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文字障碍的困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如何破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文字障碍的困扰

  ,雷文亮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第四中学  贵州省  561200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而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则要学生先具有认读文字的能力,这是最基础、最核心和最致命的,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中楼阁。而这种情况恰好又是目前农村学校中最要命的一个薄弱环节,直接极大的影响了本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一直困扰着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们,我又不是语文老师,该怎们办呀?那么如何破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不识字的困扰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破解。

一、分层预习,分层指导。

在农村地区的薄弱学校中,每个班都要有部分学生因为这因为那,识字能力特别差,识字量特别小,既不能认,也不能说,还不能写,作业嘛就不用管了,课不好上,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老师们头痛不已。那么作为政治教师应该见招拆招,以不变应万变,不能抱怨,应针对学情,从预习开始进行分类,分层指导,分层预习,循序渐进地推进。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把学生分成ABC三类(好中差),A类学生按课时预习后写认识、感悟、启发、收获、打算。B类学生按课时预习后写知识点,如概念、意义、作用、关系、区别。C类学生按课时预习圈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问同学、做标记,扫除文字障碍,确保课堂上能正常听课识记知识点。如指导学生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节学习伴成长”, A类学生写出“学习”的认识和启发、打算;B类学生预习后写出学习的场所、表现、态度、作用和意义;C类学生预习时先找出了不认识的字“鹰”、“ 雏”、“翔”、“懵”、“蹒跚”、“鸠”、“湘潭”、“智慧”、“ 鹦鹉”、“浒”等。鼓励学生查字典、问同学后注上拼音,然后教师引读,学生再自读,让学生大体知道该章节的基本内容,不让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读不下去,讲不出来的尴尬局面。

二、加强检查,让预习真正为课堂铺路。

    教师在教学中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和“鹰过留迹”的决心,认真细致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不让学生走过场,敷衍了事。检查中若没有完成,将给予严厉惩罚,让学生丢丢面子,红红脸,出出汗,流流泪,尴尬尴尬,因为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在群体中很在乎这些东西,从而知道不预习带来的严重后果;完成得好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如表扬、点赞、展示、掌声等,给学生树立信心。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使学生认真对待课前预习,逐渐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尤其是C类学生的预习,必须扎扎实实的按要求检查预习情况,看学生是否能独立进行预习,生字是否认读到位,标记做得认不认真,能不能阅读课文,书写是否工整,是否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铺垫;A类学生和B类学生主要检查是否达到预习目的和要求,态度是否认真,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是否能口述预习内容等等。教师从行动上体现对预习的重示,并且是一诺千金,说到做到,执行力非常高,学生从心理上认可了,它就会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那么教学中的文字困扰就基本上得到解决。所以只要这个环节抓好抓实了,教学中的文字障碍就会在学生的预习中排除,我们就不会为学生不认识文字而苦恼不堪了。

三、制定帮扶计划,落实预习报告。

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领作用,制定好学生的帮扶计划,有针对性的把C类学生一对一的分配到A类学生中,一名A类学生帮助一名C类学生,C类学生可以学习A类学生的学习方法,耳濡目染,在榜样的带动下C类学生会受到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启发,模仿去学,形成规律和习惯。还有就是每节课前由A类学生帮助C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读通课文,认读生字词,给生字词注上拼音,在书本上做标记,了解课文内容等等,上课时由A类学生直接向老师报告,我帮扶的某位同学已做预习,预习情况怎样,C类学生知道每节课A类学生都要报告,如果不认真完成,后果会很严重,没有面子和尊严,预习时就会主动按照要求完成。这样一来老师上课时就做到心中有数,文字障碍已经由学生自己排除,课堂上可以去引领启发学生多讨论、多交流、多发言了,教师可以从思想、道德、法律、政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引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恒心,使学生在学习上精神饱满,阳光向上,做到胸中有勇气、怀中涨志气、心中有底气、脑中有灵气,从而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四、巧施计,解决生字障碍。

“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古人读书如此认真严格,我们更要要求学生不放过每一课的生字,才能理解我们的教学内容,否则我们就会徒劳无功,无法进行课堂教学。因为学生的一生贯穿一个“读”字,无论是哪一个学科都要学生去读,才能掌握文中的知识点、思想、方法,最后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成长为社会的可用之才。那么道德与法治学科同样更需要读,读通大意,读懂要点,读出内涵,读出灵魂和智慧,关键是教学中怎样个读法,这个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是满篇的读和泛泛而读,而是要精读,要恰到好处的读,瞄准时机,让学生在特别想读的时候读,效果就会更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任教的每一个班级分成几个朗读小组,每组有ABC三类学生,教学时涉及到案例、定义、作用、意义时,让每一个小组进行朗读,其他小组监督打分,看是否整齐、流利、有无错别字,有没有滥竽充数的同学等等,对于读得好的小组给予鼓励和表扬,如适当的发几颗糖、几个果子,几支笔芯等,“小小礼物办大事” 嘛,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活跃一下我们枯燥的课堂氛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对读不好的小组给予惩罚,让他们自己纠出害群之马,给大家表演节目表示处罚,并且保证下次不能拖大家的后腿,影响团队。通过课堂上的朗读竞赛,迫使不识字的同学主动去解决自己不认识的字,优秀的同学怕差的同学影响本组的朗读,也会积极的去监督和帮助差的同学课前读通课文,排出文字障碍,还可以让不认识字的同学跟着会读的同学读,长时间坚持,识字的能力就会得到加强。

总之,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多想些对策和教学方法,天难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肯动脑经,用心去做,办法总比困难多,多指导、多监督、多帮助、巧施计,一定能够破解我们的困扰,收到奇效。只有破解了学生不识字的这一大瓶颈后,打通学生识字的“任督二脉”,学生的识字量逐渐增大,积少成多,量变才会慢慢的发生质变,做到识文断字,读其文解其意化其行,学生主动、自觉的去自学,最终实现学生有进步老师有成就的双赢目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质量才能真正的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