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夏雪

汤旺县第三小学  153038

摘要:“双减”政策的提出在教育领域中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了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教师需要将教学关注点由作业布置迁移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笔者立足实际,阐述了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优化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同时还要求学生经历一定周期的学习和训练,学习过程难免枯燥无味,高负荷的作业量和学习负担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学习压力,学生很容易对其产生厌烦甚至抗拒心理。因此,教师需要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教学优化,通过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适应程度,以及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促进学生素养发展[1]

一、双减政策的背景理解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之前,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复杂的多种因素叠加,学生作业负担已经普遍“过重”,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另一方面我们又处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必须对沉淀已久、影响教育战略决策实施的弊端断然根除。双减政策的发布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回应社会关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双减政策的实施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求教师从最为基础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诉求出发,营造愉悦的、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规范校外培训入手,从系统上深化教育治理与教育改革[2]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一)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导

数学知识抽象而且逻辑性强,小学生思维稚嫩、心智不成熟、学习能力有限,而为了赶进度,教师在课堂上不得不安排较多的内容,这就出现了部分学生“消化不良”的问题,即课堂上跟不上教师思路,在上完一节课后只掌握了其中一部分知识。这种情况下,学生课后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复习,而且他们在听课过程中感到吃力,学习体验感并不好,很容易对这门学科产生抵触、畏惧等负面心理。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新媒体平台加强课前指导,变过去的“先教后学”模式为“先学后导”。顾名思义,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新的知识,厘清重难点,这样就有了更高的听课起点,课堂上可以边听讲边消化[3]

比如,以“异分母分数加减”为例,在课前利用腾讯QQ群、钉钉等平台提供学生关于介绍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与技巧的微视频与学习任务单,学生则根据这些资源自主学习,再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在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反馈的问题作为课程资源在课堂上着重讲解,既实现了基础知识传授又在无形中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从而在轻松的状态下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运用趣味游戏教学法,调动学生能动性

小学生热衷玩游戏,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将数学知识与技能训练融入游戏中,让学生以玩耍的方式学习。它的优势在于,第一能调动学生能动性,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第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感,享受着整个学习过程;第三是小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以游戏的方式驱动他们学习,学生即使遇到问题、挫折也会迎难而上、乐此不疲。

比如,以“小数乘法”为例,很多小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存在畏惧心理,相较整数乘法,小数乘法难度更大,加上计算过程原本就比较枯燥,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低。为了减负增效,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笔者在课上组织学生开展抢答竞赛的游戏活动。具体规则如下,笔者用事先准备好的幻灯片逐个展示小数乘法式子,而台下的学生在看到式子后立即计算,得到结果后第一时间举手,若是回答错误则扣1分,回答正确得到1分,其余学生则得0分。最后对得分进行统计,给予最高得分者“计算小达人”的荣誉称号。这样的游戏活动给学生营造了紧张又快乐的学习氛围,即从心理上减轻了他们学习负担,又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降低学习难度

将数学理论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可以带领小学阶段学生体会知识与实际之间关联,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教师要合理选择实例,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列举不同的生活知识,带领学生抓住线索,分析生活知识中的数学元素,使之能够逐步抽离生活实例中的冗杂信息,获得其中的数学理论知识,以此降低学习难度,维持其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未能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理论密切融合,使部分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无法真切感知生活中的数学,难以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也有部分学生会在把握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同时,偏离学习方向,甚至被生活案例中的冗杂信息所误导,陷入思维定式,严重影响了学习节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活案例,以生动图画或直观视频等形式展现数学原理,遵循由易至难原则进行授课,降低学习难度,避免学生在理解抽象知识时偏离方向,使之逐步通过出生活案例中了解数学原理,加深学习印象。

(四)有效进行作业分层布置和课后辅导等工作

作业分层和课后辅导是实施“双减”政策的重要方向和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有效地按年级分层布置作业,开展课后指导工作:一方面明确功能层开发的要求和目标,提供层次结构,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多样化和适当数量的任务。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包括主题多样和形式多样。不同的主题,即辩论、实际任务、主题选择、填空和计算任务,都必须与内容紧密相关,不同的形式包括封闭、实践、书面、长/短作业等。

另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多练习易混淆内容。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如对学生相对较低的计算能力进行技能测试,教师可以用一两周的时间在每次课后作业中制定任务,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具体来说,在每次课后可以布置复杂的应用作业题,使学生在通过持续学习有效解决问题的条件下独立完成计算任务,提高学生应用解决方案的能力。它应该涵盖诸如追逐、年龄、行船、相遇和时钟等问题,以便学生在各种应用作业题中增强解决问题独立性。

(五)增加教学评价环节,完善课堂教学流程

提质增效的数学教学评价是关键,事实上,评价环节的设置也是让渡教师课堂主导权的重要举措之一。原因在于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围绕着学生学习过程展开,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进步,同时对自身教学展开思考和反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调节和审视教师的空间。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评价环节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比如,在完成一个完整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落实评价过程,以便于及时接收源于学生的课程反馈。

结束语

总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当对原有的数学教学理念进行解构,打破常规的教学思路,并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落脚点,最终构建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兴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20(26):61-62.

[2]吕东霞.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优化研究探讨[J].考试周刊,2020(70):64-65.

[3]张少雷.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0(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