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高职院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陈洁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广西  532100

摘要:“课程思政”是评价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新形势下“课程思政”的状况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高职院校外语教师要从铸牢思想政治素养、巩固专业素养、培养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三个维度稳步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进而促进高职院校外语教育与立德树人目标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提升路径

引言: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实现全面的德育教育,不断开拓新的时代;以课堂教学为主体,持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其亲和力、适切性,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外语教师需贯彻落实该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职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状况及影响因素

(一)外语专任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欠缺

部分职业院校外语专任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课程思政的意识,并在课堂上运用了“思想政治”要素,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佳。究其根源,是由于德育教育被强行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并未有效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契合相匹配的思政元素,思政教育的成效并未实现。

(二)对课程思政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部分职业院校外语老师对于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了解不够,甚至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的授课老师的工作,出现了抗拒心理。这样一来,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教育,教师不教授学生如何对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优劣进行客观分析,这样一来将会使学生受到很严重的影响。究其根源,是由于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深入理解,没有弄明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

二、高职院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

(一)筑牢思想政治素养

在高职院校外语专业中,教师要想真正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必须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要从根本上理解“课程思政”对立德树人的作用,转变对“课程思政”的消极态度,积极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外语“课程思政”方式;这才是其真正目的。让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学习,不仅要注重学生主体性,还要把握好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什么是“课程思政要素”?上海中医药高职院校原校长张智强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座谈会上,把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归纳为三个层面: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二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三是道德教育,是对高职院校生进行社会公德和人格品德的培养。外语教师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具体的教学要素,就可以从外语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发掘和整理出相应的教学要素,使之达到教学目的。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应当认真思考如何将“思政教学”引入到课堂,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二)夯实专业素养

外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外语教学的必备素质,是所有教学工作的基石。高职外语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课程思政”中,外语专业知识是其先决条件。外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必须在外语环境中进行,否则就不能称为“外语教学”。所以,外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在教学设计上要有远见,以思想政治为视角,确定本单元的思政教学目标;与生动的生命叙述相结合,以理性的、平等的、对话的理性话语、感性的话语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学生的教育中。教学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在有关旅游的外语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微视频、话剧表演、中外文化比较等方式进行教学,将传统节日、茶文化、建筑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入课堂,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教师的教育与科研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科研能力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丰富其职业精神、提高其教学水平、培养其自身的职业个性。科学研究能力主要有科学认识、科学方法、科学研究的态度。有较高的教学水平的教师对研究项目的兴趣较大,对学科的教学和学科发展更为敏感,他们思想严谨、逻辑性强,富有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刻苦钻研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这种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性格。这也是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时希望要达到的效果。

(三)培育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不断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唯有如此,方能坚定“课程思政”自信,夯实德育根基,磨炼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建设者和坚实的继任者。现在,很多外教教师口口声声说着“课程思政”,心里却没有信心。培养优良的民族文化素质对于提升“课程思政”外语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思想、价值和信念的结晶,道德准则的浓缩与升华,是中国人民最深刻的心灵诉求。在我国,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了自己特有的观念和行为准则。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管是以前还是今天,都有它的意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首先,高职院校外语教师需要坚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积淀。中国

传统文化包括很多方面,职业院校外语教师除了学习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建筑、艺术等等之外,可以透过阅读《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周易》《水浒传》等各种经典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逐步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之中,并融入到自己的性格之中。

其次,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必须具有把传统文化知识转化成现实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期合格的外语专业人才。例如,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充分融入逆行而上、顽强拼搏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一思政元素。善于发掘和传授英雄事迹。英雄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的勇气、毅力和爱心是不分国界的,我们中华民族是个英雄的民族,历史上也有很多无私奉献、舍己为人、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这也是当代青年应该学习的优秀品质。所以,深入剖析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使教师的学生对见义勇为的价值观有更深刻的认识。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对继承与培育中国传统文化有重大价值。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外语教师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外语“课程思政”的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以批判的目光看待西方文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心,形成健全的人文个性;新时代,外语教学工作者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根据“课程思政”的特点,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思想素质,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提高“课程思政”三个层面的素质。在这三个方面,思想政治素质要强,职业素质要强,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有综合的知识素质。唯有如此,“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与高职院校的立德教育目标相一致。

参考文献:

[1]谭海林,王亮成,张治坤.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1):162-164.

[2]韩培庆.试论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2,(05):32-34.

[3]李娟.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探索[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22,(01):46-48+54.

[4]李金凤.“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外语教材建设路径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