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全面发展——关于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读写结合,全面发展——关于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刚娜娜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  山东  德州  251100

摘要:应试教育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阅读”和“写作”分离开,以实际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教学手段会浪费大量的语文教学资源,也会让学生无法处理的有限课堂时间内获取充足知识,最终的教学效果会与预想目标有明显差距。虽然,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阅读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意识,但如果让学生运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进行写作,依旧存在“无话可写”的情况。相反,一些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并不具备强大的阅读、分析能力。由此,在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非常重要,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写结合;全面发展

前言:虽然,新课程改革正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实施。但是,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中仍旧存在这一现象“读与写”分离,“读与写”各自独立的教学现象导致充满趣味的阅读解析教学变得更加枯燥乏味,整体结构变得支离破碎。但是,不论在哪一种教育背景下,阅读依旧是写作的重要基础,而写作是实现阅读升华的关键,两者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相互协助,构建“读写”结合体。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下,读写结合不仅能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还能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让学生能在阅读、写作的锻炼中真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语文课学好、学透。

一、扩大阅读视野,为写作“保驾护航”

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高中时期的语文教学已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教育过程。新颖、高效教学方式应用能让学生熟练的以所学技巧解析文章内容,逐步与语文情感融为一体[1]。语文情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其中包含文字的应用、句式的运用、场景的描述、心灵的体现、自身的思维空间等多项内容。一般来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语文读本》与相关的课文内容结合在一起。

比如,在学习《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重点阅读教材中的关键部分,感受、领悟、品味文章中“描写”、“抒情”等手法的应用技巧,真正体会作者沉静、细腻、抒情的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如何《合欢树》、《务虚笔记》等,引导学生探究史铁生的生活背景、创作经历等,了解学界对史铁生的评价。这一教学过程能帮助学生了解抒情散文的特点,掌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创作方法等,让学生的思想境界有所提高。就此而言,在阅读教学的具体落实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拓展阅读思路,逐渐朝着课外延伸,让学生的阅读素材更加丰富,这样自然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要想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点拨和引导,或者设计精彩的阅读问题,让学生书写读后感或者进行文章仿写,使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的知识得以运用。

二、掌握写作技巧,在读中“细细品味”

对于语文学习来讲,课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素材[2]。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材通过人文性纽带将一些经典著作融合在一起,因而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带领学生钻研作品的写作技巧,让学生能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合理运用。

比如,教学杨绛的《老王》这篇课文时,作者为了将老王这一人物善良、勤劳的优秀品质体现出来,在文章中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写作手法,将具有鲜活生命的“老王”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这一人物产生深刻记忆。在引导学生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细致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文章中的描写手法进行仿写,写一段人物描述,体现人物内在精神与品质。只有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创作出“真实”的东西,学生才真正能够明白“阅读为写作提供服务”的内涵。与此同时,也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成功创作的喜悦。

三、坚持不断阅读,让读写“相得益彰”

阅读是读写目标的第一步,也是高中生需要重点实现的首要目标[3]。而更为关键的是,如何让学生能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将其中的价值转化成个人素养。阅读素养的主要形成方式就是多读,除了阅读就是写作,而只有写作能将零散的语文情感融为一体、逐步升华。纵观教育教学改革,近几年我国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不论是作文命题还是新材料作文,都更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思辨能力的培养。

比如,“拒绝平庸”,学生曾学习过《品质》、《老王》、《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等相关文章,不论是底层人物的光辉,还是伟大思想家的内心情感,都为学生创作“拒绝平庸”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拒绝平庸”其实就是让健康向上的品质得以体现,让自身优秀的思想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如果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针对以上文章进行延展性阅读,那么所积累的素材将会更充足,思想也会变得更深刻,作文内容也将不会平庸。

又如关于“青春不朽”的材料作文其实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体现观点的辩证,探讨“永恒”与“短暂”的话题,而教材中“像山那样思考”的专题课文是学生学习的经典范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苏轼的《赤壁赋》进行深刻探讨,让学生能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在人生哲理中挖掘更多的内涵和意义,感受青春的态度和观念,让文章的思辨性变得更强烈。由此能看出,读写结合教学的开展,能让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拥有良好的阅读水平,读写结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步提升。当然,在此期间,教师需要给予有效的引导、适当的点拨、合理的约束,让学生能在良性的读写结合循环中得以发展、进步。

结论: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落实,教师任重而道远。宛如《学习的革命》中说的一样:“民族的智力发展决定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良好的发育头脑、强大的学习热情以及工作中学习知识的应用是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的头脑并不是需要被不断填满知识的“器皿”,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习惯,激活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努力,以教师的坚持不懈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福德. 群文阅读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 智力,2022,(26):60-63.

[2]叶福泉. 读写语文:统编版小学语文阅读与表达并重的实践探索[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22,(08):40-44.

[3]郑艳芳. 主题阅读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联动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界,202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