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工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000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通过不同的数字媒体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与世界的方式,也导致了不同年代群体的代际交流的差异。调查显示,当下游客参观博物馆的频率一直在下降。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实物展示和单向被动的观展方式,他们渴望新的展览形式和互动性、体验性、多维度的表达方式。在展示空间中,参观者更渴望感受到一种个性化、沉浸式的体验。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当代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以打造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吸引游客游客参与。
关键词:当代博物馆;数字媒体技术;沉浸式空间
一、研究背景
从国际上看,博物馆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阶段,而中国则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使博物馆逐渐变成了现代化都市的标志,并在国际上跻身顶级的文化建筑行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新建博物馆。博物馆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中社会包容的重要平台。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统计,全国博物馆总数从1978年的349家增加到2015年的4692家[1]。近年来,除了继续加强地方博物馆建设外,中国博物馆也逐步加大了与世界博物馆的合作与交流,努力跟上世界博物馆的发展步伐。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在空闲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们会花费时间来参观公共展览,开拓视野。
朱莉(Juilee)在其《技术与数字创新:博物馆的创新路径通用场景》中指出,在“体验”时代,伴随着“体验经济”的来临,人们在满足艺术鉴赏、娱乐休闲、专业研究等基础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共鸣”和“情境互动”等精神层面的价值[2]。过去,人们认为博物馆只是一个收藏和展示机构,以往那种单纯以收藏、陈列为主的“博物馆”观念,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因此,很多人就抱怨起来,说美术馆、美术馆太没意思了,就连那些老去的人也觉得没意思。由此可见,当代博物馆功能的不断拓展,面临着来自其他旅游休闲行业乃至网络文化产业的激烈竞争,必须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获得年轻一代这一主要消费群体的关注。
中国博物馆从近现代开始发展的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陈旧的观念、经费、陈设、技术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博物馆在功能发挥和游客参与度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博物馆与现代公众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难以引起更广泛的关注,缺乏变化,很难吸引公众经常参观博物馆。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美术馆的展出活动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理论依据
1、场所精神理论
场所精神是一种整体氛围,是通过人们在参与过程中的意识和行为获得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场所感[3]。从设计者的观点来说,就是要在对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始终注意到整个环境的和谐性,以及这种和谐性的程度。同时,人们应该亲身体验对环境、场所和空间的感知,尤其是视觉引起的其他感知的记忆和体验,以及空间氛围的营造。从而在人们之间引起强烈的共鸣,并对这个地方产生强烈的依恋感[3]。可以看出,场所感理论对体验式空间的构建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让人们参与到空间中的故事中,通过一系列感官刺激创造出独特的体验,使空间更有意义和个性化。
2、多感官设计理论
感官设计理论是指在空间设计中创造完整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感知体验。事实上,室内空间的每一种体验都不是单一感官所带来的,而是多种感官的混合。每个感觉器官都以自己的认知方式探索事物。虽然我们可以孤立地研究每个元素,并在设计过程中将它们分解,但我们最终会将它们合并成一个整体。只有这样,设计才能让感知、气味、光线、氛围、材料、质感和肌理交织在一起,形成深刻的感受。对于空间使用者而言,感官体验使空间的感受主体从第二人称走向第一人称,使得游客从旁观者的身份转变为参与者。使人们在体验中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知觉体验的相互引证和交织引发参与者的回忆与共情,目的就是建立起一种有意义、有感染力的群体认知[4]。
三、如何创造沉浸式体验
沉浸式体验是当今博物馆界的流行语之一。两位杰出的博物馆学专家约翰和林恩(John and Lynn)发现,“最好的博物馆体验是具体的、沉浸式的、好奇的、辅助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新媒体图像技术使沉浸式体验更加丰富。通过叙事性的设计手段,提高感官参与和加强互动空间是博物馆体验的关键。正如所说:“技术和数字创新是博物馆的创新。[5]”从这一点来看,21世纪的传媒技术在博物馆的文化展示方面有着很大的潜能,它能营造出一种沉浸性的叙述方式,提高人们的感官体验,加深人们对文物、物件的认识,加强情境空间,加强博物馆的文化叙述。
目前,体验空间主要包括展览区和观众服务区,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中,为了打造沉浸式体验,普遍将这五种感官体验融合在一起,并加入身体触觉
[5]。例如,通过全景3D显示、环绕声、触觉、气味等技术手段,来吸引观众注意力,增强情感共鸣。除了展览空间外,在博物馆其他服务区,如餐饮空间、商业空间、游戏区、走廊等,则更加休闲和商业化。其适用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一系列新媒体成像技术,将实体艺术品以虚拟的数字化形式呈现给观众。而这种沉浸式互动项目正好迎合了当下消费者需求的,即“以观众为主角”的概念。由此可见,这种互动性、参与性的沉浸式设计让博物馆文化重获新生,尤其是对于追求新奇、个性化体验的年轻观众而言。
四、案例研究
