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本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多维互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期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多维互动;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门贴合实际生活的学科,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强化学生的法治思维和道德观念,以此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应注重生活元素的渗透,同时为学生的自我展示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多维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高效互动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导入环节互动,激发学生对道法知识的学习探索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中,导入环节可谓掌握着整节课堂的命脉,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没有前期铺垫或毫无启发性地导入环境,难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甚至还会有学生因为平淡无奇的教学方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不利于课堂教高效开展。大多小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的学习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也不能全面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其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并不积极。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可有效拉近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在课堂中为学生构建一个既熟悉又充满启发性的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一探究竟的动力[1]。
比如,在三年级上册“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这一课程教学中,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出发。首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校园的图片和视频,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主动融入进教学情境中。在学生回味的过程中,引出提问:“有谁知道图片上展示的地方是哪里吗?”学生对校园环境最熟悉不过了,很容易就将答案与自己的校园联系到一起,接下来,教师继续向学生抛出问题:“哪位学生知道图片上展示的风景在校园的哪个地方?”让学生陷入激烈的讨论中,根据讨论结果主动将目光聚焦于新课程学习上。很显然,这种导入方式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成功调动了学生对知识探索的积极性,更是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专心投入到新知识学习当中。
通过在导入环节融入生活元素,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出发点,为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提供了更多的话题,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与互动中得到升华,这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最终的教学目的。
二、实践案例互动,助力学生对道法知识的理解掌握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教师讲解的内容基本来源于课本,由于课本知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课本中的案例与实际生活存在些许偏差,学生无法通过生活实例分析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单一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想要利用有限的案例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恐怕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将一些实践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的有机融合,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既提高了学生对相关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正确认识广告”这一课程中,这一节课包含的抽象性知识比较多,如广告的概念、广告的功能等,如果教师向学生直接讲述课本内容,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必然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周围的生活元素,加深学生对广告概念的理解。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一些电视中经常播放的广告,让学生对广告的概念进行初步感受。其次,为学生展示一些提前拍摄的广告图片,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细致观察,找出图片中的广告,这样一来,可以加深学生对广告多种表现形式的认识。最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虚假广告,以此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思维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散。待学生观看完毕后,提出质疑:“虚假广告存在哪些危害?”等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展开探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广告概念以及虚假广告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辨别虚假广告的能力。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实践案例,能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抽象色彩加以弱化,同时还为学生的互动与探讨创造了契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问题情境互动,提高学生对道法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须得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当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遇到相类似的场景,并可以迅速做出准确地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问题化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问题能力及自主解决问题能力[3]。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做学习的主人”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学习问题,如:“在学习做某件事时,总是学不好,这是应该怎么办?”等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清晰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当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而是要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接下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如明明总是做作业拖拉,有什么办法让小明更加快速高效地完成作业吗?接下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切身感受,而且还丰富了其学习经验。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多维互动创造了契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结束语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及合作探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汲取课本中表达和传递的道德精神,从而有效的“提质减负”,真正把所学东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周燕.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1,(33):103-104.
[2]刘志平.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渗透路径[J]. 天津教育,2021,(26):38-39.
[3]周岳英. 德育生活化——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实践[J]. 基础教育论坛,2021,(2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