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医院;四川 康定市;626000
摘要目的 分析尿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8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4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尿常规检验,后者接受尿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 诊断准确率,观察组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观察组的敏感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检测用时,观察组用时较长,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尿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诊断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较高,虽然检测用时较长,但准确率、敏感度均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尿常规;C反应蛋白;联合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多见的外科疾病,也是急诊科最为多见的急腹症,病情危急,易诱发阑尾破裂、阑尾炎感染、阑尾炎肿胀等,随着病情的发展,腹痛程度明显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不良现象,威胁生命安全。近年来,因人们饮食习惯和结构的改变,使得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明显提升,其中以小儿最为多见,影响其身体健康成长[1]。有研究表明[2],尿常规和 CRP 在对急性阑尾炎的确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遂本文开展如下研究。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入选对象共计80例,均为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本组40例中包括患儿女20名,患儿男20名,最小年龄者5岁,最大年龄者14岁,平均年龄为(7.22±2.32)岁;单纯进行阑尾炎22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0名、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8名。
观察组:本组40例中包括患儿女22名,患儿男18名,最小年龄者4岁,最大年龄者13岁,平均年龄为(7.41±2.13)岁;单纯进行阑尾炎22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名、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9名。
上述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方法
尿常规:清晨取首次中段尿液当做尿液标本,收集前需要做好会阴部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女孩子,避免阴道分泌物影响尿液标本的质量,收集完毕后,于30min送检,监测尿液颜色、透明度、酸碱度、尿比重、白细胞以及红细胞、尿糖等指标。参考范围 :酸碱度 <8.0,尿比重 1.025~1.015, 白细胞及红细胞 <3 个 , 尿蛋白<80 mg, 尿糖≤900 mg, 其余指标的检测结果均以阴性为标准。
C反应蛋白:于清晨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液3ml作为检验标本,放入离心机上做离心处理,转速为2500r/min,收集上层血清,经免疫散射比浊法监测CRP水平,参考范围::CRP≤8 mg/L[3]。
1.3观察指标
诊断准确率:对比两组不同类型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
对比两组的敏感度以及检测用时。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接受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当处理结果显示p<0.05,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见下表一所示,诊断准确率,观察组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一 诊断准确率 n(%)
组别 | n | 单纯急性阑尾炎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
观察组 | 40 | 95.45(21/22) | 88.89(8/9) | 88.89(8/9) |
对照组 | 40 | 72.73(16/22) | 40.00(4/10) | 37.50(3/8) |
X2 | 4.247 | 4.866 | 4.898 | |
p | 0.039 | 0.027 | 0.027 |
2.2 敏感度对比
如下表二所示,敏感度,观察组的敏感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表二 敏感度对比 n(%)
组别 | n | 阳性例数 | 敏感度 |
观察组 | 40 | 37 | 92.50 |
对照组 | 40 | 23 | 57.50 |
X2 | 13.067 | ||
p | 0.000 |
2.3 检测用时
如下表三,检测用时,观察组用时较长,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表三 检测用时 (±s)
组别 | n | 检测用时 |
观察组 | 40 | 6.57±1.77 |
对照组 | 40 | 1.34±0.23 |
t | 18.532 | |
p | 0.000 |
3讨论
急性阑尾炎的致病因素较多且复杂,易与其他腹部病症相混淆,在临床上具备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尤其对于小儿来讲,器官发育不成熟,年龄较小,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误诊和漏诊率,不利于开展急性阑尾炎对症治疗。因此,检验科需要重视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工作,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4]。
尿常规为临床三大常规检验技术之一,不会对受检者造成损伤,且收集样本的流程十分便捷,利于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对于小儿来讲,依从性不高,在收集尿液样本时,可能遭受诸多的影响因素,降低尿液质量,而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研究炎症和组织损伤之间关系的最佳手段之一,其于肝脏系统中产生,如该指标水平在血液中提升浓度,则表明机体炎症反应较高,并且该指标在阑尾炎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价值理想,将如上两种检验方式相联合,可以避免单一检验出现的误诊、漏诊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小儿急性阑尾炎可实施尿常规联合CRP检验方式,以提升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明军.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03):150-151.
[2]艾雪飞.尿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03):86-88.
[3]王新,孙雨婷,王佳美,李满元.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验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03):88-91.
[4]陈冬玲,黎青梅,何国华,刘玉玲,司徒经伟.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