本文以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为研究案例,以此来浅析当代艺术展示空间中的沉浸式体验空间,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增强游客对艺术博物馆的兴趣。该展馆是一个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重要平台,其室内空间的设计与应用,将为参观者带来多元化的视觉感受。本文选择了将数字媒体技术作为展示手段的几大展馆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对其展开了研究,并对其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有用的经验和不足,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了后续的理论研究。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是“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 事实上,作为一个临时性展览建筑,建筑本身的形象应当让位于展览的内容。观展结束后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应当是展览的内容而不是展览的本身[6]。其展厅设计对于探索如何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创造沉浸式空间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与传统的平立剖制图方式不同,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屋面是从山水到城市的曲面转换,而这种转换,正是通过三维参数化技术成为可能[6]。 举例来说,中国馆借以“天、地、人”为设计主旨,凝练了华夏杰出的农业文明和民族希望。
展馆入口就是以“天”为主题的展示厅,巨大的装置展示了了四季更迭,这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遵循自然法则的一种智慧。四个收集器分别代表了一年中、四个季节中的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声音。按照顺时针方向走,就能触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音效,灯光强度也会随之调节,让人有一种置身于四季轮回的感觉。
再往内走则会看到建筑的中央的以“地”为主题的展厅,被规划为麦田景观,寓意为“希望的土地”。这些天然风景与 LED媒体完美融合,构成了该建筑的核心,并以超过20000条的 LED纤维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与“希望之乡”这一场馆的主题不谋而合[6]。以创新的技术表现手法,以一种大的动力场为背景,以三维的形式展现出画面的立体感。站在这里,就像是走进了一片麦田,甚至能感受到微风吹动的麦浪。
接下来,参观者会被引导到一个多媒体区,在那里,参观者会观看一段关于中国新年的家人团圆的视频。这是一间大型的多功能电影院,它将以四维的形式展现给观众,让观众既能欣赏到精彩的电影,又能欣赏到精彩的电影和电影。上述三种展馆的设计,都抛弃了传统的单一的展示形式,利用交互的多媒体装置,能够更加有效的与游客互动交流,让参观者感受到展览的主题。
五、结论
综上,本文从室内设计的角度研究当代博物馆的展览空间,通过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打造沉浸式博物馆体验空间,创造一种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以满足年轻人的好奇心,并改变其“刻板印象”,改善目前年轻人对博物馆日益减少的状况。为满足这种“身临其境”的要求,就必须为观众提供一种“虚拟”的空间。所以,在空间的设计上,要注重对空间界限的模糊,降低实体空间的存在性,使观者能够以数字化的方式进入到一个虚拟的世界之中。巧妙地交互式技术设备被用来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画面和声音环境。信息时代的博物馆设计尽可能调动参与者的不同感官,通过声音、光线等多种技术手段满足参与者的沉浸式体验。最后,社交场景的增加是当代博物馆为了迎合消费者认知的变化,吸引年轻人参观而必须做出的改变。除此之外,当代博物馆,在展示陈列区增加观众互动的同时,也应增加餐饮空间,纪念品商店,手工作坊等服务性空间。这一系列的经验性空间为博物馆赋予了新的功能,即为年轻一代提供了一个休闲和娱乐的地方。
总的来说,博物馆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和社会包容的重要平台。它们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纽带。在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城市文脉的传承和民族情感的隐喻可以激发参观的灵感。在此基础上,本项目从中国青年群体的精神需求出发,揭示了其愿意积极参观当代博物馆的动因:互动性、参与性、信息化、个性化、娱乐性和游戏性。尽管转型不易,当代博物馆作为新一代的文化机构,自然有着不可推卸的文化传播与传承责任。
参考文献
[1]智研观点: 2015年中国博物馆数量规模统计分析[OL],2015年12月18日,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1512/373794.html
[2]Juilee, D. (2015). Technology and digital initiatives: innovative approaches for museums.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3]Norberg-Schulz, C. (1996).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Rizzoli.
[4]吴亚南. 室内空间场所精神的体验设计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
[5]John, F, J., & Lynn, D. D. (2013). The museum experience revisited, Left Coast Press, Inc,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Retrieved from https://kns.cnki.net/kns8/defaultresult/index. doi: 10.4324/9781315417851
[6] ArchDaily: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 Tsinghua University + Studio Link-Arc[OL],2015年6月2日,https://www.archdaily.cn/cn/767722/2015nian-mi-lan-shi-bo-hui-zhong-guo-guan-tsinghua-university-plus-studio-link-arc?ad_medium=gallery
作者信息:张妍(1995),女,安徽芜湖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室内设计;单位:皖江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