处于不稳定的摸索阶段,所以持续寻找出路与对策是一项长期工作。可以从每一阶段的转型方向寻找问题,再向上探索出路。
例如,新东方旗下的“东方甄选”直播间能否持续长虹引发关注,如果按其当前阶段的发展,直线上升的模式确实很难实现。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其销售不具备自己的产品供应链,产品质量不能有足量把握。其次,东方甄选直播间的营销讲解与策略带有“煽动性”,易引发共情冲动消费,消费者会在此次为“情怀”买单,但在市场中不存在长久为“情怀”买单。因为产品直面的永远是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我们需要延伸思考的就是如何将人们的情感与资本连接线延长,使两者对彼此的变化拥有“钝感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培企业的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转型虽迫在眉睫,但同样也需放眼未来;不仅要立足当下,找出符合现阶段企业短期发展运行的解决方案,同时也需在探索的行径中推陈出新,寻求能够带动企业长远发展的、满足新时代企业多元化创新发展道路。企业转型的长远发展与企业员工、绩效、企业内外各个部分辅车相依,新颖而长远稳定的发展才是企业转型的既定航向。
参考文献
[1].新东方“体面转身”[J].中国商人,2022(07):12-13.
[2]李春莲,许林艳. 新东方直播带货“火出圈” 蹚出教培转型新模式[N]. 证券日报,2022-06-20(A03).
[3]方紫薇. 泛知识类直播模式能否长红[N]. 中国城市报,2022-06-27(008).
[4]钟程,谢均才.长效落实“双减”政策的困境与对策——以政策执行网络视角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2(07):64-72+79.
[5]王强.“双减”背景下教培市场变化的探析[J].财富时代,2022(04):160-162.
[6]翁哲.“双减”格局下教培行业前景探析[J].中国商论,2022(08):117-119.
[7]慈婉廷,李嘉欣,王妍.双减背景下教培企业后续发展路径探究——以新东方为例[J].中外企业文化,2022(03):227-229.
基金项目:本文是2022年度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cx202210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