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绿舟分校 四川 610000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这段时间是一天中头脑清醒的最佳期,一天当中,人在早上的学习效率是相当高的,学校为了利用好这一黄金时段,纷纷开展了早读课。
早读课,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记忆能力、训练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具有扩大学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的功能。而目前早读课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们迫于老师的压力如小和尚念经式的读书,有的装模作样、滥竽充数,有的拖拉懒散、有气无力,有的沉默不语、蒙混过关。
如何提升早读课质量呢?纵览当前早读课现状拙谈如下研究对策:
一、明确早读任务
早读课最主要的任务当然是朗读与背诵,那么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这些都需要老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情况分配适中的任务,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必要时可采取“小班主任”制度,让学生轮流当班主任,负责当天早读任务安排,让每位学生参与早读管理,树立责任意识,有了责任意识,学生自然会提前做好早读任务的准备,人人参与其中,便能人人重视早读。
二、丰富早读内容
早读材料单一枯燥,是影响学生早读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早读质量,便要抓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新鲜感。
1.重视教材,精选片段
教材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早读读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任务,那么又应该怎样来读呢?可以和学生一起筛选内容,突出重点,每位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喜欢的片段,这样有了学生自身的参与、自己的选择、难度降低了,学生读书的主动性也增强了。
2.海选经典,诵读名篇
教师可以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要求或名家名师的推荐海选出一些文质兼美、通俗易懂的经典古诗文或朗朗上口的名家名篇作为班级特有的早读资料,学生对未知的新内容产生好奇心,便有了阅读的兴趣,自然早读的劲头也更足了。
3.尊重个体,分享笔记
教材和名篇固然是营养丰富的,但对于一些学生而言离自己的的生活和兴趣太遥远。于是让学生采撷好词佳句和自己喜欢的片段在班上进行分享,分享读书笔记也作为班级早读的内容,调动了学生早读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聆听同学分享的读书笔记,其实也相当于自己积累了好句好段,更激发了学生读好书和采撷好文章的兴趣。
三、改变早读形式
1.个体朗读与集体朗读
个体朗读缺乏力量,但方便评价,对个别学生能起到一定的训练作用。集体朗读力量感强,具有一定的带动性,但不方便进行评价,所以将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个人与集体结合起来,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好,看谁读得有感染力,能起到激发集体、带动个体的作用。
2.分时朗读与分类朗读
教师可根据班级朗读时间,进行分时朗读。(如:周一读经典、周二读教材、周三分享好段)也可以同一时间读不同的内容,(如:周一前15分钟读经典,后15分钟读教材。)还可以分类朗读,(如:周一读科普类资料、周二读文学常识、周三读传统文化)用丰富的内容填充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早读课中。
3.分享朗读与朗读录音
让学生分享自己采撷的读书笔记,充分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可协助学生录音,把学生的朗读录音在班级中播放,让学生听到自己的朗读声音,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听自己的朗读录音中找到不足,教师还可以把一学期的录音整理好发至班级家长群,让家长们也聆听自己孩子朗读的声音,以此达到教校合作的形式促进孩子的朗读。
4.教师范读与学生自读
教师在早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早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自身的引领示范作用。对重点语段进行示范,对难点内容进行教读,也可以让一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美感,读出享受。达到师生共读的情境,这样学生也深受其染,更具活力。
四、创新早读评价
早读评价中,采用将个体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既照顾了个体,也将个体与小组进行团队化,只有个体认真对待早读,小组才会获得更高的积分,而小组要想获得表彰也只有每个个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评价方式除了采用积分表的形式外,还要创造更多的评价机会,增加学生早读的成就感,只有学生从内心生发出早读的意愿和意志,才能真正有效提高早读的质量。于是我们每天根据早读情况评选出 “早读小明星”“早读小达人”“早读积极之星”“早读明星小组”等别具一格的荣誉称号并颁发奖状或奖章,除颁发奖状和佩戴奖章外还可以适当奖励一些小奖品,以此让学生在早读课上表现更积极。
评价的目的是增强学生早读的动力,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早读、善于早读,从而走向更深层次的个性化阅读和实践活动。在评价机制的激励下让学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班级早读质量的提升。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所以利用好早读的黄金时间,在探索中不断反思,让书声琅琅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