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如何提质减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8
/ 2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如何提质减量

游佳佳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摘要

“双减”政策的落地,使得“作业减负”再次成为教育热点。初中阶段数学作业,大多走“题海”战术,作业数量多、质量低反而会成为部分学生的负担。因此在“双减”背景下,研究初中数学作业改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明确“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改进要求,了解“双减”后初中数学作业的真实现状,以真正实现作业的减量提质为目标,寻求作业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双减 初中数学 作业改进 提质减量

一、引言

现今初中学生升学压力激增,教育内卷愈演愈烈,作业数量多,作业质量低、作业难偏怪等往往会导致作业负担过重。超长的作业时间和超重的作业量使得学生疲惫不堪,珍贵的课堂时间成了学生补觉时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颁行了“双减”政策,聚焦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1]。该政策从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到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再到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对作业减负提供了多角度意见,体现了党中央为真正实现教育减负而坚决治理的决心。本文聚焦于“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的现状,希望能为“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提供一些思路。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现状

1.学生的作业观偏差

首先是“双减”后学生的作业观仍存在认知偏差。虽然多数同学以学习进步为作业目的,但实际生活中,仍有少部分学生将寻求家长、老师等的认可作为作业目的,这种为他人完成作业的观念会造成学习内驱力的缺失,作业效果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令学习变得被动2。此外,不少学生一看到数学作业就产生压力感和惧怕感,充满消极情绪,日常作业抄袭应付了事,失去了作业本身的功能性。所以从学生视角上看,“双减”后数学作业的减量提质还有待改进,分层作业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教师的作业改进不足

其次是教师的作业观存在偏差。一些教师对“双减”精神内核理解不够深刻,没有重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在我国升学考试的大环境影响下,教师作为作业的改进者,受到教学成绩考核、学生和家长期望、学校管理、社会舆论关注等多方面因素牵制,由外而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价值追求3。更多教师仍旧将作业单纯地看作是课堂学习的诊断和巩固助手,选择大量重复的练习促进学生的成绩提高,而忽略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以及作业作为学生自我认知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与双减的改革目标背道而驰。

3.家长的作业支持不足

最后是家长的作业观存在偏差,家长对待学生的作业态度有两个极端:“狂热型”家长认为练得越多掌握越好,在“双减”后愈发担心孩子的课后作业量不足,缺乏练习导致学习成绩受影响。于是给学生找各种“小作坊”培优班进行练习巩固,这种过度“投喂”的方式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冷漠型”家长则认为作业是学生和老师的事,与父母无关或父母太忙没文化帮不上忙4。这类家长既不检查孩子作业完成时间,也不给予孩子适当的时间安排指导,置“双减”要求中的“家长应引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要求于不顾,忽视了家长在学生作业态度和习惯上的监管和引导功能。

三、初中数学提质减量的改进策略

  1. 家长与教师树立“提质减量”的观念

一些学生往往将作业看成是学习以外的负担甚至惩罚,心理负担很重,所以做作业时经常呈现怠惰、拖延和畏难的情况。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业的功能,不仅是巩固知识技巧,更是发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而教师的作业观应从“工具”转向发展。长期以来多数教师都将作业的主要目的视为巩固所学知识的工具,而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情感和发展需求,使作业从一种需要异变为一种负担。“双减”下的教师作业观应由知识巩固转向学生和教师的双循环发展,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初中数学作业改进。最后家长应具备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促进亲子关系发展的家长作业观,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如通过作业培养孩子自主管理时间、自主完成作业和自我总结和调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1. 作业布置与设计上的提质减量

其一,化零散为整体。即将知识技能目标中零散的知识点和技能板块化分类编排,在每一个的板块中,按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进行再分类,各板块之间呈也要有较强的关联性,从而形成一个作业整体。其二,化单一为多样。具体体现为,将数学问题的提出由验证型过渡到探究型,将问题的解决过程由直线型过渡到多方向型,将问题的结论由封闭型过渡到开放型,将问题的形式由纯数学化过渡到丰富的情境化。其三,化粗浅为精深。作业整合时,要关注作业的精度和深度。作业的精度首先体现在内容精,与知识技能目标紧密相扣;其次体现在方法精,做到“一题一法”或“一题多法”,突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做到方法与材料的统一。其四,化并列为递进。为了达到减量的目的,相同类型和难度的知识点应避免过多并列重复,作业应呈现出递进的层次性。

  1. 作业反馈上的提质减量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数学作业评价不应该是单纯的表扬或批评,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对错,而应该是具体的且朝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的反馈过程。因此,改进数学作业评价,应该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每个学生的作业过程,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作业习惯、意志品质、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例如,从情感态度上,主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规范完成作业的态度,根据作业情况可以评选“数学解题达人”或“数学书写达人”;从意志品质上,挑选能够坚持完成复杂问题的作业进行展示,树立学习意志品质强的学生榜样;学生即便没能解决完将整道问题,教师仍可以从学生的解答方法,格式书写上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正面的鼓励评价,帮助学生慢慢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从实践创新上,可以对于“一题多解”“巧解妙解”的作业予以表扬与分享,开拓学生思路,鼓励学生多维度思考。

四、结语

“双减”政策的提出,使“作业减负”再次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本文梳理分析“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的现状,然后从作业观、作业设计和作业反馈三个方面针对性提出初中数学作业改进策略:作业观上,教师学生家长三层面应共同树立促进发展的作业观;作业设计上,通过作业整合的内容、形式、难度等方面实现作业提质;作业反馈上,教师应及时反馈作业情况,注重个性化辅导和发展性评价,对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同步调整教学方式,实现学生教师“双循环”成长。希望本研究能为广大一线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提质减量”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杨小微,文琰.“双减”政策实施研究的现状、难点及未来之着力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22(1):64-77.

[2]陈罡.作业研究:从教学内容到学习经历一一基于作业负担为中心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4):50-52.

[3]杨清.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进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1(12):6-10.

[4]顾海东.关于初中作业分层设计的探宄[J].教育现代化,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