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磁村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5100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自身的课程目标定位、理念和内涵特质的规定以及要求,最早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的阐释是由英国科学哲学家吉本斯以“知识生产模式”理论为基础,将知识与智慧整合后提出的理念。基于此,以下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增值性评价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增值性评价;运用研究
引言
有关研究表明,小学五年级学生已具备相应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因此,在此阶段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借助系统性课程的开设,可从多方面提升并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观察意识、生活经验为基础,对于系统性的观察方式加以掌握,逐步形成系统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分析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独立形态的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的构成部分之一。相对于文化学科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倾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生活出发,合理选择活动主题,并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对知识产生更直观、更深入的感知,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精神得到培养,对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增值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一)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全方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在此过程中给予一定的重视。相较于单一学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更能锻炼学生多种素养与能力,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转变以往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所形成的落后教育理念及观点。以“看云识天气”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为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加大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以有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有效性。学生不仅要走到室外观察大自然中的云,还要在实际观察中知道云的分类,懂得天空中的云和不同天气之间的关系,养成认真观察生活事物的习惯,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及兴趣,在他人的帮助与协作下共同朝着统一的目标一起努力。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自然也能朝着各方面素养与能力均衡式进步的方向发展。
(二)多形式活动评价
教师除了创建形成性评价之外,还可以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创建语言描述评价、实物奖励评价、课程分数评价、肢体动作评价等。比如,当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对他们竖起大拇指,或者用掌声表示鼓励;当学生主动回答活动问题时,教师可以进行语言描述式评价,如“刚才所回答的内容逻辑十分清晰,而且观点明确”“这个观点比较新颖,也有参考的价值”“此种解决方法并不是特别理想,还有改进的空间”,等等。教师用鼓励性、表扬性、委婉的语言对小学生进行评价,不仅可以激起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和信心,还能实现有效的引导,从而使其更加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方向,促使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地开展。如在参与“雾霾现象探秘”这节课的综合实验活动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行为和语言进行课程评价。比如,有的小学生认为雾霾的形成是因为汽车尾气的排放。对这个观点,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委婉的评价,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你可以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思考一下还有哪些原因。”有的小学生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了简单的科学雾霾探测实验,并得到了有效的实验结果,对此,教师可以进行表扬性评价,如“这类实验活动的实用性比较强,而且操作简单,非常符合你们的操作习惯和认知水平,可以进行推广和宣传。”教师利用这样的评价性语言,不仅增强了小学生参与活动的信心,还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了实践活动的效率。
(三)综合实践活动方式要具有自主性和多样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想要使它的问题得以解决,也要注重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来,拥有一定的参与感,能够自主进行活动,让学生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单一的活动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然而多样性却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实践体验,能使学生从不同的活动中获取不同的知识,而且从小培养学生这种综合能力也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因此,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了解每一项活动的内涵以及意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师应加强对教学大纲的深入把握和理解
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提出了四种主要课程学习方式,即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分别来说,考察探究方式是围绕学生自身的兴趣,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的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教育素材以及课程研究主题,促使学生在观察、记录、实验、思考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整合和分析收集的资料。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广泛搜集材料,小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一环扣一环的理性思维的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堂学习向着课外学习转变,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和实践探究空间,立足于社会生活,结合社会组织或者他人的需要开展相应的服务活动。如开展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让学生担任社会角色体验社会生活,在服务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既包含丰富知识,也促进了相关技能的学习。设计制作是学生将自己的设计灵感、创意和实践方案付诸行动,将分散化材料转化为有形、有神的作品。其注重的是对学生技术应用意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职业体验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岗位的情境,如军训、学农等,让学生通过职业体验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职业情境和岗位演练,以提高学生职业经验。
(五)联系学生实际生活
教师在活动课的最后环节,需将活动主题作为出发点,重视生活实际的关联,以此进一步深化、拓展活动主题,针对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教育及启发。任何课程的展开均是为生活实践提供服务而存在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亦是如此。[6]尤其是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所设立的课程,因此更应该服务于生活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动物怎样保护自己》这部分内容时,在引导学生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研究结束之后,应从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延伸至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启示。比如,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类所发明的保护自己的方式,是从哪些动物身上获得的灵感呢?借助此提问可由课内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外,促使学生以生活实际作为出发点展开深层次的思考。
结束语
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中的课程评价也是判断活动效果、提升活动效率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要重视这部分内容,通过优化评价内容、改善评价形式、丰富评价主体的方式,增强课程评价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利用活动评价提高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璇.浅析如何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科学评价[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3):131-132.
[2]黄天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化评价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12):121.
[3]濮玉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区域建构与实践[J].现代教学,2021(Z3):94-95.
本文系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教育科学“十四五”2022年度重点课题”学科核心素养指向的综合实践增值性评价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2ZCJZ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