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内坑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评价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新高考模式下的数学试题,对数学试题的命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问题情景的设置上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近年来,数学问题情景的设计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是关于高中数学问题情景设计研究多集中于数学教学与命题方面,对于高考评价体系下高考命题方面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从数学学科出发,从高考评价体系的视角下对高中数学问题情景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中数学;情景设计
引言: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对数学能力的考查也越来越全面、严格,主要是包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考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分析和反思,对已学知识进行迁移、转化与应用,在真实问题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对于数学能力的考查就是为了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
一、高考评价体系下影响高中数学情景设计的问题
(一)课堂情景设计的问题未能体现出数学的实用性
经过对当前高考命题趋势的深入分析,教师可以发现,现如今的数学问题更加注重生活化和实际化。许多问题都是围绕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紧密展开的。这种趋势不仅彰显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还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趋势不仅是当前高考命题的方向,也是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应该明确这种问题的特点,并在课堂问题设计过程中主动发现现有问题设计的不足之处。针对当前情景设计内容过于理想化的现象,教师应该进行改进,以更好地体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情景设计让学生构建更加全面的数学思维,让数学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实操性,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体现数学的实用性。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考考查。总之,当前高考命题已经呈现生活化和实际化的趋势,教师应该认真分析这种趋势的本质,通过情景设计等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高考考查中游刃有余,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1]。
(二)课堂情景设计的问题方法过于单一
对于当前高考问题的有机评价,需要注意到高考数学内容的丰富性。高考数学问题不仅增加了数学阅读量,而且丰富了其中的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另外,高考数学问题的类型也更加全面。在这种考查趋势下,仅仅用语言创造情景的方式已经远远不够了。然而,教师仔细分析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却发现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语言创造情景,让学生去做题。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完全凭借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效用,但是,如果学生的思维陷入误区,那么更难以纠正。同时,这种单一的情景问题设计方式,也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方式来创造课堂情景问题,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选择多个角度进行情景创设,如图示创设、实物创设、网络创设等,不断拓宽教学手段,加强教学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参与度。这样设计的情景问题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应用,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体现出高考数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综上所述,通过多样化的情景创设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水平,从而更好地迎接高考的考试要求[2]。
二、高考评价体系下开展高中数学情景问题设计的策略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趣味性”问题情境,就是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结合,创造出有趣的情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讲述某个有趣的故事,或者创设一个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场景,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和满足。实现“趣味性”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创造力和情境问题的针对性。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因素,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情境问题,并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此外,教师在创造“趣味性”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的幽默和夸张。幽默和夸张虽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但过度使用会让学生忽略问题本身,降低其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在掌握节制的前提下,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好奇心、探究欲和乐观心态。最后,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和总结反思,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教学策略。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和认知,并结合实际情况创造出具有针对性和高度的情境问题,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第一册(A版)“集合间的概念”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集合论的创始者康托尔来引出教学内容,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集合有哪些概念和符号?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如何给集合分类?”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来交接集合论的发展,了解集合的概念及特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实验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所谓“实验式”问题情境,就是通过实际的实验来创造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情境问题。例如,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来创造一个情境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实现“实验式”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创造力和实践操作的针对性。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实验方法和实践操作,创造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情境问题,并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和掌握学习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此外,在创造“实验式”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安全和实用性。在实验操作前,教师应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流程进行全面审查和安全评估,确保学生操作安全,避免事故和伤害的发生。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实用性,保证实验操作与学科知识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掌握实践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应用能力。最后,创设“实验式”问题情境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和总结反思,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教学策略。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和认知,并结合实际情况创造出具有针对性和高度的情境问题,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4]。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第二册(A版)“随机抽样”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教学实验,对我国人口进行普查,在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作为代表,从样本的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并提出问题:“确定性思维和统计思维的差异有哪些差异?”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实践,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理解确定性思维和统计思维的差异,使其注意到统计结果的随机特征。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情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它可以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原因和影响,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深入理解问题,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需要确立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不应该是单一的、简单的问题,而应该是一个开放式、复杂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探究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资源,让学生探究并发现问题的答案。最后,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反馈和支持,这样学生可以在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实施“探究式”问题情境时,教师还需要注意一些要点。首先,问题情境应该与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来制定问题情境,确保问题情境的适宜程度。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5]。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第二册(A版)“等差数列”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情境导入,并提出问题:“从0开始,将5的倍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的数列是什么?”在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使学生养成认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优良习惯。
(四)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矛盾式”问题情境,就是将数学中的矛盾、对立、转化、统一等现象引入数学中,通过创设矛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参与。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有一种普遍的认知:对于数学概念是既要理解又要记忆的。正是这种认识,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科学习不可能仅仅依靠记忆就能解决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矛盾式”问题情境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常用方法,而且可以通过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参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6]。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第一册(A版)“指数函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问题:(1)“为什么在指数函数的定义中对a的值范围有限制?”其目的之一是让学生真正了解指数函数的本质,另一个是让学生感受到分类讨论的想法。(2)“函数y=2x和y=x2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指数函数和幂函数之间的区别。在演示示例的过程中,教学计划不应只演示示例,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函数不是指数函数,以及如何将它们修正为指数函数?”通过矛盾的不断强化,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结束语:
情景题是高考数学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型的设计,是对课标要求、考试说明、数学核心素养以及新课程理念等各项要求的具体体现。在新课程标准与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导下,高中数学教学应更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创设不同类型的问题情景,发挥数学问题情景在情境创设中的关键作用,增强情境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芬芳.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数学课堂如何巧妙设计问题探析[J].高考,2022(25):23-26.
[2]高小运.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中数学问题情景设计[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15):69-71.
[3]罗燕平.论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数学课堂如何巧妙设计问题[J].当代家庭教育,2022(09):114-116.
[4]吴梅.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的数学试题评析与复习[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1(11):21-22.
[5]周福.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深度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5):39-40.
[6]叶春林.面向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高考新评价体系的视角之下[J].数学教学通讯,2020(21):33-34.
本文系晋江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研究课题“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中数学主题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JG1451-01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