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215699
《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想象作文,习作的重点是围绕二十年后家乡的人、事、物、景的变化,将内容写具体。其间需抓住主体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在字里行间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有幸拜读了蒋军晶老师的《作文九问》,它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不仅能给学生的作文打开了一扇窗,也给我们教师的习作教学指出了一条明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习作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做了几年的语文教师,我对作文教学其实一直很困惑,人们常说好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只要多读书、多积累就能水到渠成。因此我们老师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参与社会活动,因为阅读能积累语言,多参与活动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积累一定的素材。学生在独立初次修改本篇作文时,我一定是让学生读自己的文章,放手让学生多说,畅谈家乡的变化。因为反复地、出声地读和说可以发现材料是否充分,主题是否集中突出,可以发现句意不连贯、思路不畅通、结构不严谨等问题,可以把文章和口语结合起来,用人们对口语的感性知识去衡量文章中的书面语通不通,是否有语病,可以发现断句标点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格式正的与否等等。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写完作文之后,必须出声朗读三遍,并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作文草稿进行首次独立的修改。
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教材中选用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就是一座座高耸的写作殿堂。在教学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收集关于乡情的诗词、歌曲、文章,开展了“浓浓故乡情”的口语交际活动,为学生积蓄了许多表达热爱故乡的文学素材,从多方面搜集和拓展学习资源,增强了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由于有了情感铺垫,学生在习作中都能很好地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能欣喜于家乡的变化。
情感抓住了,但这并不能确保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因为表达的程度和效果
还与表达的技巧有密切的关系。“写作技巧”在很多人眼中意味着死板、空洞、僵化,例如:遣词造句的技巧、谋篇布局的章法、传情达意的方式等等。蒋老师在书中写到“好的技巧和文学并不违背,技巧是供你选择而不是逼你使用。”写作技巧可以让学生的习作由平庸变得新颖。而这些技巧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需要学习、训练,以求不断提高的,所以作文教学还是需要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的。
首先我们可以关注文题,题目要有新意、简洁,内容要符合作文的题目要求。
其次关注作文主题和内容,明确写作的中心,选材是否恰当充分,接着关注文章条理性,前后句子意思要连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如前后照应,总分总,开篇点题等。还需注意的是我们还要关注习作基本的要求,如检查错别字、标点符号,语句是否通顺,字数是否达标,是否用上有新鲜感的词语、句子等基础问题。还要规范写作格式,每个自然段的开头要空两格,层次要清楚,根据表达的内容分段描写。最后要掌握修改方法,不断进行练习。修改作文的方法主要有“增、删、调、改”四种,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这四种修改符号,并能用这四种方法进行习作修改。学生掌握了修改方法,在每一次习作中就要学以致用,不断练习,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我相信,只要经常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一定能提高。
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蒋老师也在书中提到“书中的技巧毕竟有限,哪怕已有近百个。更多的技巧需要你自己去发现,去阅读中发现。”这就告诉我们写作技巧的获得不能仅仅依赖作文课,还要着眼于阅读教学。“抓住文本特点,坚持读中学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教会学生写作的技巧呢?蒋军晶老师采取了这样一些方式:编顺口溜、录制微课、创设游戏情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切入点,我在教学《二十年后的家乡》这篇习作时,我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确定作文体裁、写作主题和范围,然后让孩子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哪些方面会发生变化,会变成什么样?我先带着同学回忆我童年时家乡的环境、生活、学习、人们的工作等方面的情况,然后让学生把我们现在的生活与老师小时候的生活,也就是二十年前的家乡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今昔对比,发现变化,为孩子们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提供依据。同时告诉学生此次作文不同于神话和童话,想象要合理,不能天马行空,失去现实依托。同时,我也指导学生们对作文草稿可以进行互相批改。
常言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主修改时,学生只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看作文,或是水平有限,他们对自己作文的高低往往不能了然于胸,即使觉察到自己的作文有些不妥,有时也不能指出问题所在,因此在学生进行了自我修改后,我们还要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评改。互改时,可以让同桌双方交换修改,同桌互批互改。空间距离的便利,使得两人有机会交流,他们之间的语言要直接。也可以是四人小组共同讨论修改,并且每个人都阅读其他人的作文。这样根据不同学生的作文水平、思维特点、表达能力的强弱让学生们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提出建议。这样,每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听众,这样生生互动,既是行为互动,又是思维互动,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交流和合作。
从学生写的作文看,有的学生能想象家乡的景物变化,还有的学生能预测科技发展后,家乡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在本次习作中,各种高科技,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同学们写得具体又让人大开眼界,使人能确切感受到人工智能给我们未来的生活所能带来的巨大便利!在新课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中也要求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要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因此同学们选取衣、食、住、行、学校等某个方面来写变化,设计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生活,运用多样形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呈现与分享了自己的奇思妙想。
值得表扬的是学生写出的家乡变化想象奇特、内容具体、语句优美,学生写出的师生重逢,亲人团聚的情节十分感人,感情也十分真挚。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以鼓励为主评价,既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和创造,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提升,不断提高自己习作的质量,同时还注重对习作方面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指导,通过让不同写作程度的同学汇报的方式,发现他们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及时进行指导,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较好。
教师习作指导与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相结合,让想象发生,能让文章更加精彩!通过这次习作教学,我不禁感慨:我们永远追不上孩子们的想象力!只有老师和家长想不到的,没有孩子们写不出来的,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想象家乡人、家乡景和家乡物质、精神生活的变化,他们把未来的家乡想象得神奇、美好,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但是我也看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指导学生畅谈家乡的变化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交流还不够,还应该再放手让学生多说。在指导学生谋篇布局、取舍材料时还要注意点面结合,要有详有略,确定有代表性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写具体,其他景物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性介绍。在这些方面我们仍需共同努力,共同思考,共同解决!
作者简介:
宋明慧(1995.02--)女,汉族,江苏张家港人,本科,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基金项目:
2022年张家港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借助自主修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QN2022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