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西安 710054
2.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理工科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备受关注的问题,人文社科类公共选修课则是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时代背景下,提升此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势在必行。近年来,笔者在《中东热点问题探源》教学过程中推行多元化改革,并在近两次结课时开展问卷调查,共下发问卷230份,收回有效问卷216份。结合教学实践、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对该门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作以分析。
关键词:理工科;人文社科;公共选修课;问题;对策
一、面临的问题
在被问及选择人文社科类公共选修课的原因时,38%学生称对该课程感兴趣,37%是为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另有各12.5%是因为其他课被选完以及随机选择。具体到选择《中东热点问题探源》的原因:41.18%是因为感兴趣,28.34%是为了拿学分,24.06%是为学习知识,6.42%是出于其他原因。可见,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在选择该课程时态度比较积极。但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约半数的学生表现不佳,不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看手机、做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为免课堂教学挂一漏万并照顾学生的不同兴趣点,笔者在开课之初便推荐了参考书目及微信公众号供学生在课后阅读,但18.05%学生从未看过。可见,从选课到上课,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不足,并未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不仅要求现代工程师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1]即使92.61%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对自身成长很重要,部分人却未身体力行。
《中东热点问题探源》以中学历史中的世界历史为前导课程,授课内容包括“中东的民族与宗教历史”、“当代中东的战争与和平进程”、“当代中东的现代化浪潮”、“当代中东的伊斯兰复兴思潮”及“新中国与中东的关系的发展”五个专题。对其深入解读往往需要回溯历史,加之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不断轮动,致使该课程时间跨度大、涵盖国家多、内容极庞杂,要求学生充分掌握中学历史知识。然而中东历史并非中学历史的教学重点,加之陕西等省份的历史科目中考一度采用开卷考试,初中生对历史功底并不扎实,高考文理分科又导致理工科学生普遍忽视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习,错失了巩固历史知识的又一次良机。当笔者在课堂提出与中学历史相关的简单问题时,仅少数学生能够回答上来。而认为自己对世界历史的熟悉程度为一般和不熟悉的学生占55.17%。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调查问卷结果均表明他们的基础较薄弱,完成该课程学习较吃力。
3.未满足学生对教学方法多元化的要求
0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十分多样,从小学、中学一路走来,他们对何为金课已有自己的认知,还能够轻而易举地观看线上精品资源课程,这一现实对线下教学方法的信息化和多元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若要在课堂吸引住大学生,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本领。而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史学功底薄弱以及教学内容较难等突出问题,笔者在近几轮教学中力求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在以讲授为主的同时,辅以视频播放、案例教学、国别比较及课堂讨论,并推荐了参考文献与微信公众号,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进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但52.28%学生要求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表明笔者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并未达到以“讲、问、读、论、启、探”为要义的“快乐课堂”教学法的高度,与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方面亦有明显的不足,[2]尤其忽略了用“启”与“探”来激发学生的学生热情。
上述问题导致《中东热点问题探源》的授课效果不佳,考试虽采用开卷,且认为试题很难和较难的学生虽只占34.31%,卷面成绩却并不理想。
二、解决对策
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入学后,高校应从学生自身成长及就业与职业发展角度引导理工科学生提高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充分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工程技术学习同样离不开人文素质培养,自己想要在求职应聘中具备强大竞争力必须自身的综合实力,具备宽广的视野和缜密的思维。而且随着工作阅历的增长,企业在职人员对于人文素质在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中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刻。[1]书到用时方恨少,与其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追悔莫及或恶补相关知识,不如利用大学相对充裕的时间及图书馆等便利条件,积极学习人文社科知识。
在《中东热点问题探源》开课时,教师先分析学习该课程的作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学习掌握中东历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东民族及宗教等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本质。第二,该课程涉及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及国际关系学等领域的内容和基本理论,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国际视野,又可在具体个案的探讨中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其专业学习亦有裨益。第三,中东问题是备受世人瞩目的国际问题,也常常成为人们日常讨论的话题,可在与同学及朋友的日常交流中彰显自己渊博的学识。
2.调整优化课程内容
该课程的五个专题已涵盖了为世人关注的中东热点问题,从调查问卷看学生最感兴趣的授课内容依次是中东战争与和平(28.9%)、中东民族与宗教(27.75%)、中东现代化(21.96%)、中东国际关系史(16.18%)和伊斯兰复兴运动(5.2%),认为对他们了解中东问题帮助很大及较大的学生占77.94%,可见学生对本课程内容满意度较高。但内容庞杂与学时有限(16学时)的矛盾决定了必须继续调整优化课程内容,学生最想了解的是中东国际关系(31.64%)、中东政治问题(27.75%)、中东宗教文化(20.9%)、中东民族问题(13.56%)和中东经济(6.21%)。笔者今后将在确保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时更新优化授课内容,争取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感。[3]以科研反哺教学,密切关注中东地区现实热点问题,突出中东与中国之间的联系,确保课程内容系统完整、重点突出、吸引学生、深入浅出。
3.提高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程度
在开课之初,推荐参考文献及微信公众号,便于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兴趣点,确定讨论式教学的主题,并在课堂讨论后及时作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特定问题的理解,增强讨论式教学的效果。选用制作短小精悍、与教学内容贴切的视频资源,通过视觉及听觉冲击吸引学生的目光,因为34.2%学生认为播放视频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给予学生充分时间、提供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精心指导的前提下,通过翻转课堂、组织模拟中东国家论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构建“课堂教学+课外延伸”同步一体化、多元开放式的教学模式,[2]引导学生在课外下功夫、主动学,并达到缓解学时不足问题的效果。
此外,加大多元化考核中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将其由目前的40%增至50%甚至更高,加强过程管理与全过程考核,提高获得学分的难度,倒逼学生积极参与到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唯此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理工科高校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增强竞争力,促进大学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熊勇清,郭杏,郭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基于“学生兴趣”与“工作情境”双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5(1):100-103.
[2]赵惠霞,王敬艳,李乖宁.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94.
[3]何骏.深化课程改革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J].学理论2009(9),180.
作者简介:
王楠,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姬超,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2003班学生。本文为西安科技大学202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中东热点问题探源’多元化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2109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