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幼儿园 312050
【摘要】孩子在正式进入学堂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幼师又是孩子能接触到的最多的成年人,她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至关重要。针对这一关系,我从幼儿教师的生存状况、承担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状况和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等角度出发来研究幼儿教师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教师的行为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教师行为 幼儿 成长影响
近几年来,学前教育中幼师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影响的研究发展很快。由于孩子在进入正式教育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教师又是孩子接触到的最多的成年人,孩子的行为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模仿习得。有人就曾讲过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日常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成为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更要因素,教师日常教育行为也开始引起了重视和普遍的关注。
当前我国幼儿教师大部分幼儿园老师都是非常有爱心的,她们不容易受个人情绪的干扰,在工作中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以积极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出现在孩子面前;在活动中耐心、细心,运用鼓励、表扬、关心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教师行为的影响下自信、快乐的成长。在幼儿园经常有一些“不听话”的孩子会影响老师正常的教学计划,破坏活动室环境布置,教师在情绪不佳的情况下,很难坚持良好的教态,做到对幼儿的正确引导,往往会表现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如大声呵斥、叫嚷、发脾气。
当前幼儿教师行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是教师自身的生活状态。幼儿教师除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所带来的压力外,还有着来自家庭和亲人的压力。其次是教师自身的专业准备状况。教师如果有着较充分的专业准备过程,就能较好地应对日常教学中的各类问题,从容地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和正面地引导幼儿。
幼儿教师言行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是什么呢?“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不称其为教育。”
是否具有良好的情绪以及能否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幼师的自我情绪管理水平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状态。
心理健康的幼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剖析教材,选择和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课堂气氛。幼师的这种对教学投入的积极情感,可以促使孩子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在试图传播和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对幼儿来讲,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师,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被幼师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学风格等方面的榜样作用所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有些幼师虽然没有时刻把扮演道德榜样作为自己角色的一部分,但因为价值观内含在教学活动中,孩子决不可能避免幼师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影响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由于幼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学校所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其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最突出的表现是:师生之间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互相尊重,愿意沟通。心理健康的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孩子,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与孩子相处时,信任、赞美、欣赏等正面态度多于厌恶、憎恨、歧视等反面态度;对孩子以诚相待、关爱有加。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幼师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导孩子健康地成长,尤其在促进孩子的团结与合作方面起到了楷模作用。幼师的这种为人处世的优秀品质不是靠说教灌输给学生,而是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内化积淀为孩子固有的品质,使得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积极、健康、进取的精神风貌。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幼师对孩子粗暴、体罚、没有爱心;对孩子的教育敷衍了事,无视孩子的差异性。面对这样的教师,学生们也会行为暴力,争勇善斗,忘记了做人的坦诚、宽容。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影响之大。
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作为一名幼师应懂得,独立、健全的人格是人一生各阶段均应有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必须要尊重的。心理健康的幼师能以愉快而安详、沉稳而冷静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魅力影响每个孩子,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师生之间出现的矛盾,时时处处使孩子感到亲切、温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这对培养孩子的无私、互助、诚挚、谦虚、大度、顽强等优良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规范教师行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首先是蹲下来和幼儿交谈、走进幼儿心灵。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上有这样一件小故事:于老师的一个同事的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孩,一天到晚鼻涕邋遢,每天孩子放学来到办公室,这位老师第一句话就是“快去擦鼻涕,脏死了!”而于老师却对这位老师说:“不要老是这样说,他是个孩子。……”小孩子一听高兴地跑到于老师跟前,说:“于老师,你知道鼻涕是什么味道吗?”他的妈妈一听,大声问:“啊,你吃过鼻涕?!”她的儿子好像没听见妈妈的话,悄声对于老师说:“一天,鼻涕流到我嘴里去了,我用舌头一舔,咸咸的!”这一个故事告诉幼师们一个道理:为什么儿子不和自己的妈妈说鼻涕是咸的,而和于老师说?因为孩子认为于老师理解他!由此可见,学前教育,需要我们的幼师蹲下来看学生,幼师才能真正的走进到孩子们的心里,真正和他们打成一片,最终融为一体。
其次是鼓励表扬幼儿,发现幼儿闪光点。有人说:“一个不善于赞美自己学生的老师,很难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也很难成为一名好老师。”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我发现,你越是赞美他,他越是努力认真。使用赞美的语言,提供赞美的机会,树立他们的信心,我认为这是一条爱的捷径。教育学家指出对于学生“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要让每个孩子表现良好,要给每个孩子自尊自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差生之所以差,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思考。”针对如此,幼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降低坡度”的措施,必要时还可“先学一步,先问一步,先练一步”从而让表现不好的孩子体会到成功与赞美。生活中,幼师还需要经常对学生说“你真棒”、“多能干的小朋友”、“反应好快呀!”、“就喜欢看到你高高举起的小手……”这样的话,孩子们都需要,特别是调皮的学生。要知道:赞美每一个极其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劣迹更高明,那真是美的东西越赞越美,越多越美。
再者以身作则,提升专业素养。幼师对孩子漫不经心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有时会激起孩子强烈的反响。在这其中,教师选择用自己的心去爱抚学生的心、进行生命间的交流,还是选择永远的执法官、以冰冷的外壳去碰撞学生柔嫩的心灵,以残酷的手段去体罚孩子,都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幼师有必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规律和理论。
【参考文献】
[1]唐晓明.论新形势下幼儿教师的全面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257
[2]刘会贵.论幼儿教师不幸福的原因[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53~254.
[3]蒋恩博.京津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比较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2009(4):16~18.