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宅建筑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既有住宅建筑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策略

胡筱佶

武汉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0

摘要:国家统计局2021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适老化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有效地提供各种保健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口的保健需求。基于老年人的特殊性,住宅建筑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适老化服务,以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况。适龄改造不仅可以预防健康老年人,降低受伤和患病的风险,还可以提高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适老化改造市场潜力巨大,是拉动内需的重要途径,当前情况是适老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而需求旺盛。基于此,本文就既有住宅建筑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策略进行相关探究,以便于为后续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支持参考。

关键词:既有住宅建筑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如何为老年人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是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适老化设计意味着建筑物和住宅必须满足老年人的行动特点和身体需求。无障碍设计和应急系统设计是适老化设计的典型特征。大多数老年人行动不便,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和出行问题是适老化设计的初衷和原则。有必要围绕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建筑和家居环境,需要有效解决老年人的身体虚弱和行动不便。探索适老化建筑空间设计,既可以引导民众对建筑环境的基本内容有正确认知,对其设计方式有所了解,更能够指导某些建筑工程设计更加合理的套内空间系统。

1老年人特性

1.1 生理方面

(1)感觉功能下降。感官功能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其他功能。对于建筑环境来说,能够刺激老年人的元素应该是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因此,室内空间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例如通过放大文本和增强标识颜色的对比度,帮助老年人解决视觉衰退带来的不便;通过设置报警声、广播声等各种有特色的提示音,帮助老年人解决听力不佳带来的不便;天然材料的使用和现代智能设施的设置可以刺激老年人的触觉,提高他们的生理感知能力。(2)神经系统功能下降。神经系统功能的下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的下降。因此,在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点。不适合设计复杂的内部空间,应在相关节点加强识别。(3)运动系统功能的下降。老年人运动系统功能衰退主要表现为腿部肌肉力量减弱,如上下楼梯不便,走路缓慢,因此,设计时应适当减少踏步和汀步的使用,增加无障碍设施,增加停留休息空间和设施的设计。

1.2 心理方面

大多数老年群体,由于缺乏家庭照顾,生活中缺乏幸福感,会导致孤独、焦虑、抑郁,甚至精神疾病等心理问题。这是由于老年人很少参与社交,他们会对外界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与外界缺乏沟通,使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对未来失去信心,甚至感到悲观。在老年人对于自己社会价值给予否定的时候,应该通过设计让他们尽可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享受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2 住宅建筑适老化改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便利性。在适老化住宅的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师缺乏老年人生活的感觉,对现行建筑标准也存在一些误解,导致设计规模不够灵活,安全风险较高。例如,空间中增加了许多扶手,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导致老年人在使用空间时不方便。此外,老年人无障碍设施的细节处理不好,老年人的舒适尺度无法完全把握,无障碍生活只能从理论上得到保障。在设计时,要加强精细化的无障碍设计,确保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中足够舒适。(2)缺乏人文关怀。许多老年住宅注重设施的高端和科学感,忽视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在积极养老理念下,老年人对实现自身价值的要求更高,适老化的建筑设计应充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诉求。设施的设计还应满足不同年龄和生理条件的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要求。此外,住宅建筑的设计和服务不注重老年人的隐私诉求,为此,适老性住宅建筑设施在设计的时候要满足老年人这方面的需求。

3 既有住宅建筑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策略

3.1 入户空间适老化设计

入户空间主要是入口大厅和走廊,虽然它在整个空间中占地面积很小,但使用频率很高。住宅空间适老化改造应遵循无障碍通行和有序存放的原则。(1) 确保自由通行的足够宽度。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000 mm,当护理人员手持或使用轮椅时,也应考虑门的宽度。门内外的地面应平整、防滑。入户墙壁上可以预留握持和配套设施,防止老人换鞋时摔倒。(2)有序储存。在入户门附近设置鞋柜等临时存储空间,考虑错落布置上下组合,保证适宜的高度,让老人换鞋同时有支撑点。

3.2 人性化空间布局设计

多种活动空间可适当组合成复合空间,可提高空间利用率,为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氛围和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合理安排动静空间,有效保证每个空间的使用,避免噪音的影响。同时,需要满足老年人对私人空间的需求,这有利于自我认同的建立,也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老年人在生活环境中更加注重保护自身安全。他们将对陌生和复杂的环境有抵抗力。因此,在社会空间中应考虑私人空间和半私人空间的安排。在室内空间,类似于客厅空间,隐私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感和对环境的控制。对于一些半自我照顾或自我照顾的老年人来说,自尊的维护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可以缓解他们的心理负担。为此,对于住宅建筑中的起居室应尽量安排一至二人的小空间,并且在绝对隐私的空间领域做好隔断处理。在多数的既有住宅套内空间中,餐厅空间与起居室空间合并,起居室空间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同时需考虑餐饮功能和餐桌椅等家具的布置。使用有可折叠功能的餐桌和餐椅使餐厅空间利用最大化,同时餐桌要考虑使用轮椅老人就餐尺度,容膝容脚空间宽度不小于750毫米。在规划餐厅空间时靠近厨房空间且尽量有较好的自然采光。

3.3 灵活利用智能系统

适老化住宅的智能系统可以增强环境行为,这体现在适老化住宅中使用的设施和设备不仅要求形状简单明了,而且可以引导老年人操作,而且其功能的实现也应朝着人性化设计的方向发展。例如,针对卧床老人日常生活场景设计的多功能床,通过使用按钮或语音控制,可以实现翻身、屈腿抬腿、换尿垫等各种动作,在一定程度上方便老人自理。比如,适老化住宅建筑可以专门为卧床不起的老年人设计升降轨道。要提高环境的行为可用性,可以从适老化的设施设备入手,利用智能设施设备系统引导老年人进行简单的操作,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需要注意的是,设计的产品应该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从老年人的日常行为习惯和真实需求出发,真正设计出易用性和可操作性好的设施设备,提高老年人在使用中的效果和体验。例如,考虑到年老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行为特征,为其居室配备智能空调系统,室内能够感应天气的状况进行温度、湿度的调节,并且室内的灯光也可以依据老人不同的行为动作进行强弱冷暖的调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人行为特征和居住环境需求的分析,对既有住宅建筑空间进行适老化设计,使环境能够给老年人更好的场所体验,更有助于恢复和加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住宅建筑的适老化设计可以为服务老年人的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借助相关理论继续拓宽老年空间的研究与实践,以推动老龄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媛,张宇飞.关于住宅建筑适老化设计的思考[J].居舍,2020(22):109-110.

[2] 张伟,陶小俨,邱颜畅,钟沫,马俊锋.现代住宅的适老化设计及改造[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