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理念对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通过调查报告进行研究,选取80例消化内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分别利用循证护理理念管理模式和一般性的护理方式进行对比,观察他们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得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消化内科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并且对护理的满意度非常高。结论:循证护理在消化内科取得了很好的评价,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非常满意护理过程,值得各大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患者;循证护理理念;护理工作;对策
一、消化内科以及循证护理理念的简单介绍
1.1、消化内科的一般叙述
消化科常见疾病有食道、胃,及十二指肠、肝、胆、胰、脾、肠道等疾病,消化科也是消化内科,通过消化科能了解人体的胃肠道等多方面的疾病。不注意饮食的情况,经常吃粗糙食物,会导致人体的食道部位出现炎症,
1.2、循证护理理念的简单阐述
循证护理理念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也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一般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我们医院记录显示:从2022年7月份到2022年9月份一共选取了80例消化内科患者,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从39岁——91岁,中老年龄段的患者为主,其中老年人居多。经过对这80例患者进行常规性和系统性的医学专业查看病情,确诊为消化内科患者。
2.2、研究方法
把患者分为两类,一类为观察组,一类为对照组,让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让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探讨护理效果,患者的满意度。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对照组实施常规性的健康护理
常规性的医疗护理:护理风险管理人员仔细地观察并记录每一位患者的基本情况,观察他们的身体是否失衡,了解患者的血压、意识、测体温、血常规、进行护理的知识渗透等情况。还要提醒患者对肠胃需要特别保护,加强自身的饮食问题。饭后散步,去医院的走廊里走走,和其他患者或者是医护人员进行聊天、沟通,促进消化系统的快速恢复和趋于健康化。
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阐述为几个方面:
①按时按点安排服药
药品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或者是依照药品的规定来进行服用,如果护理人员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没有遵医嘱或者是按照药品的使用方法来进行,就让患者服药,那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护理人员定时安排患者服药,对一些特殊的服药病人给予特殊的照顾和观察,摄入一定量的食物,还要进行适时地监督,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②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
医护人员需要多多地给予高度的关注,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怀备至,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尽可能地安排一对一的专人负责服务工作,争取最多的时间陪伴在患者身边,减轻心理负担,减少心理阴影。
通过对比护理效果,可以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1%,而观察组对护理的效果、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8%,可以看出,循证护理理念对消化内科患者的病情控制和满意效果非常好,应该被大力推广应用。
③提升护士综合素质
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的提升,关键在于护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态度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因此,消化内科的护理人员需要在上岗前,进行深入地研讨、培训,有关护理服务态度,上岗后,也需要定时定期进行培训、学习,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不能有差别,促进病人的消化疾病快速恢复。
三、研究结果
所有的消化内科患者在医院期间,均给予了及时地医学观察、消化系统检查和循证护理理念管理的后续服务,安排了细致的一对一的护理宣传,让患者有家的舒适、愉悦感觉,便于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患者病情的控制,医患者病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恢复。根据研究数据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理念对消化内科患者更加有效,整体效果更显著。
四、讨论
为了确保消化内科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医院的医生利用很多的科技设施给予患者一定的治疗,外加循证护理理念的服务来对患者进行帮扶保护,以防患者的生命健康能够得到保障。在治疗以后,得出了结论:治愈人数达76人,轻症者4人,没有严重者或者是死亡人员,轻症患者占据很少的比例,充分地说明循证护理理念在消化内科护理开展工作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应该被各大医院大力推行。
参考文献
【1】刘彩琴;陆薇;李颖等;消化内科患者利用循证护理风理念的积极效果【J】;健康必读;2021;03(2):81——86
【2】秦格兰;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理念进行服务的观察与研究【J】;现代养生(B);2022;17(01):28——30
【3】于艳玲;循证护理理念对消化内科患者护理的影响及体会【J】;现在医药论丛;2022;08(12):63——65
【4】吴晓丽;徐伟东;循证护理外加护理体会治疗消化系统不良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2;14(09):9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